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那么难?--分析篇
在我们详细的总结了大学生在职场中的十大不利现象后,我们知道了大学生日后可能犯的职场错误,在分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我们也总结出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十大原因,这些原因也都是导致大学生犯下职场错误的具体表现,如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下或完善以下问题,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会有全新的境地。
1、缺乏谋业意识,没有职业生涯规划
让我们看一个“三个动物的三年”的故事,三只不同的动物被关进了笼子,天使对它们说,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人一个愿望。
贪吃的猴子说,我要很多很多的核桃。浪漫的熊猫说,我要一个美丽的雌熊猫。勤奋的鸽子说,给我一大叠信纸和一支笔吧。
三年后,它们被动物保护协会放出来了。
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猴子,它抱着一大堆核桃,大喊大叫着:给我砸开,给我砸开,因为猴子忘了要榔头。第二个出来的是熊猫,只见它怀里抱着一个小熊猫,雌熊猫拉着一个小熊猫,后面还跟着一个小熊猫。最后出来的是鸽子,它激动的握住动物保护协会人的手说:这三年来我一直和外界保持着联系,我的鸽米生意不但没有停顿,而且还增长了200% 。
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决定未来。什么样的选择决定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工作成果。你今天的状况是你昨天选择的结果,你未来的状况取决于你现在所做的选择。所以,无论过去、现在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你都不要抱怨,因为这曾是你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和职业具体的结合来说,你要想30岁可以事业有成……那你现在就要去规划自己这几年要怎么走?如果你选择观望,那到了落魄的三十岁时可不要去埋怨政府和他人什么的……
未来怎么样,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在大学校园流传这样的一个大实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时知道自己知道。”这个总结很好的说明了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安排。事实上很多甚至绝大多数大学生也是这么安排大学生活的:大一时疯狂的玩消遣时光,和老同学、老乡、现在同学、寝室朋友等尽情的享受高考后的修养时间,在学长同龄人的影响下,大学生自己也有一种休息的想法,所以,大一这一年就在玩中度过了。到了大二就面临着恋爱的大问题了,有朋友的在热恋中,没有朋友的正在寻找朋友,失去朋友的也在留意朋友,整个大二在一种追求和被追求就这么过去了。到了大三,看到别人参加了社会实践,自己也就跟着做了,当然这时候也会自己的追求和选择,是继续找朋友,还是就这么迁就了;是继续沉沦还是奋起学习?到了大四才发现自己真的要离开校园,不得不去找工作了。当然这更多的是一部分大学生所选择的生活,或许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其中却明显的透露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只是在大四不得不找工作时才关注到了职业和自己的前程,而这个就是缺谋业意识的表现。
那什么是谋业意识呢?谋业意识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树立一种职业是要谋划是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意识,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毕业时所找到的工作并不是大学生在大四所付出的努力而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毕业时的成果更多的是你大学真个阶段的收获,而不是你单纯哪一年的所得,这个道理看来大学生都懂,但有多少大学生是在大一或大二就为就业做准备呢?
大学生没有树立谋业意识就不会提前为就业、职业做准备,从而也就影响了大学生在毕业时的就业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前程。
2 没有职业自救意识,过度依赖外在人脉
有个关于观音的故事。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成功者自救。
在职场上,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别人,却忘记了自己的本身。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潜力足可以解决掉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去开发。
请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
大学生没有职业自救意识体现在:一是在职业能力的积累上过多的重视人脉关系,将营造丰富广泛的人脉视为个人职业能力增强的主要方面,从而忽略了个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与打造,一时的人脉可以助你成功,但长久的成就还是要依赖于你的内在能力的!二是在职业生涯发展上过多的依赖于人脉,这也是导致出现上一点的重要原因。如在毕业找工作时,个人职业晋升时,过多的去打通人际关系,过多的依赖亲朋好友的帮助,从而把最应该为职业发展负责的自我方在了后面,这将直接导致职业事业发展阶段的断层与乏力。简单的说,要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你可以依赖于别人,但要想在职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靠自己了。
3 不明职业自我,难以找到匹配职业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 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大学生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既然在职场犯下的错误都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那为什么你不早些有意识的认识我们自己呢?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这些都是因为大学生对职业自我的认识不清。职业上的所有成功都是由内而外的成功。职业自我是个人谋求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在职业上的抉择缘于其对职业自我的不满与期望,职业自我直接决定了人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潜能)、职业理想等职业发展因素。对职业自我的深刻分析才可以也才可能找到与己匹配的职业,而开发职业自我的程度则决定了职业理想的实现程度。先天与后天的综合因素决定了人只可能最适合一类职业,分析职业自我的目的就是在主观上找到这个职业,并且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4 少有职业理想,不明职业实现通路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有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让犯人选择:一枪毙命或是选择从左墙的一个黑洞进去,命运未知。
所有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那个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的黑洞。
一天,酒酣耳热之后,军阀显得很开心。
旁人很大胆地问他:「大帅,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从这黑洞走进去究竟会有什么结果?」
“没什么啦!其实走进黑洞的人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地逃生了,人们只是不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罢了。”军阀回答。
职业理想是个人在深刻准确的分析职业自我并在充分明确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切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不是职业幻想,更不是职业空想;因为职业理想是可实现的可操作的,是自我在职业上的合理期望,是职业自我追求自我自由,达成自我实现的主观因素。一旦职业理想确定了,那实现职业理想的职业通路和职业方式就都确定了,如你要成为人力资源总监,那怎么可以及如何才能实现当人力资源总监的因素就都确定了。大学生很少有职业理想,他们将职业理想视为职业空想,岂不知他们不但在混淆了概念的同时还不知道如何致力于职业理想的实现,最终在不明职业通路的短暂而混乱的职业经历中就把职业理想摒弃了。
5 不明专业出路,无法与职业理想相匹配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了很多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了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的人赶着马车一直朝北走去。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马快、钱多、技术精,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跑得越快,就会因此而离楚国越远。
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宝驹和高超的驾术也不能让骑士直奔目的,因为他选错了方向。做正确的事,远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在职业发展上,我们只有在弄清楚发展方向后,才能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你的条件越好,错得就越远。
更多的大学生在还不知道此专业学些什么及日后毕业可以做什么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现在所学的专业,我们不去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因素,要说的只是,上大学后你就应该了解你所学专业的毕业出路了,但很多大学生缺乏这个了解过程,就盲目的形成了职业理想,从而导致专业与职业的错位不对口,不能产生针对性的相关性的支持,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不利局面。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把专业正推,职业反推,两者如果可以找到相关或匹配,就说明专业可对职业理想产生直接或相关的支持。如你学的是行政管理,那他的出路可以做国家的公务员,也可做企业的管理工作;而你的职业理想是人力资源总监;那这两者间的职业匹配度就相当高了。
6 不明职位要求,难以融入职业生活方式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
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
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根本不明确所要应聘或实践的职位的要求,甚至也不衡量职业自我与职位要求间的匹配因素就盲目的去应聘目标职位,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大量的应聘失败,另一种就是即使勉强进入到了目标职位,也很难融入目标职业的生活方式,这时职位不是给个人造成大量的麻烦的职业心理问题,就是个人选择辞职跳槽增加职业发展成本的行为。
7 没有掌握职业技能,缺失职业核心竞争力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大学生都有学习职业知识的观念,但还没有形成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职业技能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练习才掌握的职业能力,是衡量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而这也是非一日之功才可以打造的。观念,知识,经验,技能,道德是职业素质的五大因素,而职业技能是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没有掌握职业技能,就很难达到职业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很难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并且这种状况会持续广泛的影响个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缺失会导致大学生在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职业投机行为,即大学生只有两份力,但却在寻找三份钱的工作,导致大学生的职业不良跨越发展,为日后的职业心理问题和职业跳槽埋下了隐患。
8 缺少职业见习,没有职业经历经验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少做相应的职业见习,从而导致没有职业经历经验。大学生职业见习的目的:一是检验理论所做的职业选择,二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职业知识。三是积累职业经验,为日后毕业入业做准备。 职业见习是大学生在待业准备阶段的成功性标志,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阶段的第一个尝试期。
9 轻视职业道德,影响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在职业素养的五大因素中,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最轻视的因素。职业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是保证职业行为的有序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是职业常青的重要保证。在职业事业发展阶段和立业实现阶段做人都是比做事更重要的,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立信,即说到做到。职业道德的低下在就业生存阶段还是勉强维持的,但大学生要谋求更大的职业发展,内化学习职业道德的必不可少的方面。概括的说就是你的职业态度决定你的职业高度!
10 盲目考取职业资格认证,抹杀职业自我和分散职业核心竞争力
有句著名的谚语:“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几只鸟儿”。这听起来可能会让一些爱钻牛角尖的人误会,不是有“一箭双雕”的成语吗,可我想,肯定没有人真正见到过“一箭双雕”的情景。
这个谚语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不要指望靠着仅仅射出的那一支箭而实现许多个目标(如果把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比喻成箭的话),想通过仅仅一次的努力就把梦想全部实现或者把利益全部得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如果你想实现自己更多的目标,你就必须不断的射出自己的箭(即不断的努力),不要怕不中,只要你射得越多,虽然命中率可能越低,但你的射中的概率一定越高,而成功与命中率高低无关,却决定于概率的高低;
第二,告诉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目标专心,一次射一支箭只能奔着一只鸟儿(目标)去,而不要幻想着奔着很多只鸟儿(目标)去,否则,最后的结果只会哪只鸟儿(目标)也射不中;
第三,箭射多了,总有一支会射中鸟儿,所以,一次表现得多么优秀(无论一次射中是多么的精彩),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算太难。
而大学生的一个误区,以为考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就代表职业能力的增强,即使目前用不上,但学了总是有用的上的地方的,这种学习的心理是对的,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但天下也没有劳而不获的事。但大学生这种学习行为忽略了职业自我的适合性和职业核心能力的专注性。每个人都可以做很多事,但只要你可以做好一件事,那就完全可以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追求的不是什么都可以做,而是在一点上只有我可以做并且只有我做的最好。
1、缺乏谋业意识,没有职业生涯规划
让我们看一个“三个动物的三年”的故事,三只不同的动物被关进了笼子,天使对它们说,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人一个愿望。
贪吃的猴子说,我要很多很多的核桃。浪漫的熊猫说,我要一个美丽的雌熊猫。勤奋的鸽子说,给我一大叠信纸和一支笔吧。
三年后,它们被动物保护协会放出来了。
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猴子,它抱着一大堆核桃,大喊大叫着:给我砸开,给我砸开,因为猴子忘了要榔头。第二个出来的是熊猫,只见它怀里抱着一个小熊猫,雌熊猫拉着一个小熊猫,后面还跟着一个小熊猫。最后出来的是鸽子,它激动的握住动物保护协会人的手说:这三年来我一直和外界保持着联系,我的鸽米生意不但没有停顿,而且还增长了200% 。
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决定未来。什么样的选择决定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工作成果。你今天的状况是你昨天选择的结果,你未来的状况取决于你现在所做的选择。所以,无论过去、现在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你都不要抱怨,因为这曾是你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和职业具体的结合来说,你要想30岁可以事业有成……那你现在就要去规划自己这几年要怎么走?如果你选择观望,那到了落魄的三十岁时可不要去埋怨政府和他人什么的……
未来怎么样,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在大学校园流传这样的一个大实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时知道自己知道。”这个总结很好的说明了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安排。事实上很多甚至绝大多数大学生也是这么安排大学生活的:大一时疯狂的玩消遣时光,和老同学、老乡、现在同学、寝室朋友等尽情的享受高考后的修养时间,在学长同龄人的影响下,大学生自己也有一种休息的想法,所以,大一这一年就在玩中度过了。到了大二就面临着恋爱的大问题了,有朋友的在热恋中,没有朋友的正在寻找朋友,失去朋友的也在留意朋友,整个大二在一种追求和被追求就这么过去了。到了大三,看到别人参加了社会实践,自己也就跟着做了,当然这时候也会自己的追求和选择,是继续找朋友,还是就这么迁就了;是继续沉沦还是奋起学习?到了大四才发现自己真的要离开校园,不得不去找工作了。当然这更多的是一部分大学生所选择的生活,或许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其中却明显的透露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只是在大四不得不找工作时才关注到了职业和自己的前程,而这个就是缺谋业意识的表现。
那什么是谋业意识呢?谋业意识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树立一种职业是要谋划是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意识,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毕业时所找到的工作并不是大学生在大四所付出的努力而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毕业时的成果更多的是你大学真个阶段的收获,而不是你单纯哪一年的所得,这个道理看来大学生都懂,但有多少大学生是在大一或大二就为就业做准备呢?
大学生没有树立谋业意识就不会提前为就业、职业做准备,从而也就影响了大学生在毕业时的就业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前程。
2 没有职业自救意识,过度依赖外在人脉
有个关于观音的故事。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成功者自救。
在职场上,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别人,却忘记了自己的本身。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潜力足可以解决掉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去开发。
请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
大学生没有职业自救意识体现在:一是在职业能力的积累上过多的重视人脉关系,将营造丰富广泛的人脉视为个人职业能力增强的主要方面,从而忽略了个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与打造,一时的人脉可以助你成功,但长久的成就还是要依赖于你的内在能力的!二是在职业生涯发展上过多的依赖于人脉,这也是导致出现上一点的重要原因。如在毕业找工作时,个人职业晋升时,过多的去打通人际关系,过多的依赖亲朋好友的帮助,从而把最应该为职业发展负责的自我方在了后面,这将直接导致职业事业发展阶段的断层与乏力。简单的说,要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你可以依赖于别人,但要想在职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靠自己了。
3 不明职业自我,难以找到匹配职业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 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大学生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既然在职场犯下的错误都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那为什么你不早些有意识的认识我们自己呢?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这些都是因为大学生对职业自我的认识不清。职业上的所有成功都是由内而外的成功。职业自我是个人谋求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在职业上的抉择缘于其对职业自我的不满与期望,职业自我直接决定了人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潜能)、职业理想等职业发展因素。对职业自我的深刻分析才可以也才可能找到与己匹配的职业,而开发职业自我的程度则决定了职业理想的实现程度。先天与后天的综合因素决定了人只可能最适合一类职业,分析职业自我的目的就是在主观上找到这个职业,并且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4 少有职业理想,不明职业实现通路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有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让犯人选择:一枪毙命或是选择从左墙的一个黑洞进去,命运未知。
所有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那个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的黑洞。
一天,酒酣耳热之后,军阀显得很开心。
旁人很大胆地问他:「大帅,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从这黑洞走进去究竟会有什么结果?」
“没什么啦!其实走进黑洞的人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地逃生了,人们只是不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罢了。”军阀回答。
职业理想是个人在深刻准确的分析职业自我并在充分明确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切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不是职业幻想,更不是职业空想;因为职业理想是可实现的可操作的,是自我在职业上的合理期望,是职业自我追求自我自由,达成自我实现的主观因素。一旦职业理想确定了,那实现职业理想的职业通路和职业方式就都确定了,如你要成为人力资源总监,那怎么可以及如何才能实现当人力资源总监的因素就都确定了。大学生很少有职业理想,他们将职业理想视为职业空想,岂不知他们不但在混淆了概念的同时还不知道如何致力于职业理想的实现,最终在不明职业通路的短暂而混乱的职业经历中就把职业理想摒弃了。
5 不明专业出路,无法与职业理想相匹配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了很多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了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的人赶着马车一直朝北走去。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马快、钱多、技术精,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跑得越快,就会因此而离楚国越远。
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宝驹和高超的驾术也不能让骑士直奔目的,因为他选错了方向。做正确的事,远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在职业发展上,我们只有在弄清楚发展方向后,才能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你的条件越好,错得就越远。
更多的大学生在还不知道此专业学些什么及日后毕业可以做什么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现在所学的专业,我们不去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因素,要说的只是,上大学后你就应该了解你所学专业的毕业出路了,但很多大学生缺乏这个了解过程,就盲目的形成了职业理想,从而导致专业与职业的错位不对口,不能产生针对性的相关性的支持,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不利局面。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把专业正推,职业反推,两者如果可以找到相关或匹配,就说明专业可对职业理想产生直接或相关的支持。如你学的是行政管理,那他的出路可以做国家的公务员,也可做企业的管理工作;而你的职业理想是人力资源总监;那这两者间的职业匹配度就相当高了。
6 不明职位要求,难以融入职业生活方式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
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
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根本不明确所要应聘或实践的职位的要求,甚至也不衡量职业自我与职位要求间的匹配因素就盲目的去应聘目标职位,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大量的应聘失败,另一种就是即使勉强进入到了目标职位,也很难融入目标职业的生活方式,这时职位不是给个人造成大量的麻烦的职业心理问题,就是个人选择辞职跳槽增加职业发展成本的行为。
7 没有掌握职业技能,缺失职业核心竞争力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大学生都有学习职业知识的观念,但还没有形成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职业技能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练习才掌握的职业能力,是衡量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而这也是非一日之功才可以打造的。观念,知识,经验,技能,道德是职业素质的五大因素,而职业技能是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没有掌握职业技能,就很难达到职业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很难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并且这种状况会持续广泛的影响个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缺失会导致大学生在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职业投机行为,即大学生只有两份力,但却在寻找三份钱的工作,导致大学生的职业不良跨越发展,为日后的职业心理问题和职业跳槽埋下了隐患。
8 缺少职业见习,没有职业经历经验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少做相应的职业见习,从而导致没有职业经历经验。大学生职业见习的目的:一是检验理论所做的职业选择,二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职业知识。三是积累职业经验,为日后毕业入业做准备。 职业见习是大学生在待业准备阶段的成功性标志,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阶段的第一个尝试期。
9 轻视职业道德,影响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在职业素养的五大因素中,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最轻视的因素。职业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是保证职业行为的有序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是职业常青的重要保证。在职业事业发展阶段和立业实现阶段做人都是比做事更重要的,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立信,即说到做到。职业道德的低下在就业生存阶段还是勉强维持的,但大学生要谋求更大的职业发展,内化学习职业道德的必不可少的方面。概括的说就是你的职业态度决定你的职业高度!
10 盲目考取职业资格认证,抹杀职业自我和分散职业核心竞争力
有句著名的谚语:“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几只鸟儿”。这听起来可能会让一些爱钻牛角尖的人误会,不是有“一箭双雕”的成语吗,可我想,肯定没有人真正见到过“一箭双雕”的情景。
这个谚语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不要指望靠着仅仅射出的那一支箭而实现许多个目标(如果把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比喻成箭的话),想通过仅仅一次的努力就把梦想全部实现或者把利益全部得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如果你想实现自己更多的目标,你就必须不断的射出自己的箭(即不断的努力),不要怕不中,只要你射得越多,虽然命中率可能越低,但你的射中的概率一定越高,而成功与命中率高低无关,却决定于概率的高低;
第二,告诉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目标专心,一次射一支箭只能奔着一只鸟儿(目标)去,而不要幻想着奔着很多只鸟儿(目标)去,否则,最后的结果只会哪只鸟儿(目标)也射不中;
第三,箭射多了,总有一支会射中鸟儿,所以,一次表现得多么优秀(无论一次射中是多么的精彩),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算太难。
而大学生的一个误区,以为考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就代表职业能力的增强,即使目前用不上,但学了总是有用的上的地方的,这种学习的心理是对的,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但天下也没有劳而不获的事。但大学生这种学习行为忽略了职业自我的适合性和职业核心能力的专注性。每个人都可以做很多事,但只要你可以做好一件事,那就完全可以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追求的不是什么都可以做,而是在一点上只有我可以做并且只有我做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