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下岗创业蒋莎和她的“自力”故事

下岗创业蒋莎和她的“自力”故事

秋日,上海,商业中心的大厦里,蒋莎优雅而自信地走来,职业的着装,职业的微笑,职业地回应着员工们轻轻一声“蒋总好”。

蒋莎如今的身份是机电贸易大厦副总经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把她与7年前那位迷惘徘徊的下岗女工、2年前那位风风火火的女厂长联在一起。就连过去一同流过泪、流过汗的姐妹们,在大厦里乍见她时,也惊呼:“厂长,你怎么变得这么职业?”蒋莎则附耳过去:“换一个场合我还会与姐妹们抱着、跳着。”

蒋莎承认,下岗后,自己变了许多。最大的变化,便是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掌握生存与竞争的能力。这包括: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不断适应新岗位、新角色的能力。

不过,很多熟悉蒋莎的亲友、同事却说,蒋莎骨子里那股自立自强的执着劲儿,始终没变。

当年,作为上海纺织行业的一员,身为团支部书记的蒋莎,也接受了下岗的安排。虽然下岗并没有带给她及家庭多大的生活压力:丈夫是领航员,收入颇丰;父母都定居在加拿大,屡屡劝她赴加。蒋莎在家安心地做起了“全职主妇”,但是,几个月后,她开始不安,继而迷惘、郁闷。“现在才30多岁,难道真的就要带孩子、做家务过一辈子吗?”

蒋莎下决心要做点“体现人生价值的事”。丈夫很支持,鼓励她多看书,学电脑。得知“娘家厂”在筹划利用闲置场地建纯水厂安置下岗职工,她马上主动参与。“新厂取名叫‘自力’,我觉得特别能代表我和众多姐妹当时的心情。”

1996年8月,由企业参股、24名下岗职工出资组建的自力食用纯水厂开张了,蒋莎负责销售。不难想象,只做过化验员、没有任何营销经验的她,要和一群三四十岁的下岗姐妹,去为一家没有任何名气,甚至连超市的进场费都付不起的水厂争取客户,是怎样的艰难。

正是7、8月销售旺季,蒋莎和她的姐妹们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奔走在大街小巷。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汗水湿了一身又一身。体力上的繁重尚能忍受,精神上的委屈却刻骨铭心。一次,蒋莎和一位业务员去一家大公司推销产品,连去几次都被门卫挡驾“谢绝推销”。第四次,苦候了5个多小时,同伴都委屈得掉下泪来了,才终于“逮”到这家老总。

“市场不相信眼泪”,事隔多年,蒋莎说,“虽然这家公司最终因其他原因没能成为我们的客户,但我觉得还是成功的,因为了解了经过后,老总的态度由原来的轻视转为尊重。”而蒋莎也常常成为姐妹们互相鼓励的榜样:瞧人家蒋厂长,家境优越、心高气傲,都能吃得起这份苦,受得了这份委屈,我们还有什么怕苦怕累的呢?

靠着这股豁出去的努力、全身心的投入和十二万分的诚意,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自力”纯水在上海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纯水产量上升了几十倍,固定用户从起初的几十户发展到了2000户。

蒋莎说,她特别感谢党和政府、集团公司伸出的温暖的手:“自力”还在初创阶段时,市委领导就亲自上门鼓励,解决公司遇到的实际问题;纺织局领导在无情调整时,做到有情操作,还创造了“一加一群”的再就业模式;后来,“自力”归属电气集团,集团又多次调研进行重组,积极扶持“自力”,并号召员工向“自力”学习。蒋莎和她的姐妹们也成了市里的再就业明星。正因此,蒋莎说,只有做得更好,才能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心,不辜负更多下岗姐妹的鼓励。因此,度过了创业的初期后,蒋莎在业余时间忙着“充电”,学习更系统的管理知识。

去年,蒋莎出任机电贸易大厦副总经理。离开了一同创业的姐妹们,她很有些依依不舍。但这儿又将是她人生的一个新舞台。很多员工和客户并不知道蒋莎的过去,而她显然很满意这一点。“我不希望别人对我的要求会因为曾经有过的下岗经历和取得的创业荣誉而降低”,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自力,才会让我更加美丽”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