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中国孩子
外国人屡屡为一中国人所作弄。这个外国人便对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发现中国人的盲肠特别长。这位外国人恍然大悟说:“中国人狡猾,原来是肚里的弯弯多的缘故。”
中国人是不是盲肠特别长,我不知道,但是中国人“肚里的弯弯多”也是事实。幽默讲:老师问一学生,2+2=?,学生不回答。老师提示说:“一个苹果二分钱,两个苹果几分钱?”学生说:“给你五分钱。”老师直摇头,学生就一个劲地往上加钱。老师一气之下,教他站到教室外面。事后,同学说:“两个苹果不就是四分钱吗!”这位同学说:“不,我已经给到七分钱了,还叫我站在外面。如果真得给他四分钱,还不叫我单腿独立才怪呢!”
这看是一个笑话,其实倒让我们深思。正是国人的普遍的狡猾心态,才使得很多问题十分复杂。
比如,1+1=?一年级的学生肯定说是2。如果要高年级的学生回答,肯定有很多人不敢回答。如果让大学生回答,答案就可能更玄了。某公司招收员工,出了一道极为简单数学题:9+ 1=?可绝大多数人应聘者都是回答不等于10,而且理由多多!而且仅有一人回答得大于失的人,回答的含含糊糊。原因就是我们群体文化心理在作怪。
有时候,狡猾很可能是一种谋略,但是谋略过了头非但不是谋略,反而是大大的坏了坏了。当然,为人处世少不了少许的狡猾,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时时处处靠狡猾行事,狡猾的个人心态也就成为群体的本能。一旦人人都把心眼用到不正经的地方,人际生存环境势必艰难。
在我们日常交往中,一个说话直来直去便会被人视为大忌。一次,遇到一位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当我问及同学何处高就时?同学曲里拐弯说了一大堆,我也没有搞清同学现在干什么?事后,问及其他同学,才知道:同学是一老板。从那以后,一旦遇到类似这样的“让我猜猜你是谁”的事,尽管很不了解对方,我也只得说些含糊的话,并装着很了解对方似的,惟恐怕对方感觉出来自己其实并不了解对方。
社会上一个人狡猾倒也无所谓,可怕的是大家都以狡猾为能事。在交往规则中,一个狡猾时,可能是损害大家利益的可恶行为,大家能起来共讨之;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或以狡猾为能事,被惩罚的可能就是讲实话、正直的本分人。一旦,社会老实人吃亏,狡猾人大捞好处,谁还会去做诚实的好孩子。一旦社会选择了狡猾为生存规则,那样的社会将让人无所适从。我的一个亲戚曾经多次告诉我:“以前的人两个心眼子就够了,现在的人八个心眼子还不够。”很多在中国生活久了的外国人也认为:在国外生活,一张脸也就够了,而在中国则还需要一张或几张备用的脸。一个人如此多心眼和脸孔,你说活得累不累。鞠萍姐姐在小品中说:“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问题,你们大人想得如此复杂?!”
小时候看电影,日本皇军老是称我们:狡猾、狡猾的有!那时我以为,说国人狡猾,是羡慕国人聪明。后来才知道,狡猾是弱者表现,真正的强者是不会拿狡猾当成人生的生存哲学。一个一位被日本人一向视为狡猾中国用对内诚实的心态,日本人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每年的国民总产值当于中国的十倍,当然还没有除去水分。而我们的国民中优秀分子却还在那里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不仅“狡猾狡猾的有”,而且“狡猾狡猾得狠”。每当我回想起,电影里中国老百姓的狡猾,我总想替大日本皇军说句话:“诚实的,你们的不行;狡猾的,我们的不行。”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刚买来的新自行车的铃铛被人拧走了。对此,我大讲人心不古。一个同学从别人的自行车上拧下一个铃铛,安在了我车子上。并批评吃了亏不该吱声,把所吃的亏转给他人就是了。
小时侯听人讲:一群人吃饼,一人两个就会剩一个,一个人一次拿三个吃肯定会招来众人的反对。于是,大家争向一次拿两个吃,一个的人既想多吃又不想招众人的反对,便采用第一次吃一个后,第二次吃两个的办法。结果,靠狡猾的手段,这个人比大家多吃一个。
其实,从长时间看,狡猾的人并不能到了大处。从短时间看,狡猾的人也不过比别人多吃一个饼罢了。国家、民族、社会、群体和个人也是如此。如果拿我们的狡猾跟人家的诚实比较一下,国人的狡猾不仅不足称道,而且应该反思。
每个人都憎恨弄虚作假,而每个人又都在弄虚作假;每个人都憎恨狡猾不实,而每个人又都在狡猾不实;每个人都痛恨投机取巧,而每个人又都在投机取巧。这是国人的历史和现实,而历史和现实,总是不断重复着,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性格。连晨说:“如果我们把社会比作容器的话,那么人性就象水,在不同容器里,它就被塑造成不同模样。”
狡猾既可能成为是弱者生存智慧,也可能成为弱者生存的大敌。一时的迫不得已使用狡猾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事事时时靠狡猾生存,就成一个很无赖似的狡诈。一个民族如果一味靠狡猾生存的话,那么她就可能染上毒品的瘾君子。
狡猾可能在战胜强敌的同时,也可能成了弱者作茧自缚的枷锁。当狡猾的枷锁牢牢地缠在脖子上时,我们也就会为我们自己的狡猾付出更多。中华民族如果不彻底放弃狡猾的为人狡猾的心态,树立诚实信用的人际原则,中华民族就难以入围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最后,我用句话作结:“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