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缺少精神上的朋友(2)
当个人成为机器的附件,现代人孤独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原子化的现代人必然孤独
作者:封颖
看一看现在的电视和报纸有多少是围绕着“精神上的朋友”“知己”这些字眼谈论的,就知道现代人的真实心理感受:知己难寻。那么“知己”对于什么人是稀有的呢?是现代都市人,越是现代化水平高的城市和地区,就越如此。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是个人成为机器的附件,所以现代人必然越来越原子化,以至于“精神朋友”“知己”这些字眼成了一个奢侈的向往。
“我的寂寞像一条蛇”,悄然啃噬着都市人的心灵,满腔热血化为雪落黄河静无声,逝者如斯!如果一切都是流走的,留不住的,那么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物质文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它改变了传统的人类社会交往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人的内心越来越孤独。而在传统的社会群落中,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个人的事就是公众的事,张家长李家短人人关心,它满足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渴望了解别人和被别人了解——互成知己。了解别人,是确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从而确立一种生存参照,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自我,认识自我。社会是个人生存的一面镜子,没有这面镜子,我们就会迷失在虚空之中。而被别人了解,则是由此而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生存意义的体现,它也是需要由社会之镜进行确定的。而当代社会并没有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正常和健康的人与人之间了解交流的渠道,它以制造明星(娱乐的,体育的,政治的,事件性的)来刺激和满足公众的了解欲,而这其实是个骗局,明星们在荧屏(舞台)上平易近人,笑容可掬,而现实生活中却冷漠孤傲,内心因为无法摘下的面具而一样陷入无法了解和被了解的孤独境地。所以,最后致英国王妃戴安娜于死地而同时又在数十年之中成就其世界名声的(真是一个悖论!)庸俗小报及其依托的一整套传媒机制,是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象征和产物,而现代社会普遍的对精神朋友稀缺的呼声的出现,其实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可以说,现代人孤独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精神朋友的稀缺和近20年来激烈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相伴相生,而这种关系正是时代变迁的表征。因为以前人们也许没有这么明显的感觉,这其间的变化就是时代的变化,也是作为“今天”的历史视角的体现。想起前几年安顿的“隐私系列”(它同样直指都市成年人精神的孤独和寂寞)在市面上的红火畅销以及在学术界知识界引起的漠然和不屑,这里面其实也隐藏着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有谁,(记者,还是学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对当代都市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的关注?我们的新闻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究竟有没有与活生生的现实血肉相连,并能提供有效的解答,至少是描述呢?其实是大可怀疑的。
我们,庸碌地生活着的人们,暂时需要更本分的考虑,让自己的生活和肥皂剧一样简单绚烂。
[网上收集]
原子化的现代人必然孤独
作者:封颖
看一看现在的电视和报纸有多少是围绕着“精神上的朋友”“知己”这些字眼谈论的,就知道现代人的真实心理感受:知己难寻。那么“知己”对于什么人是稀有的呢?是现代都市人,越是现代化水平高的城市和地区,就越如此。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是个人成为机器的附件,所以现代人必然越来越原子化,以至于“精神朋友”“知己”这些字眼成了一个奢侈的向往。
“我的寂寞像一条蛇”,悄然啃噬着都市人的心灵,满腔热血化为雪落黄河静无声,逝者如斯!如果一切都是流走的,留不住的,那么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物质文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它改变了传统的人类社会交往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人的内心越来越孤独。而在传统的社会群落中,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个人的事就是公众的事,张家长李家短人人关心,它满足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渴望了解别人和被别人了解——互成知己。了解别人,是确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从而确立一种生存参照,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自我,认识自我。社会是个人生存的一面镜子,没有这面镜子,我们就会迷失在虚空之中。而被别人了解,则是由此而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生存意义的体现,它也是需要由社会之镜进行确定的。而当代社会并没有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正常和健康的人与人之间了解交流的渠道,它以制造明星(娱乐的,体育的,政治的,事件性的)来刺激和满足公众的了解欲,而这其实是个骗局,明星们在荧屏(舞台)上平易近人,笑容可掬,而现实生活中却冷漠孤傲,内心因为无法摘下的面具而一样陷入无法了解和被了解的孤独境地。所以,最后致英国王妃戴安娜于死地而同时又在数十年之中成就其世界名声的(真是一个悖论!)庸俗小报及其依托的一整套传媒机制,是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象征和产物,而现代社会普遍的对精神朋友稀缺的呼声的出现,其实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可以说,现代人孤独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精神朋友的稀缺和近20年来激烈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相伴相生,而这种关系正是时代变迁的表征。因为以前人们也许没有这么明显的感觉,这其间的变化就是时代的变化,也是作为“今天”的历史视角的体现。想起前几年安顿的“隐私系列”(它同样直指都市成年人精神的孤独和寂寞)在市面上的红火畅销以及在学术界知识界引起的漠然和不屑,这里面其实也隐藏着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有谁,(记者,还是学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对当代都市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的关注?我们的新闻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究竟有没有与活生生的现实血肉相连,并能提供有效的解答,至少是描述呢?其实是大可怀疑的。
我们,庸碌地生活着的人们,暂时需要更本分的考虑,让自己的生活和肥皂剧一样简单绚烂。
[网上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