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机 - 探秘穷人的经济学

探秘穷人的经济学


     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的含义之一是:只有改造传统农业,才能发展增收和富足;含义之二是:农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潜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是农民能力的差别,提高农民的能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是动态的不均衡的过程。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要改善教育结构,提高人的素质。
    
     “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1902- )1979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仪式会上讲话中提出来的。原话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这一段话有两个层次的逻辑推理:首先要懂得农业,懂得了农业,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其次是说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就懂得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穷人的经济学属于发展经济学
    
     上个世纪6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曾发生如何才能使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的争论。一些经济学家,如出生于波兰加入英国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 n.resenstein rodan□1902—等,认为只有优先发展工业,才能使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困。他们所持的理由概括地说:(1)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有25%的劳动力处于完全失业或部份失业(隐蔽失业)的状态,这25%的劳动力在农业上的边际发展率等于零,只有这部份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才能使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人们富裕。(2)农民受传统习惯的束缚,对经济刺激不会有反应,即使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也不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3)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持续地追加投入边际效益递减。总之,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发展中国家要迅速摆脱贫困,不能指望发展农业,要优先发展工业。这种“重工轻农”的理论,在西方盛行一时。
    
     但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却持相反观点。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1964年版)运用了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使农业生产下降的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劳动力的增减有着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因为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的减少造成了农业产量的下降。所以,所谓的发展中国家有25%的农业劳动力是闲置的,存在着“隐蔽失业”是不成立的。他在这一著作中还批判了那种认为农民是愚昧和落后的观点。他引用了社会学家对危地马拉和印度所作的调查资料后指示: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并不愚昧,他们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能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反应。
    
     此外,舒尔茨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文中,还指出“土地在现代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如李嘉图时代那么大”。按李嘉图的见解,当人口继续增加时,土地将会变成经济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可是,历史的事实证明:农业生产继续增长主要不是靠耕地面积的扩大,而是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质量的提高。
    
    
    
    
    
    
    
    
     舒尔茨是美国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知名经济学家,他的研究不仅对当时盛行一时的“重工轻农”理论针锋相对,而且更重要的是想说明,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不能仅仅走工进化的道路,而要改造传统农业。所以,他所谓的“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包含着只有改造传统农业,才能发展增收和富足的意思。他指出的“穷人的经济学”实际上是“贫困的经济学”,这是个区域概念,而不是人的群体概念。从舒尔茨在演讲会上所用的英文词义“the econmics of being poor”讲,表达的是贫穷的状态(being poor)□而不是指“穷人”某一个群体。所以有人又把这一词义翻泽为“穷国的经济学”。可见穷人的经济学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围。
    
     对于农业需要我们懂得什么
    
     怎样懂得农业呢?在舒尔茨的著述中有详尽深刻的论述。在这里仅指出几点:(1)世界上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农产品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料;(2)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不变,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要素主要来源于农民自己,农民养牲畜并把自己的劳动力投入土地,其投入的要素基本上不购买;(3)农业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上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消费,而不用于交换;(4)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但农民对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却是相当高的,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因为多少年来生产技术不变。农民对农业资源(主要是土地)的配置效率之所以相当高,这是因为农民有“企业家精神”即精打细算,同时农民继承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5)在农业生产技术长期不变的条件下,追加投入超过一定限度,边际效益递减;(6)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利用现代生产技术;(7)能不能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关键在人,而不是土地。怎样懂得农业舒尔茨批评了经济学界的两个错误观点:一是指出他们误认为低收入国家贫困的原因是受空间、能源和耕地的约束;二是指出他们漠视历史,不理解当代高收入的国家是如何从贫困中走过来的。舒尔茨认为“人类的未来不受空间、能源和耕地的约束,人类的发展取决于人类的智力进化”,知识进步能增加经济供给,不能高估土地的重要性,低估人自身的重要性。
    
     舒尔茨的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强调要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口质量。他说“在衡量人口质量时,不能忽视医生、工程师、会计以及科学家、技术人员这些群体。”而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在于生产教育投资。同时,他还强调农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潜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巨大差别主要是农民能力的差别,提高农民的能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这是他“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的又一层深刻含义。
    
     总之,舒尔茨所说的“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是说,要改变贫穷落后,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就要靠智力去增加资源的供给和加大技术投入,为此,必须搞高人的素质和人口质量。
    
     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
    
     舒尔茨所谓“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除了:知识进步能增加资源供给;人类的发展取决于人类的智力进化;提高穷人的福利的决定因素是人口素质,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人口质量的提高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具有同质性,即都能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从动态来看,不同形式的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不同的收益率;人力资本是劳动生产率以及企业家能力的源泉等以外,值得指出的是他的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原理”。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告》中,明确指出舒尔茨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的贡献之一,是他所持有的分析法。他运用“不均衡分析法,将存在于传统的生产方法和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新方法同所存在的效率差距,看成是动态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他用动态均衡法分析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效率差距。在《改造传统的农业》著作中,他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他认为收入是个流量概念,它由每单位时间内既定量的收入组成,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经济有了发展。收入流的来源决定于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投入取决于供求,供求形成价格,所以他所谓的“收入流价格”理论,能够解释为“农业投入与回报”理论。
    
     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的投入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成本高,回报低,而在现代的农业中,农民的投入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成本低,回报高”,所以,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就是要寻求一种成本低的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这种新的生产要素的开发基于科技的开发和利用,而科技开发和利用在于人(人口质量和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
    
     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地外出打工的农民,挣钱汇回家,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能够挣到的钱,大多是凭体力。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学历结构状况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1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46%,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34%,此外还有约9%的文盲。在这种状况下,输出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靠体力劳动挣钱不仅有限,而且不能持久。所以,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改善我国教育结构。近年,我国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以很高的速度扩招本科生、研究生,培育高层次人才,这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自然是有意义的。但中等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削弱了,这不利于适应各企事业单位对各种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农村(当然也包括城市)输出劳动力的素质,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必要的。第二,应当举办各种类型的与输出劳动力有关的就业与技能培训。
    
     现在,有一种不太协调的状况,即为有钱人子弟办学、为出国人办学的多,为普通老百姓就业办学的少,究其原因大概是前者能挣钱、挣大钱,后者不能挣钱、挣大钱。在这种情况下,既要舆论导向,又要政策引导,如在舆论上鼓励、表彰那些为老百姓就业办学的企业家和先知先觉者,同时在政策上优惠他们。第三,要为已经外出打工的人,创造条件,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特别是当地政府和用工单位。用工单位,不能只是使用他们的劳动力,而且要培养、提高他们的劳动力。当地政府不仅要关心他们所得能否兑现,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第四,农村劳动力要有组织的输出。组织单位不仅要负责他们的安全、合理的工资待遇,而且要负责对他们的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文化、技术。为此,必须依托农村城镇化,重点是县域经济和中心城镇。把分散的农村劳动力适当集中起来,让中小城镇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接受教育、改变观念、提高素质的摇篮和基地。
    
     来源:中国经济网
    
    
    



商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