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定时炸弹在哪?
最近两三年,中国货走向世界的程度已不能用“批量”形容,完全可以用“海量”来描述。前几天,我陪一个大陆商人旅英团到欧洲最繁华的伦敦牛津大街购物,从一个店杀向另一个店,眼前晃动着无数“made in china”,让旅英富商们好不扫兴:“到大英帝国居然买不到送给领导、亲朋的礼物,这些都可以在中国买到啊”。
“好东西你们就是看不见,而且是免费的”,有位童装商得意地说。她手里提的东西最多,大部分是从各店收罗的服装画册,性感女郎和天使儿童在同一个纸袋中跳跃。“我们什么都能造,质量比他们的还好”,她随意抽出一本给大伙儿专业地讲解,“你看这样式和色彩搭配得多洋气,按中国人版型做出来可以冲击国内市场,按西方人版型做出可出口国外……”大伙儿都夸她脑袋够用,“眼睛好毒”。
他们回国尽情吃中餐的好消息尚未收到,坏消息已从布鲁塞尔传出:欧盟25国海关日前发布联合声明指出,今年5月份进行的伪造商品检查中,10天之内有500吨“来自中国”的假货遭到拦截,其中包括高尔夫球杆、香烟、玩具和耐克等名牌产品。最糟糕的当属欧盟的总结性发言:目前在欧盟内部流通的假冒商品中有70%来自中国(《第一财经日报》11月14日)。
想起那位童装女商,我更乐意用没有知识产权概念而误伤国家体面来看待这件不令人愉快的事。没有人愿意明明白白当盗贼,也没有谁故意给自己的国家脸上抹黑。你看,被指控的货物多是球杆、香烟、玩具、服装,如此简单的产品怎么能与知识产权联系?最多是“学习”和“借鉴”了人家的款式和材料而已。
问题也许就出在学习和借鉴上,一不留神就会干脆利落地拷贝复制,省钱省力还可赚取外汇,不想欺世却在盗名,质量上乘却摆脱不了“偷”的嫌疑。
千万别认为这些科技含量低、价格低、容易模仿的商品没有知识产权,欧美服装商、家具商、日用电器制造商每年花在新款式研发和新材料尝试上的钱,不比哪家高科技企业少,研发部更不是高科技产业的特设,他们会通过媒体、政府、国际组织、法律手段来维权。北京的商场已遭起诉,欧盟公布了针对中国货的调查结果,西班牙、意大利的顶级家具企业的老板们带着巨资到中国打假,美国总统访华前高谈知识产权保护,可见对“学习”和“借鉴”的重视。而且,污迹总是由“中国”而不是某家企业承担。
无论是“假冒”还是“伪劣”,一旦出口就为毁誉“中国制造”埋下了定时炸弹。小者让某些企业丧失国外订单,大者令外界对所有中国货另眼相看,俄罗斯抵制中国货的教训可不能轻易忘却。购买力强的欧盟国家极讲究信用,商家对消费者的“不高兴”诚惶诚恐,退货时不问理由只管还钱;消费者对商家出售的货物没有假冒伪劣的担忧,购物时只看价格免检质量。如果时常有“假冒商品中有70%来自中国”之类的消息出笼,很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皱眉。消费者的眉一经皱起来,“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就可能作自由落体运动。
“假冒”与“伪劣”的出口也会给对中国有偏见的人提供口实。笔者注意到,欧盟5月针对中国货发动的10天检查,正好是欧式“中国威胁说”谈兴甚浓的时候。不管是巧合还是有意,调查结果都会让人对中国产生负面联想。劳工阶层和中小业主所抱怨的“中国的发展威胁着我们的就业”,可能会扩大到中产阶层的“中国货的大量进入威胁着我们的信用体系”,一粒老鼠屎就这样可以坏一锅汤。
更需要警觉的是,假冒商品不能制止会成为政治把柄。欧盟至今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三年以后还要重新谈判,欧洲大陆国家对贸易保护主义仍恋恋不舍,解决这些重大政治问题必然牵扯中国的法治建设力度、市场监管水平和商贸诚信机制,所以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目前羊尚未亡之际应提前补牢。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