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机 - 缔造信息化传奇的海归CIO

缔造信息化传奇的海归CIO

一口南方口音的刘小兵身材高大魁梧,有着典型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您是哪里人?”
    
     对于记者这个随意的问题,刘小兵似乎觉得难以作答:“我祖籍山东,出生在朝鲜,成长在广东、湖南,后来在深圳创业,加拿大国籍,你说我是哪里人?”
    
     的确不好回答,刘小兵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工(营业员)、农(三年下乡)、兵(一年民兵)、学(医科大学生)、商(创办企业)样样都干过,而且似乎也个个出彩。如今,身为双汇集团cio和双汇软件总裁的刘小兵被媒体称为具有传奇色彩的另类海归,他所引领的双汇软件公司缔造了双汇集团的信息化工程,将其打造成全国信息行业纷纷效仿的“双汇模式”,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双汇集团籍此成功地跻身于it行业。
    
     英语打开了一扇门
    
     刘小兵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由于中国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抗美援朝的战役,刘小兵出生在朝鲜的国土上,后随父母回国,在广东、湖南两省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1983年,刘小兵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我感觉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做医生,面对病人我总是感觉很压抑,于是我转到卫生政府机关的办公室,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同时,分管信息中心的工作,主要负责预防科学信息网的建设,该网络负责把全国各地的疫情由县级卫生单位开始逐级上呈。”从那时起,刘小兵对计算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展示出自己在这方面卓越的才华,他主持建成的信息网,对控制全国疫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所主编的程序在此后的十年内一直都在运行。
    
     1989年,因为工作上出色的表现,刘小兵被单位推荐参加bft(英语出国人员考试)强化班脱产学习一年。由于底子较弱,在最初的考试中,刘小兵甚至得了“零分”,上课如同“听天书”,被同学戏称为“i don’t know”先生。
    
     “我不相信自己就不行,开始拼命地学。正值学习班由于“六四”风波停课,我买来许国璋英语六册书、九盒磁带,每天学到午夜1、2点,早晨4、5点起床又开始学。南方夏天炎热,每每拿下耳机,汗水滋滋往下流,锈坏了好几副耳机。四个月学完了所有的许国璋英语六册书,新概念英语和900句英语课本。”刘小兵凭借他那种不服输的性格再次获得成功。
    
     三个月后复课,强化班的听力考试,刘小兵考了“满分”,接着,省直系统bft考试他又以116分取得第一名。“英语,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让我在日后顺利进入ibm企业工作,开始接受一些外企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为以后海外创业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从深圳到多伦多
    
     刘小兵在英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未能如愿被派往国外学习,门已经打开就要出去看看,199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刘小兵毅然做出决定:放弃目前已经拥有的职务和地位,辞职南下深圳创业,由此人生步入了另一条绚烂的道路。
    
     初到深圳的日子是艰难的,但是很快,在计算机方面的特长就让刘小兵有了施展之地,“我在深圳呆了一周,接到三家软件公司的加盟邀请,其中就有ibm软件企业,还有两家外企。”1991年,刘小兵到ibm公司组建的isd软件开发公司就职,“isd公司高手云集,其中不乏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博士及专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我的老师。正是该公司雄厚的技术背景吸引了我,使我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提高是刻苦钻研的结果,一套公司图书馆里无人问津的oracle丛书,刘小兵20余天就全部读完,并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公司oracle技术骨干。他负责的项目,产品质量达到国际5西格码的质量水平。
    
     两年后,1993年,在信息行业“翅膀硬了”的刘小正式创建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开始了下海经商的生涯。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刘小兵的第一项业务――一项高科技通信产品,最终以失败告终。刘小兵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并重新确定了发展方向,三个月后,他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此后,公司的业务步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经营状况蒸蒸日上。“公司项目越做越大,我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国内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我想了解国外的软件企业都在干什么了,由此产生了到国外学习的念头。”
    
     1995年,刘小兵关闭了红红火火的公司,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在多伦多买了大房子、好车,开始了海外生活。休息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衣食无忧的刘小兵决定到加拿大的计算机软件公司求职,“我当时找工作时最感兴趣的是该公司正在进行什么项目,采用什么技术,而工资多少无所谓。”在工作中学习是刘小兵独特的学习方式,与通常许多海归人所选择的进大学读书相比,到世界上知名的软件企业中工作让刘小兵更为快捷地掌握全球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定成败
    
     刘小兵在工作的第一家公司――medius communications inc公司,接触到了许多当时在国内没有听说过的高新技术,并很快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他跳槽去了世界知名的北电网络公司总部。在那里,刘小兵开始学习软件开发的管理技术和如何使产品工业化。“精良的产品不仅来自于高超的技术,更来自于细致入微的管理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刘小兵感慨地告诉记者,在国外,公司员工从不会因为个人情绪而影响工作,哪怕明天就要离职,今晚依然会加班把手头的工作做完。
    
    
    
    
    
    在那段日子里,两大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超市与凯玛特超市之争对刘小兵日后从事双汇信息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沃尔玛公司很早就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1987年就投入当时利润的四分之一用于卫星发射以实现各门店数据的传递,由于其超市采用了供应链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这样做的结果是沃尔玛的产品售价比凯玛特低很多,并且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2001年,拥有百年历史、营业额达1000亿美元以上的凯玛特由于缺乏有效信息系统,在信息化方面动手太晚,至少落后沃尔玛四、五年的时间,因此,难以招架沃尔玛的进攻,宣告倒闭。
    
     刘小兵认识到,信息化工作在开始阶段会不断地投入,当时也许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它所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如果企业忽视信息化的作用,与其它企业产生差距,等意识到其重要性时,就为时已晚了。
    
     在加拿大期间,刘小兵陆续担任过加拿大北方电讯总部电子商务高级顾问、加拿大麦迪斯网络公司亚太地区总裁、欧洲布莱克网络应用公司亚太地区总裁,以及加拿大奥卡网络应用公司总裁等职位。
    
     双汇的私人医生
    
     2000年大型肉类企业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先生到加拿大考察,当时双汇集团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叉路口。一方面,集团的营业收入已超过50亿,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必须大力发展连锁店,因此迫切需要一套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集团的信息化工作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而进退维谷。万隆此行特别关注加拿大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在与刘小兵见面后,双方在安大略湖的游艇上畅谈了一天:“万总给我讲了双汇的理想——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肉,并谈起合作推动双汇信息化,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出国的初衷就是为了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然后把这些带回国,因此,有好的机会我一定会把握。”
    
     刘小兵回国帮万隆在国内挑选一家好的管理软件提供商,然而,在全国范围内考察了多家erp软件企业后,发现当时国内没有一家能够满足双汇集团信息化要求的软件供应商。“国内没有适合的软件,而国外有些软件虽然适合双汇集团的需求,但软件厂商要价奇高,很多人员的工资要求以小时计费。这些软件都存在着汉化和客户化修改的问题,实施起来费用太高。购买现成的软件行不通,我只好将加拿大奥卡公司自主版权的供应链软件从国外引进来,自己在国内组织人力汉化和客户化修改及实施。于是诞生了双汇软件公司。”
    
     2000年10月,双汇软件公司成立,刘小兵将先进、成熟的供应链软件技术从国外引进来,同时吸纳了一批具有相当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和海外的erp项目专家,开始了软件系统的汉化与客户化修改及实施工作。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人才问题,特别是刚刚回国的时候,java(一种计算机语言)人才十分匮乏,我们虽然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但需要大量技术人员进行汉化和客户化定制,而国内相关人才不足制约了我们。克服的过程也很艰辛,我们招聘了一批有技术基础的人员,由国外回来的技术专家手把手的培训指导,当然招聘来的技术人员也是十分刻苦努力的,很快掌握了相关的技能。现今最大的困难恐怕还是人才问题,目前我们的定位是服务于‘工商一体化的大型集团企业’,需要一批懂得集团型企业管理、懂技术,能够将经营管理与软件技术融会贯通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对我们来说永远不嫌多。”刘小兵说。
    
     双汇集团的经营模式为“分散经营、集中管理”的模式,因此其信息系统只能基于internet。于是刘小兵提出全部采用b/s结构,用100% java语言开发和四层架构的软件框架,让全集团的信息化管理全部在internet上运行。这样仅仅经过了半年的汉化和客户化修改后,双汇的连锁配送管理系统就交付了使用。系统实施成功后,配送中心仅需4个人,可配送300家连锁店,在未来几年内,这一数字会接近2000家。双汇集团真正实现了从生猪收购到生鲜肉销售计算机全程监控的承诺,确保了双汇“放心肉”的质量。
    
     由于得到了双汇集团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双汇软件公司快速地成长起来,其开发的软件系统在双汇集团顺利实施。双汇软件不仅成功地实施了双汇集团的信息化项目,还把触角伸到了双汇以外的企业,“华人传媒”、“好日子”、“百果园”、“德农”、“万泽医药”、“时代光华”等,都已成为双汇软件的客户,“我们把自己定位在企业“私人医生”的位置上,专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信息化产品,并做终身服务。很多企业没有量身度做的信息系统,只能用许多软件来拼装,彼此间的程度不同,造成系统的庞大、繁杂,运行时也会常有问题。但是如果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的信息系统,就会运行畅通,而且数据集中,增加了保密性。以前我是给病人看病的的医生,现在却是诊治企业的‘私人医生’。这其中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刘小兵道出了自己企业成功的奥秘所在。
    
     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双汇集团始终没有请咨询公司,双汇软件了解集团的需要,并随着集团管理需求的提升,对信息化会不断改进、升级,“只有与集团保持同步的发展,为集团提供‘贴身’的服务才能保证成功。”刘小兵说。
    
     作为海归创业,刘小兵认为,国内软件企业要生存,必须发展国际的业务,软件首先要国际化,公司目前正在加拿大开拓双汇软件的海外市场。
    
     双汇软件公司成功实施了集团的信息化工程,提高了双汇集团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双汇集团由此一跃成为“中国传统企业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标兵,被评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这是国内唯一一家工商一体化企业的成功案例。2003年双汇集团被科技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被河南省科技厅评选为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示范企业。双汇软件公司也被评选为河南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
    
     做一个成功的海归
    
     作为一位成功者,刘小兵对“海归”创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有一类‘海归’回国是因为事业驱动,虽然他们在国外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但是在国外想干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难度比较大,会受到国外主流社会的排斥,并且很难得到认可,即使钱挣的很多,也得不到相应的社会地位。
    
     “回来的海归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看他回来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有一些很优秀的人才,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干得很出色,雄心勃勃地想回来干番事业。但是,对国内文化和企业管理不了解,只有国外的实践经验而没有国内的实践经验,照搬国外的一些管理方法管理国内的企业。结果,即使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很牢的技术基础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还是没法适应中国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回来后失败的概率就极高。
    
     “现在中国回来的‘海归’可以分成三批,第一批是回来较早比较务实的,第二批是随着国外经济泡沫飘回来的,近期回来的是第三批。这些海归还可分为务实的和务虚的两种人。如果是务虚的,就很容易把企业做砸。
    
     “‘海归’要想成功要具备二个因素。第一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要有综合能力,要懂得国内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懂得如何协调与和政府、媒体和社会的关系;懂得与员工相处,信任和尊重员工,强行的管理只会带来伤害;懂得财务和技术,如何管理技术人才;还要有领导能力。第二是海归要适应和融入中国文化,海归一定要做到本土化。”(来源:世界经理人)
    
    
    
    



商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