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秘诀:我是这样发财致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财方式,但是如何才能使财富聚集更多,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今天本版讲述了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支行普通职员的理财故事,由于身处金融行业,耳濡目染,他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理财之路,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股票、房产以及外汇投资等方面已经小有成绩。通过这个故事让更多的人来看看普通百姓理财的成功经验。
小试牛刀股票投资我喜欢看各种金融类的报纸,特别是《金融时报》的《每日证券》版。1995年初,经历了漫长的熊市,股市政策面逐渐回暖,浦东开发5周年是当时一大炒作热点。伴随着朦胧利好,“浦东金桥”、“陆家嘴”、“东方明珠”等浦东概念股走势很强。报刊上的一些股评文章我读得津津有味,有时也尝试自己做一些股票行情的预测,似乎还是蛮有感觉的,加上手头也慢慢有了一些工资收入的节余,于是便产生了入市的想法。
刚入股市那阵,我只是试探性地买入一些股票,但根本拿不祝记得我买的第一只股票是“黄浦房产”,14元多,买后第二天涨了几角钱,我一算,扣除手续费和交易税能赚个200多元,于是很快出手。小试牛刀,颇有收获,正自鸣得意之时,“黄浦房产”竟在之后几个星期里大涨,算下来,我少赚了3000多元。
为了避免全线踏空或套牢的风险,我汲取经验教训,采用了分批购入、分批出货、分散投资的策略———即便看好某一类股票也不投入全部资金,而是分步投入;看空时,分批出手。这样虽不能确保赢利最大化,但却有效分散了风险,更重要的是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有了更多修正错误、积累经验的机会。
1996年初,股市开始看好绩优股。绩优股着重于分析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侧重于基本分析,而这些恰和我的工作有很大的相关性,我日常从事的信贷工作,经常涉及对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的分析,公司基本面、财务报表解读、行业前景分析等对于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通过分析“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历年业绩增长趋势和市场表现,我感觉投资应不会有误,于是分别购入,果然这两只股票业绩良好,通过不断送红股、填权,股价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