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迪者,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最大最久最深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一、以治平为本。修齐治平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如何能做到修齐治平?
其一,在国家治理上实行德治,而不实行暴力政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下引该书只注篇名)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有羞耻之心。政令刑罚只能使百姓不敢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为政者要以自己道德榜样力量教化百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这是社会治平的根本。
其二,在经济上主张由小康到大同。《礼记·礼运》篇对“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都做了描绘。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尧舜为“大同”社会,文武为“小康”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选贤与能,是一个和谐至善完美的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子其子,是讲信、义、仁、让,有礼、有次序、治平和睦的社会。这是社会治平的基础。
其三,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所忧患的是德、学、义、不善的不修、不讲、不徙、不改。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素养,遵守孝悌、忠恕、诚信、恭敬、智勇的道德。孝悌不仅是为人之本,而且不会犯上;忠恕是仁之本;言而有信,诚实无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培育自己道德素质,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这是社会治平的保证。
其四,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种打破等级制度贵贱限制的开放式教育,在2500多年前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无类”的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对提高培养人的知识、道德、文化素质有积极作用和影响,是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动力,是社会治平的支撑。
二、以仁为核。孔子认为,社会治平和睦的根本、基础、保证和支撑都属于外在的现实层面,其内在的灵魂层面,则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特性,仁的内涵是指爱人,“仁者爱人”。虽然孔子讲的爱人,本质上仍有差等,但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仍有极高的价值。爱人有三方面,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人”。孔子所体现的这种爱的人道精神是无私的、博大的、为人的。孔子以仁为核心辐射到各个层面,并贯彻到各个领域,如社会典章制度、尊卑长幼之序、亲疏远近之别,这便是礼的层面,“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礼记·哀公问》)无礼,社会就会无序;无礼,伦理关系就会错位;无礼,亲疏关系就会不辨;无礼,天地神祗就无法礼敬。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使礼具有爱人的人道主义的意蕴,使礼的各种关系能保持一种理解的、人文关怀的、和谐的张力。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不仁的人是说不上礼和乐的,没有仁作为内涵的礼和乐,光有玉帛、钟鼓等礼的形式,是不能称作礼乐的,但礼是仁的外在的表现或形式,没有表现或形式,仁的内在精神也得不到体现。
仁在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上,具有核心地位。《子张》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思、问、志之中都体现了仁的精神境界。对于读书的人,即士要志向强毅,任重道远,以实现仁为己任。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孔子认为,君子应以道义为原则,行为合乎礼节,说话要谦逊,做事讲诚信。圣人是至善至美的仁人,是孔子的理想人格。
总之,仁辐射到道、学、政。为道为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人生以求道为标的。为人为求道,道即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精神,“乐以忘忧”的乐感精神,“杀身以成仁”的奉献精神,是获得终极价值理想,精神家园的生命动力。学的终极追求是道,亦即仁道。学既包括自我仁道的修养,亦包括对知识的学习及学思、学习、言行的融合。《论语》开章便说:“学而时习之”,学了要去实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习与思考互补,缺一就会罔或殆。政的价值理想是尧舜禅让政治,就当时现实而言是有道之邦,这是孔子所向往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孔子在评价宁武子时亦体现其价值判断:士君子可以自由地选择其服务对象,对无道之邦可拒绝或变着法逃避为其服务。为有道之邦服务,利国利民,为无道之邦服务便是“助纣为虐”。有道之邦就是“为政以德”的仁政之邦。
三、以和为贵。治平之本、仁爱之核,必须通过“和”来理顺各种关系,处理各种冲突,而达冲突融合而和合。《论语》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和是指多种因素、元素的冲突融合,“以他平他谓之和”,而不是同一种因素、元素的相加。“和”既是万物化生的根据和源泉,亦是万物存在一种状态,以及大本达道的原则,即“恰好底道理”。由和合而保证治平之本、仁爱之核的贯彻和实现。
孔子把“和同之辩”运用到君子与小人关系上,并将其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标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以义利、心意辨和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诠释者对经典的不同诠释。2002年江泽民访美时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把君子小人之间推广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社会事物、人的处世行事、文明发展的规律、准则和真谛,体现了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的本质特征。中国诠释者的智慧都是在“六经注我”的形式与现实融突中对经典意义做出新诠释,经典自身也在人的诠释下开出新的意义,这便是儒家思想二千五百多年来日新而日日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凸显出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网上收集]
一、以治平为本。修齐治平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如何能做到修齐治平?
其一,在国家治理上实行德治,而不实行暴力政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下引该书只注篇名)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有羞耻之心。政令刑罚只能使百姓不敢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为政者要以自己道德榜样力量教化百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这是社会治平的根本。
其二,在经济上主张由小康到大同。《礼记·礼运》篇对“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都做了描绘。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尧舜为“大同”社会,文武为“小康”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选贤与能,是一个和谐至善完美的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子其子,是讲信、义、仁、让,有礼、有次序、治平和睦的社会。这是社会治平的基础。
其三,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所忧患的是德、学、义、不善的不修、不讲、不徙、不改。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素养,遵守孝悌、忠恕、诚信、恭敬、智勇的道德。孝悌不仅是为人之本,而且不会犯上;忠恕是仁之本;言而有信,诚实无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培育自己道德素质,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这是社会治平的保证。
其四,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种打破等级制度贵贱限制的开放式教育,在2500多年前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无类”的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对提高培养人的知识、道德、文化素质有积极作用和影响,是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动力,是社会治平的支撑。
二、以仁为核。孔子认为,社会治平和睦的根本、基础、保证和支撑都属于外在的现实层面,其内在的灵魂层面,则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特性,仁的内涵是指爱人,“仁者爱人”。虽然孔子讲的爱人,本质上仍有差等,但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仍有极高的价值。爱人有三方面,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人”。孔子所体现的这种爱的人道精神是无私的、博大的、为人的。孔子以仁为核心辐射到各个层面,并贯彻到各个领域,如社会典章制度、尊卑长幼之序、亲疏远近之别,这便是礼的层面,“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礼记·哀公问》)无礼,社会就会无序;无礼,伦理关系就会错位;无礼,亲疏关系就会不辨;无礼,天地神祗就无法礼敬。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使礼具有爱人的人道主义的意蕴,使礼的各种关系能保持一种理解的、人文关怀的、和谐的张力。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不仁的人是说不上礼和乐的,没有仁作为内涵的礼和乐,光有玉帛、钟鼓等礼的形式,是不能称作礼乐的,但礼是仁的外在的表现或形式,没有表现或形式,仁的内在精神也得不到体现。
仁在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上,具有核心地位。《子张》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思、问、志之中都体现了仁的精神境界。对于读书的人,即士要志向强毅,任重道远,以实现仁为己任。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孔子认为,君子应以道义为原则,行为合乎礼节,说话要谦逊,做事讲诚信。圣人是至善至美的仁人,是孔子的理想人格。
总之,仁辐射到道、学、政。为道为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人生以求道为标的。为人为求道,道即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精神,“乐以忘忧”的乐感精神,“杀身以成仁”的奉献精神,是获得终极价值理想,精神家园的生命动力。学的终极追求是道,亦即仁道。学既包括自我仁道的修养,亦包括对知识的学习及学思、学习、言行的融合。《论语》开章便说:“学而时习之”,学了要去实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习与思考互补,缺一就会罔或殆。政的价值理想是尧舜禅让政治,就当时现实而言是有道之邦,这是孔子所向往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孔子在评价宁武子时亦体现其价值判断:士君子可以自由地选择其服务对象,对无道之邦可拒绝或变着法逃避为其服务。为有道之邦服务,利国利民,为无道之邦服务便是“助纣为虐”。有道之邦就是“为政以德”的仁政之邦。
三、以和为贵。治平之本、仁爱之核,必须通过“和”来理顺各种关系,处理各种冲突,而达冲突融合而和合。《论语》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和是指多种因素、元素的冲突融合,“以他平他谓之和”,而不是同一种因素、元素的相加。“和”既是万物化生的根据和源泉,亦是万物存在一种状态,以及大本达道的原则,即“恰好底道理”。由和合而保证治平之本、仁爱之核的贯彻和实现。
孔子把“和同之辩”运用到君子与小人关系上,并将其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标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以义利、心意辨和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诠释者对经典的不同诠释。2002年江泽民访美时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把君子小人之间推广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社会事物、人的处世行事、文明发展的规律、准则和真谛,体现了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的本质特征。中国诠释者的智慧都是在“六经注我”的形式与现实融突中对经典意义做出新诠释,经典自身也在人的诠释下开出新的意义,这便是儒家思想二千五百多年来日新而日日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凸显出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网上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