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口才演讲 - 当你和英美人士交谈时……

当你和英美人士交谈时……

当你和英美人士交谈时……


  随着开放形势的发展,中国人与外国人特别是英美人士的交往越来越普遍,因此掌握一点与英美人士交谈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对于克服语言文化的障碍,促进交往的顺利进行,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具体来谈一谈。
  一、关于年龄
  英美人士对于年龄非常敏感,似乎全民族都得了“恐老症”,因而在与英美人士的交往中,打听对方的年龄,说对方老貌,都属很不礼貌的行为。中国的传统对于年龄向来比较随意,不仅如此,社会交往中还习惯于拔高对方的辈分,以示敬重。在与英美人士的交往中,照套我国的传统习惯,就可能使对方十分尴尬。
  有位50来岁的美国妇女来华访学,年轻的中国同行邀请她到家中做客。4岁的小女儿一见到客人就很有礼貌地用英语说:“阿姨好!”(妈妈跟她说过,见了成年妇女要这样问好。)妈妈听罢,赶忙纠正:“不能叫阿姨,要叫奶奶。”“不,不!就叫我阿姨好了。”妈妈却坚持认为:“那该多没礼貌。您比我年纪大多了啊。”美国妇女一听就红了脸,笑笑说:“就叫我阿姨吧,我喜欢。”年轻的中国妈妈本意是表示礼貌尊重,效果却事与愿违,当面说人家年老,令对方十分尴尬。
  二、关于问候
  中国人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推崇“问寒问暖”、“无微不至”——“上哪儿去呀?”“从哪儿来呀?”“一个月挣多少钱?”“家里几个孩子呀?”甚至打听“爱人是不是有喜了?”这一类的问候语,对方听了还特别受用。放在英美人士身上,对方准闹个不愉快:“我从哪儿来上哪儿去关你什么事,是不是要跟踪啊?”“干吗问我的工资呀?”“这人真没教养,老爱打听别人的隐私。”留学生在我国学习,老师也喜欢用关心孩子的语气同他们交谈:“这几天情绪不好,是不是想家了?”“你头疼,看过医生了吗?”“学习越是紧张,就越要注意锻炼身体啊!”这些话,中国学生听了心里热呼呼的,可是欧美学生听了却产生抵触情绪:“怎么,我又不是小孩,难道我不知道该怎么生活吗!”
  三、关于邀请
  在北京的一位美国朋友对他的中方同事说:“李先生,今晚我想请您吃晚饭,您想吃烤鸭还是涮羊肉?”李先生听了挺高兴,但又不好意思说我爱吃烤鸭:“咳,您干吗那么客气呀?大家都挺忙的,还得让您花那么多钱,真不好意思。以后我请您到我家吃饺子。”美国朋友听了觉得李先生不愿意接受邀请,于是作罢,专等着上李先生家吃饺子。而李先生呢,因为有约在身,错过了家里的晚餐,等着同美国朋友上全聚德,等来等去不见人影,有点莫名其妙:这“山姆大叔”真有点不像话,怎么说好请我吃饭,说完不见下文了,这不是拿我开心吗?按照中国人的行为习俗,接受邀请总要客气一番,或者先表示谢绝,看看对方是否真心实意。像李先生那样的客气是有涵养的表现。而美国朋友却误以为对方不愿意接受邀请。同样,中国人邀请别人时,也要一再坚持,以示真心。随口发出的邀请往往是一种客套。李先生邀请那位美国朋友吃饺子,实际上也是一种客套。由于双方不了解彼此行为习俗上的这种差异,结果都误解了对方。  四、关于称赞与被称赞
  对欧美人士来说,当面赞扬女性美丽是很自然的事,女性听了也是美滋滋的。东方民族不一样,中国人的传统是男女授受不亲。旧时当面说女性漂亮,往往被看成挑逗,甚至今天人们也不习惯当面赞美女性容貌。在苏州,一位美国客人当着中国朋友的面赞扬朋友妻子美丽性感,并送给她一尊精美的维纳斯裸像,最后以亲吻作别。结果主人恼羞成怒,大骂洋鬼子不正经,双方的来往就此结束。
  中国人见面,爱说“好久不见,您发福了”,把发胖看作是有福分,不少官员更是以大腹便便为荣。这大概源于“民以食为天”、“有食便是福”的传统观念。欧美人士不一样,你赞美他长得胖,他只会认为是警告他节食,官员大腹便便更是大忌——连自己的体型都控制不了,何谈控制一个部门呢。
  中国人对于赞美,总要谦虚一番。一位外宾赞扬一位中国小伙子:“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你的英语真棒!)小伙子答道:“No,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不!我的英语说得还不好。)欧美人听了莫名其妙,继而生厌:“这人对自己的成绩,怎么一点也不自信!”欧美人士没有这种自谦,对于赞扬,一概“Thank you.”毫无保留地接受。  
[网络]
口才演讲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口才演讲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