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锁定一切
能够随时随地确定你在全球任何一点上的位置,这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妙处所在。而误差不超过5米,反应时间极为迅速,价格又极为低廉的消费用产品,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将GPS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与Internet相联,并将所有这些功能集成到一块可以放入到手机或手表中的芯片上,这一切就是目前胡国强所领导的位于硅谷的SiRF公司所正在从事的事业。
----胡国强(JacksonHu),1949年出生于台湾,197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73赴美国伊利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197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就职于硅谷的ZILOG公司;1983年至1989年期间,与同事一起创办Veitacom公司,任工程主任;期间曾在硅谷的Santaclai大学修习MBA课程,1987年毕业;1989年加入S3公司;1996年离开S3,加入硅谷的SiRF技术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在硅谷,中国人升迁极为不容易,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高级打工仔,只能做一些研究、开发工作;所以从我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角度考虑,我要是想当经理的话,就必须要有意识地充实自己管理方面的知识。”SiRF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年50岁的胡国强这样说道。
----强烈的成就欲是支持胡国强走到今天的根本动力。胡国强的硅谷奋斗历程里除却对个人得失的考虑之外,还深深蕴藏着他作为一个华人的自豪感和不服输的精神。“有一句古话,我一直用来作为我的座右铭,那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胡国强说道,“我觉得我们在硅谷的华人都非常优秀,但很多人都仅只满足于呆在某个大公司里,拿固定的薪水来生活;而我则希望能与周围的美国人一样,开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从一个技术开发人员转变为一名管理人员,事实上确实是一件非常富有挑战意味的事情!”
----1983年,胡国强跟几名同在ZILOG公司的同事一起出来,在硅谷创办了Veitacom公司。“Veitacom公司当时主要是制造绘图终端机,后来由于绘图终端机慢慢被个人电脑代替,所以这个公司也就转向做个人电脑方面的绘图产品。”胡国强说,“当时我在Veitacom公司做工程主任,由于从事管理工作的缘故,因此我晚上又到硅谷的Santaclai大学读工商管理课程,开始有意识、有系统地积累管理方面的知识。”Veitacom公司上市之后不久,就被西方电子所收购,于是胡国强就离开了那里,加入了刚刚成立不久的S3公司。
体会S3----“在S3公司的这段时间,我的收获很大,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也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胡国强说道,“S3刚成立的时候,它的野心很大,想垄断显示芯片市场,但那时个人电脑市场有好几个标准,ASA,RSA、ERSA等,大家都不知道以后哪一个会变成新的标准。所以S3刚开始时就三个都做,最多时一度同时做17颗芯片。结果到1990年,才刚刚有一部分雏形产品出现而且还不能市场化时,钱就不够了,需要融资。投资人看了S3的情形之后都认为S3做的太多了,风险太大,再加上那个时候波斯湾战争已经打起来了,整个资本市场形势也不看好,所以逼得公司只好裁员,一裁就是一半;同时17颗芯片也裁了16颗,只剩1颗,整个公司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险时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胡国强结识了日后对他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风险投资家,当时在华登国际投资集团、现在是中经合集团董事长的刘宇环。“由于刘宇环先生的帮助,台湾的一些风险资本进入到了S3公司,结果公司情况有了迅速的好转,正式产品也于1991年4月顺利推出。”胡国强说道,“当时微软刚刚在两个月之前推出它的windows2.0版,那个时机非常好,我们的图形加速器与微软的软件配合,荧幕的显示功能比当时的VGA快到10倍,所以我们的产品马上就被市场接受了。结果,1990年我们是在6月开始批量生产,当年就做了300万美元的生意,1992年做到了3000万美元,1993年就做到了1.13亿美元,整个公司就发展了起来;到1996年我离开S3的时候,它已经做到了4.6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个人电脑图形显示芯片生产商的第一名。”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技术、市场、资本和管理这四个要素,而胡国强对企业的把握也正是沿着这四个维度顺序展开的。“我在S3公司里,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管理。”胡国强说,“对于硅谷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来讲,管理首要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管理,一是对产品和技术的管理。像S3公司,它自己没有生产能力,所有产品生产都是外包给像东芝、NEC、HP、IBM以及台湾联电等这样的企业,而它自己则只做产品设计,这样对产品的定义这项工作就变得格外重要;其次才是产品研发、产品验证以及最后的批量生产工作。从产品设计公司的角度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谓的‘设计方法论’(DesignMethodology),企业中的每个工程师都是依据这样的一个很严谨的程序来进行产品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出来的产品第一能够拥有确定的品质,第二能够在确定的设计时间之后面世。因为现在的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如果做出来有错误,一改就起码是4个月到6个月。等你再去改两、三次的时候,整个商机就已经没有了。所以最好是一次就成功做出来,这样你才有可能比别人抢先。因此这个‘设计方法论’对企业的成败影响非常巨大,而这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精密细致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就更为复杂。硅谷的StartUp公司一般都会给员工股票或股票期权,以吸引那些愿意冒风险的工程师,这样这些工程师就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拿到很多的股票,然后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企业刚开始起步时所找的人大部分都是技术型的,但是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就要开始建立一个结构,要有一个Infrastructure,这个时候企业就开始需要懂管理的人。但并不是所有技术型的人才都适合做管理工作,这时企业就会面临一次挑战。因为有的工程师是公司元老,到了这个阶段他也想当经理人,可是他并不见得有这方面的训练,而你不让他当他心里又会不高兴,这也都是人之常情。那么我在S3公司时的解决办法就是给这些愿意做经理人的工程师提供管理培训,包括怎样管理项目,怎样分配资源,怎样准确估计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时间,怎样与别人沟通,怎样管理下面的工程师,怎样与其它部门互相沟通等。所以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从现有的团队里面培植出所需要的管理者,必要的时候才到外面去请专业的管理人。”
全球定位SiRF----1996年10月,胡国强离开S3公司加入了成立于1995年2月的SiRF公司。“Si是硅的元素符号,RF是RadioFrequency,就是射频的意思,那么SiRF就是把硅技术与射频技术整合在一起的意思。”胡国强解释道,“SiRF公司开始定义时,就是要做全球定位系统(GPS)跟无线通讯相结合的产品。当时SiRF公司主要是以技术人员为主,因为我有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以及融资的经验与渠道,所以他们就请我去做SiRF公司的总裁兼CEO,当时我也是觉得这方面产品的市场会非常广阔,因此才同意去。”
----GPS是美国政府在7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项技术,当时除了军事用途以外,GPS最主要的商业用途是那些比较高精密度的应用,包括测量、精密农业、航海与航空等领域。“而我们SiRF公司的产品定位就不一样,”胡国强说,“我们更偏重在消费型的用品上面,比如手机、手表、汽车导航应用等。我们的着眼点是价格便宜,像现在买一个GPS接收器去爬山的话,就不会迷路,而这大概只需要100美元。”
----胡国强来到SiRF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SiRF公司完成了融资这项艰巨的任务。“SiRF刚开始时的自筹资本只有50万美元,半年后融入资本400万美元。”胡国强说,“因为我们的董事长是菲律宾人的缘故,所以二期融资的主要来源是菲律宾的两家大的能源类公司,FPHC和AYALA,此外还有日本的亚马哈公司、五十铃公司,以及华登国际等。1996年我进到SiRF之后,就开始主持第三期融资,两个星期之内就筹集到了800万美元,投资方主要是台湾的联电,以及其它几个VC,包括台机电的风险投资公司等。到了1998年时,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期融资,增资了1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诺基亚、台湾的宏基和力捷等,它们都属于我们SiRF的策略性投资伙伴。像宏基公司,他们也要进入手机市场,这样以后它就可以变成我们的客户,诺基亚更是如此,他们也需要我们的产品,所以这些都是策略性的投资。这些投资商对我们将来的市场拓展都会提供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第五期融资,中经合集团这次又对我们进行了投入,而我们邀请中经合进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对整个亚洲市场的熟悉和了解。”
---- 中国由于幅员广阔,GPS技术有着极为众多的可能的应用。“尽管我们像所有的公司一样都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胡国强说,“但是我感觉这件事情也有着一定的难度。首先,如果我在中国比如北京设立一个办事处的话,很难把整个中国的市场都覆盖住;其次,在内地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合作伙伴也很困难;此外,中国内地市场,依据我个人看法,是要跟着其它先进的地区走,在其它先进地区还没有普及以前,内地市场的拓展肯定也会有难度,所以什么时间切入最有效,也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 SiRF公司的经营模式有些类似于Intel,“实际上,我们就是希望成为GPS应用领域的Intel,”胡国强说,“因此,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就集中在有关的芯片与智慧财产权方面,就是所谓的IC跟IP。”1998年,全球GPS芯片技术市场只有400万美元,据测算到2003年时会超过5600万美元,市场成长率达10倍之多。“届时,我们预计能拥有20%的市场份额,”胡国强说,“做芯片的好处就是所有我们的客户都可以来跟我们买芯片,所以整合起来的量就会很大,而做产品的量就会比较受限制。”
---- 目前,胡国强除了在继续进行SiRF公司的第五期融资之外,也在规划着公司上市的时间表。“像所有硅谷的企业一样,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也是我们SiRF公司的必经途径。我们的计划是在明年下半年上市。但具体的时间,除了要考虑公司届时的业绩之外,也要参考当时资本市场的状况才能最后确定。”胡国强说。
----胡国强(JacksonHu),1949年出生于台湾,197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73赴美国伊利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197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就职于硅谷的ZILOG公司;1983年至1989年期间,与同事一起创办Veitacom公司,任工程主任;期间曾在硅谷的Santaclai大学修习MBA课程,1987年毕业;1989年加入S3公司;1996年离开S3,加入硅谷的SiRF技术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在硅谷,中国人升迁极为不容易,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高级打工仔,只能做一些研究、开发工作;所以从我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角度考虑,我要是想当经理的话,就必须要有意识地充实自己管理方面的知识。”SiRF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年50岁的胡国强这样说道。
----强烈的成就欲是支持胡国强走到今天的根本动力。胡国强的硅谷奋斗历程里除却对个人得失的考虑之外,还深深蕴藏着他作为一个华人的自豪感和不服输的精神。“有一句古话,我一直用来作为我的座右铭,那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胡国强说道,“我觉得我们在硅谷的华人都非常优秀,但很多人都仅只满足于呆在某个大公司里,拿固定的薪水来生活;而我则希望能与周围的美国人一样,开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从一个技术开发人员转变为一名管理人员,事实上确实是一件非常富有挑战意味的事情!”
----1983年,胡国强跟几名同在ZILOG公司的同事一起出来,在硅谷创办了Veitacom公司。“Veitacom公司当时主要是制造绘图终端机,后来由于绘图终端机慢慢被个人电脑代替,所以这个公司也就转向做个人电脑方面的绘图产品。”胡国强说,“当时我在Veitacom公司做工程主任,由于从事管理工作的缘故,因此我晚上又到硅谷的Santaclai大学读工商管理课程,开始有意识、有系统地积累管理方面的知识。”Veitacom公司上市之后不久,就被西方电子所收购,于是胡国强就离开了那里,加入了刚刚成立不久的S3公司。
体会S3----“在S3公司的这段时间,我的收获很大,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也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胡国强说道,“S3刚成立的时候,它的野心很大,想垄断显示芯片市场,但那时个人电脑市场有好几个标准,ASA,RSA、ERSA等,大家都不知道以后哪一个会变成新的标准。所以S3刚开始时就三个都做,最多时一度同时做17颗芯片。结果到1990年,才刚刚有一部分雏形产品出现而且还不能市场化时,钱就不够了,需要融资。投资人看了S3的情形之后都认为S3做的太多了,风险太大,再加上那个时候波斯湾战争已经打起来了,整个资本市场形势也不看好,所以逼得公司只好裁员,一裁就是一半;同时17颗芯片也裁了16颗,只剩1颗,整个公司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险时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胡国强结识了日后对他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风险投资家,当时在华登国际投资集团、现在是中经合集团董事长的刘宇环。“由于刘宇环先生的帮助,台湾的一些风险资本进入到了S3公司,结果公司情况有了迅速的好转,正式产品也于1991年4月顺利推出。”胡国强说道,“当时微软刚刚在两个月之前推出它的windows2.0版,那个时机非常好,我们的图形加速器与微软的软件配合,荧幕的显示功能比当时的VGA快到10倍,所以我们的产品马上就被市场接受了。结果,1990年我们是在6月开始批量生产,当年就做了300万美元的生意,1992年做到了3000万美元,1993年就做到了1.13亿美元,整个公司就发展了起来;到1996年我离开S3的时候,它已经做到了4.6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个人电脑图形显示芯片生产商的第一名。”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技术、市场、资本和管理这四个要素,而胡国强对企业的把握也正是沿着这四个维度顺序展开的。“我在S3公司里,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管理。”胡国强说,“对于硅谷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来讲,管理首要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管理,一是对产品和技术的管理。像S3公司,它自己没有生产能力,所有产品生产都是外包给像东芝、NEC、HP、IBM以及台湾联电等这样的企业,而它自己则只做产品设计,这样对产品的定义这项工作就变得格外重要;其次才是产品研发、产品验证以及最后的批量生产工作。从产品设计公司的角度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谓的‘设计方法论’(DesignMethodology),企业中的每个工程师都是依据这样的一个很严谨的程序来进行产品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出来的产品第一能够拥有确定的品质,第二能够在确定的设计时间之后面世。因为现在的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如果做出来有错误,一改就起码是4个月到6个月。等你再去改两、三次的时候,整个商机就已经没有了。所以最好是一次就成功做出来,这样你才有可能比别人抢先。因此这个‘设计方法论’对企业的成败影响非常巨大,而这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精密细致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就更为复杂。硅谷的StartUp公司一般都会给员工股票或股票期权,以吸引那些愿意冒风险的工程师,这样这些工程师就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拿到很多的股票,然后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企业刚开始起步时所找的人大部分都是技术型的,但是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就要开始建立一个结构,要有一个Infrastructure,这个时候企业就开始需要懂管理的人。但并不是所有技术型的人才都适合做管理工作,这时企业就会面临一次挑战。因为有的工程师是公司元老,到了这个阶段他也想当经理人,可是他并不见得有这方面的训练,而你不让他当他心里又会不高兴,这也都是人之常情。那么我在S3公司时的解决办法就是给这些愿意做经理人的工程师提供管理培训,包括怎样管理项目,怎样分配资源,怎样准确估计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时间,怎样与别人沟通,怎样管理下面的工程师,怎样与其它部门互相沟通等。所以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从现有的团队里面培植出所需要的管理者,必要的时候才到外面去请专业的管理人。”
全球定位SiRF----1996年10月,胡国强离开S3公司加入了成立于1995年2月的SiRF公司。“Si是硅的元素符号,RF是RadioFrequency,就是射频的意思,那么SiRF就是把硅技术与射频技术整合在一起的意思。”胡国强解释道,“SiRF公司开始定义时,就是要做全球定位系统(GPS)跟无线通讯相结合的产品。当时SiRF公司主要是以技术人员为主,因为我有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以及融资的经验与渠道,所以他们就请我去做SiRF公司的总裁兼CEO,当时我也是觉得这方面产品的市场会非常广阔,因此才同意去。”
----GPS是美国政府在7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项技术,当时除了军事用途以外,GPS最主要的商业用途是那些比较高精密度的应用,包括测量、精密农业、航海与航空等领域。“而我们SiRF公司的产品定位就不一样,”胡国强说,“我们更偏重在消费型的用品上面,比如手机、手表、汽车导航应用等。我们的着眼点是价格便宜,像现在买一个GPS接收器去爬山的话,就不会迷路,而这大概只需要100美元。”
----胡国强来到SiRF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SiRF公司完成了融资这项艰巨的任务。“SiRF刚开始时的自筹资本只有50万美元,半年后融入资本400万美元。”胡国强说,“因为我们的董事长是菲律宾人的缘故,所以二期融资的主要来源是菲律宾的两家大的能源类公司,FPHC和AYALA,此外还有日本的亚马哈公司、五十铃公司,以及华登国际等。1996年我进到SiRF之后,就开始主持第三期融资,两个星期之内就筹集到了800万美元,投资方主要是台湾的联电,以及其它几个VC,包括台机电的风险投资公司等。到了1998年时,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期融资,增资了1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诺基亚、台湾的宏基和力捷等,它们都属于我们SiRF的策略性投资伙伴。像宏基公司,他们也要进入手机市场,这样以后它就可以变成我们的客户,诺基亚更是如此,他们也需要我们的产品,所以这些都是策略性的投资。这些投资商对我们将来的市场拓展都会提供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第五期融资,中经合集团这次又对我们进行了投入,而我们邀请中经合进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对整个亚洲市场的熟悉和了解。”
---- 中国由于幅员广阔,GPS技术有着极为众多的可能的应用。“尽管我们像所有的公司一样都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胡国强说,“但是我感觉这件事情也有着一定的难度。首先,如果我在中国比如北京设立一个办事处的话,很难把整个中国的市场都覆盖住;其次,在内地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合作伙伴也很困难;此外,中国内地市场,依据我个人看法,是要跟着其它先进的地区走,在其它先进地区还没有普及以前,内地市场的拓展肯定也会有难度,所以什么时间切入最有效,也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 SiRF公司的经营模式有些类似于Intel,“实际上,我们就是希望成为GPS应用领域的Intel,”胡国强说,“因此,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就集中在有关的芯片与智慧财产权方面,就是所谓的IC跟IP。”1998年,全球GPS芯片技术市场只有400万美元,据测算到2003年时会超过5600万美元,市场成长率达10倍之多。“届时,我们预计能拥有20%的市场份额,”胡国强说,“做芯片的好处就是所有我们的客户都可以来跟我们买芯片,所以整合起来的量就会很大,而做产品的量就会比较受限制。”
---- 目前,胡国强除了在继续进行SiRF公司的第五期融资之外,也在规划着公司上市的时间表。“像所有硅谷的企业一样,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也是我们SiRF公司的必经途径。我们的计划是在明年下半年上市。但具体的时间,除了要考虑公司届时的业绩之外,也要参考当时资本市场的状况才能最后确定。”胡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