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创富“标本”
他从1997年开始,带领公司从一个4名员工的“小蚂蚁”,发展到拥有亿元资产的“大象”。他既有从商的智慧,也有科学的头脑,中国翻译工具软件市场首选品牌“东方快车”就是出自何恩培之手。从“北京铭泰”到“实达铭泰”再到“交大铭泰”,何恩培经历了数次波折,但是福祸相依,亿万富翁何恩培的成功之路仍具有“标本”意义。
交大铭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8148.HK下称交大铭泰)创造了三个第一:国内第一个通用软件上市公司、亚洲首只“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第一家上市企业。而领军交大铭泰的就是何恩培。
1997年,从4名员工、不足9平米的地下室开始创业,8年后,交大铭泰已拥有亿元巨额资产,员工150余人。何恩培打造了他的“东方三强”:翻译软件(东方快车)、播放软件(东方影都)和网络软件(东方三王、东方虹)。
边读大学边创业
何恩培是四川人,口才好,社交能力强,而且还有商人的眼光。在就读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的期间,就因论文出色而被国际工程师学会吸收成会员并列入检索。读研后不久,何恩培就带着几个同学承包了武汉著名的电脑一条街上的武汉高科公司系统工程部,开发电脑印章系统和电脑免疫系统。
他的第一笔投资是向父母借的1000元。
那时的高校还没兴起“创业潮”,一切活动都如同当年的“地下党”一样,瞒着学校干。一段时间后,生意开始赢利了,他们又滚动投资,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多后,何恩培和他的同学们共赚了23万元。他们用这些钱到处考察,参观相关的展示会、联系相关的企业……何恩培初涉商场就获得了成功,他感受到了创业的快乐。
1995年研究生毕业时,学校决定保送何恩培去日本读博士,何恩培却选择了“南下”。他先后在深圳华为、珠海南科工作,刚开始每月工资1200元,不够花,还得向公司借。但是半年后,26岁的何恩培就成了公司的高级主管之一,年薪涨到8万,还被评为“珠海市优秀中方干部”。
放在一般人身上,这样就应该“功成名就”了,但何恩培这一次又出乎众人意料,“北上”中关村,担任一个家族软件企业的副总经理。但家族企业的局限和弊端让何恩培最终选择了离开。
这次经历,让何恩培体会到,企业领导一定要勇于承认错误,同时要学会包容。何恩培说:“我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不一定比其他领导者更强,但我最擅长做团队中每个人的一面镜子。比方说领带打歪了自己不知道,面对镜子的时候就知道了。因此我不需要绝顶聪明,我只要做好一面镜子,做好一个交流者,沟通者。我要给别人一个舞台,让别人和我一起来跳舞。”
1997年9月,何恩培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与4个志同道合者谈了整整一通宵。5个人倾其所有,凑了15万元,北京铭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东方快车”的轨迹
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及销售四大系列软件产品,以翻译软件为主,其余则包括信息安全软件、互联网应用软件及娱乐软件。
1998年6月,何恩培从实达集团引进600万元,开发了公司的第一个产品———“东方快车”翻译软件,并将公司更名为实达铭泰(北京)软件公司。
说起那段快速发展的日子,何恩塔最不能忘怀是那场“‘东方快车’生死战”。
在“东方快车”出来之前,汉化翻译软件市场有一个“江湖老大”,没人与之叫板。但何恩培要改变江湖格局,让“东方快车”一炮打响。他采用了“三个一”战术:集中火力猛攻一个媒体,即《电脑报》,因为《电脑报》是IT圈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集中精力占领一个城市,即北京。北京作为中国IT大本营,其软件销售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搞活一个代理商,即“联邦”,因为“联邦”是软件销售的主渠道,占整个中国软件销售的40%左右。与此同时,他还参加各种展示会,让消费者兔费使用自己的产品。
很快,“东方快车”冲到了销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这时,曾经的“江湖老大”赶紧在技术上升级,在销售上攻排行榜,又赶紧降价。但何恩培的应对措施不是让自己的产品跟着降价,而是另辟蹊径。1998年,中国一些省份遭遇了特大洪水,何恩培决定展开一场“洪水无情人有情”软件义卖活动:凡是在中国红字会捐款10元以上的人,凭捐款单都可以用48元买到一套原价160元的“东方快车”软件,这样既援助了社会,又给了消费者实惠。
何恩培的这招棋令“东方快车”知名度大升,一举成为中国翻译工具软件市场的首选品牌。谈起这段往事,何恩培深有感触:是善心让我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且正是这份善心,让何恩培跟曾经的“江湖老大”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因为该公司突然“退隐江湖”了。何恩培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终于和他们联系上了。何恩培说:“你们的突然消失是对用户不负责任,希望我能替你做所有客户的售后服务。”对方好半天没有说话,随后便将电话挂了。
三天后,该公司在报纸上声明,所有用户的售后服务都由何恩培负责。何恩培既为对方解了围,又扩大了用户群,他的公司也因此一下陡升至国内前几位。何恩培说,“商战和用计不意味着坑害对手,我最初的动机只是因为恻隐之心,是宽容之心成就了我。”
2002年4月,何恩培又从上海交大引入1000多万元,并重新更名为交大铭泰(北京)软件公司。2004年1月9日,交大铭泰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又更名为交大铭泰(北京)信息技术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总资产数亿元的大型企业。
作为儒商,处事细腻周到,思考全面和深入是何恩培性格的一大特点。他说:“为什么这些年我的挫折少一些?就是因为比别人多思考百分之一到五,做的每一件事都有120%的准备。每一次商战,我会做周密的思考,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应急措施预先想好。有一句话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筑起千里长堤也是靠一个个小细节筑就的。哪一个小细节被忽略,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坏了大事。”
交大铭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8148.HK下称交大铭泰)创造了三个第一:国内第一个通用软件上市公司、亚洲首只“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第一家上市企业。而领军交大铭泰的就是何恩培。
1997年,从4名员工、不足9平米的地下室开始创业,8年后,交大铭泰已拥有亿元巨额资产,员工150余人。何恩培打造了他的“东方三强”:翻译软件(东方快车)、播放软件(东方影都)和网络软件(东方三王、东方虹)。
边读大学边创业
何恩培是四川人,口才好,社交能力强,而且还有商人的眼光。在就读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的期间,就因论文出色而被国际工程师学会吸收成会员并列入检索。读研后不久,何恩培就带着几个同学承包了武汉著名的电脑一条街上的武汉高科公司系统工程部,开发电脑印章系统和电脑免疫系统。
他的第一笔投资是向父母借的1000元。
那时的高校还没兴起“创业潮”,一切活动都如同当年的“地下党”一样,瞒着学校干。一段时间后,生意开始赢利了,他们又滚动投资,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多后,何恩培和他的同学们共赚了23万元。他们用这些钱到处考察,参观相关的展示会、联系相关的企业……何恩培初涉商场就获得了成功,他感受到了创业的快乐。
1995年研究生毕业时,学校决定保送何恩培去日本读博士,何恩培却选择了“南下”。他先后在深圳华为、珠海南科工作,刚开始每月工资1200元,不够花,还得向公司借。但是半年后,26岁的何恩培就成了公司的高级主管之一,年薪涨到8万,还被评为“珠海市优秀中方干部”。
放在一般人身上,这样就应该“功成名就”了,但何恩培这一次又出乎众人意料,“北上”中关村,担任一个家族软件企业的副总经理。但家族企业的局限和弊端让何恩培最终选择了离开。
这次经历,让何恩培体会到,企业领导一定要勇于承认错误,同时要学会包容。何恩培说:“我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不一定比其他领导者更强,但我最擅长做团队中每个人的一面镜子。比方说领带打歪了自己不知道,面对镜子的时候就知道了。因此我不需要绝顶聪明,我只要做好一面镜子,做好一个交流者,沟通者。我要给别人一个舞台,让别人和我一起来跳舞。”
1997年9月,何恩培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与4个志同道合者谈了整整一通宵。5个人倾其所有,凑了15万元,北京铭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东方快车”的轨迹
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及销售四大系列软件产品,以翻译软件为主,其余则包括信息安全软件、互联网应用软件及娱乐软件。
1998年6月,何恩培从实达集团引进600万元,开发了公司的第一个产品———“东方快车”翻译软件,并将公司更名为实达铭泰(北京)软件公司。
说起那段快速发展的日子,何恩塔最不能忘怀是那场“‘东方快车’生死战”。
在“东方快车”出来之前,汉化翻译软件市场有一个“江湖老大”,没人与之叫板。但何恩培要改变江湖格局,让“东方快车”一炮打响。他采用了“三个一”战术:集中火力猛攻一个媒体,即《电脑报》,因为《电脑报》是IT圈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集中精力占领一个城市,即北京。北京作为中国IT大本营,其软件销售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搞活一个代理商,即“联邦”,因为“联邦”是软件销售的主渠道,占整个中国软件销售的40%左右。与此同时,他还参加各种展示会,让消费者兔费使用自己的产品。
很快,“东方快车”冲到了销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这时,曾经的“江湖老大”赶紧在技术上升级,在销售上攻排行榜,又赶紧降价。但何恩培的应对措施不是让自己的产品跟着降价,而是另辟蹊径。1998年,中国一些省份遭遇了特大洪水,何恩培决定展开一场“洪水无情人有情”软件义卖活动:凡是在中国红字会捐款10元以上的人,凭捐款单都可以用48元买到一套原价160元的“东方快车”软件,这样既援助了社会,又给了消费者实惠。
何恩培的这招棋令“东方快车”知名度大升,一举成为中国翻译工具软件市场的首选品牌。谈起这段往事,何恩培深有感触:是善心让我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且正是这份善心,让何恩培跟曾经的“江湖老大”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因为该公司突然“退隐江湖”了。何恩培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终于和他们联系上了。何恩培说:“你们的突然消失是对用户不负责任,希望我能替你做所有客户的售后服务。”对方好半天没有说话,随后便将电话挂了。
三天后,该公司在报纸上声明,所有用户的售后服务都由何恩培负责。何恩培既为对方解了围,又扩大了用户群,他的公司也因此一下陡升至国内前几位。何恩培说,“商战和用计不意味着坑害对手,我最初的动机只是因为恻隐之心,是宽容之心成就了我。”
2002年4月,何恩培又从上海交大引入1000多万元,并重新更名为交大铭泰(北京)软件公司。2004年1月9日,交大铭泰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又更名为交大铭泰(北京)信息技术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总资产数亿元的大型企业。
作为儒商,处事细腻周到,思考全面和深入是何恩培性格的一大特点。他说:“为什么这些年我的挫折少一些?就是因为比别人多思考百分之一到五,做的每一件事都有120%的准备。每一次商战,我会做周密的思考,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应急措施预先想好。有一句话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筑起千里长堤也是靠一个个小细节筑就的。哪一个小细节被忽略,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坏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