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故事 - 第三次创业 我要做个真老板

第三次创业 我要做个真老板

  第一次见到熊新元,他正在整理新租的办公室。10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仅有几张办公桌,刚粉刷的墙上贴着企业理念:“今日事今日毕”、“每天进步一点点”。

  熊新元是典型的技术出身,手上掌握着曾红极一时、据他说当时估价上亿元的“太岁肉”秘方。也有人说他是儒商,喜欢读论语、谈道教。

  熊新元回忆说,他的产品卖得正火的时候,一年能做到8亿元的销量。谈到创业,他一脸憨笑,“创业近十年,却没真正做过一天老板”。如今,年近60岁再度出山,他说,“只是不想死后把技术带到地底下去”。

  一次创业:名为老板,实在打工

  “一个人一辈子难得遇到一次机遇。99%的人没有机遇,1%有机遇的人当中又只有1%的人能把握住。”这是熊新元近十年创业中体会最深的一句话。他说,自己就属于那1%有机遇却没有把握好的一类。

  1947年,熊新元出生在长江上。父亲是驾船的,他从小就跟着父母“行走江湖”。那时没地方玩,父母就系个绳子,把他扔到长江里,跟流水搏击、嬉戏。也许这恰好锻炼了熊新元坚韧和不服输的性格。

  1972年,熊新元从部队转业到武汉无线电二厂当一名普通工人,当时就指望着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过去。在长白山当兵时,他曾接触过一些老中医,培养起医学兴趣。回地方后,他也喜欢跟一些医生教授交朋友。1990年,他认识了师父---“太岁肉”(一种大型复合粘菌)培育方法的掌握者周万顺和师弟姚汉光。

  “当时师傅也不知道自己手上的秘方价值连城。”熊新元回忆说,当时国内媒体都在报道山西发现太岁肉团的事情。周万顺发现,这个东西家里多得很,并由此探索掌握了其培育方法。1992年,熊、周、姚共同在武汉的青山区成立了一家研究所。一美商甚至欲开价2亿买断其专利权,但被回绝。

  之后,熊新元选择与香港一知名企业下属的医药公司合作,在武汉生产产品,送到天津包装,然后出口到美、日等国外市场。“当时,‘泰一’(该产品名)很畅销,最多一年能卖到8个亿,到现在在海外市场仍很吃香呢。”熊新元微笑着,似乎在回味当时的喜悦与成功。

  但熊新元最后认识到,市场上的成功并不属于他自己,那最多只能证明他的技术是成功的。一年下来,他只能拿到每月3500元的工资,对方承诺的股份也没有兑现。“产品卖得再好也跟我们无关”。不过在当时,熊新元和姚汉光还是风光了一把。“上班有价值十几万元的小车接送,工资在当时也算高的了”。

  直到2001年9月合同到期,熊新元中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表面上我们是老板,实际上是替别人打工的。”师兄弟俩笑着说。姚汉光则总结出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有技术,不懂市场、不懂管理,钱、权、物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能落得给别人打工的命。

  二次创业:出钱出车请人当老板

  熊新元发现跟香港公司合作无望时,也曾试图单干积累经验,但最终却背负一身债务。

  “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出钱出车请人当老板。”熊新元介绍,1998年,他和姚汉光在汉阳成立湖北赢天保健品公司,拿30万元现金和一辆马自达面包车,请了一个朋友当法人代表。谁知一年之后,朋友把库里的药品和账上的钱都转走了,还欠下25万元外债。“不怪别人!我们根本不懂法律,也不懂该怎么做生意。我是当兵的出身,你叫我做什么都可以,但我搞不来管理。”熊新元总结道。

  三次创业:这次要当真老板

  “本来打算就这样算了的,都快60岁的人了,我们根本不适合在生意场上打拼。”熊新元笑着说。

  据姚汉光介绍,其实这几年来他们一直没有停止产品研究。“一直有人来劝我‘出山’,而且孩子们对我的技术没有兴趣,也担心失去传人。”熊新元说,这些年自己也学了不少关于管理方面的书籍和课程。

  今年9月份,熊新元、姚汉光再度出山,跟另外两位合伙人注册成立了股份公司。

  “你怎么能保证不重蹈覆辙呢?”面对记者的疑问,熊新元说,跟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合作他们愿意把技术拿出来,而且公司还成立了董事会,4个成员中,他和姚占两席,拥有公司五成股份。“这回我们才是真正的老板”。

  在谈到今后公司的运作时,师兄弟俩颇有信心,“这回肯定能搞好。这次人员结构非常合理,我们负责技术,另外两位合伙人,一位是以前成功运作过武汉一知名品牌保健品的营销人员,另一位有过多年的商战经验。”

  熊新元说,以前更多地注重产品的开发,现在要把重点放在产品的推广和品牌宣传上来。

创业故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故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