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的难点——知识共享障碍分析(2)
3 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3.1 入口控制
在人员招聘中要重视考察应聘人员对企业文化认同。知识共享、学习与创新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好招聘入口这一关是企业知识共享文化健全与保持的有效措施。
此外,在人员进入这个关口上,尽量降低企业员工知识基础的差异性也是促进知识共享的重要措施。如前文所述,员工的基础知识差异与背景差异是知识共享的障碍之一,降低企业员工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应从人员招聘时就做起。这就要求企业人员招聘工作应有计划性和前瞻性,在人员招聘时应该明确职位要求,并依据职位知识技能要求设定考察与招聘标准,确保招聘的新员工具备完成职责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或至少能在合理的时期内通过学习胜任其工作。
3.2 文化建设
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是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关键。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组织应该把员工学习、知识共享、提高员工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和目标,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团队交流学习等活动将学习内化为组织的经常性行为,并溶入到员工的意识与习惯中去,形成员工的共同愿景;通过宣传建立“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的组织文化,使员工相互信任,为知识共享和交流奠定基础;营造开放式交流环境,使每个人都能为组织的知识库做出贡献,并将学习内化成企业员工的终生任务和生活方式,为员工提供汲取更多更好知识的空间;使共享成为员工的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的良好运行,使员工以传播、获取、创造和应用新知识为乐事,并不认为分享知识会危及自身利益,相反,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多赢的结局,使每一个人受益于这种共享行为。这样,企业、组织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创立开放、灵活的共享环境,最终使知识共享成为组织成员的习惯行为,使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提高企业的智力或者说智商,在竞争中取胜。
3.3 技术支持
加强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是知识共享的物质平台。有效的知识共享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技术在知识共享中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扩展知识传播的时空范围与速度。
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和应用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编码化和远距离传递,使知识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最大化,促进知识在企业内的广泛交流;通过建立基于外联网和内联网的电子公告板,为知识的需要方和所有方之间的接触创造机会;通过搭建交流的技术平台,组织内部成员有自由的交流空间,还可以在网上与业内外人士自由交流思想、观点与工作经验等,使组织的知识得以共享和增长;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知识挖掘技术,将员工的隐性知识尽可能挖掘出来,并清楚地将其表述,从而开发出尽可能多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之标准化和简明化,建立知识库,从而使知识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还可以通过视频技术使分处不同地域的人面对面交流,消除空间距离造成的障碍等。外在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知识共享的物质保证,提供与组织物力与财力相适应的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是必要的,是现代化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取胜的必要条件。
3.4 组织设计
首先,要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层级结构。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纵向层级型变为横向扁平型,与此相适应,组织结构应从“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阵网络型。这种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有利于知识的交流,避免知识的流失与信息的失真,民主且灵活,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为员工及时正确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此外,应设立知识管理部门,建立知识主管制度,将知识共享纳入组织管理的整体框架。知识管理者不仅是技术专家,了解哪些技术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储存、利用和共享,而且还是战略专家,他要使组织的领导层明白集体知识的开发、共享和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支柱,还要能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知识资源实施全面管理,做到:了解组织及其内在的知识需求;建立和造就一个能促进学习、积累和共享的环境;监督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并使之与组织的发展一致;保证知识库的正常运行;促进知识集成、知识生产和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部门建立的意义在于:促进组织内知识的分享与交流,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活动、知识与人连接起来,运用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赢得竞争优势。
3.5 激励机制设计
可以这样认为,在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所有知识与人性或者说人们的习惯思维和行为是不一致的,因此,有效持久的知识共享不可能在企业中自发地实现。根据前文对知识共享障碍的分析,我们认为,一套外在的完备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知识共享的制度保证与动力。有学者对此有精辟的论述:知识作为一种资产、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知识市场”,它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具有同样的特性与规律,知识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的作用下进行的,知识共享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市场的知识流动过程;利益包括名声、荣誉、地位、权力、金钱、道德、个人心态与品德等等在这一市场中起着支付机制的作用;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买方、卖方和中介者三种市场主体,知识共享过程可以看作知识拥有者之间的交易行为;知识共享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这种交易能够为交易者带来“效用”,而激励制度的设计就是要增大知识型员工的个人效用。(见赵文平,王安民,徐国华的《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情报科学,2004年第五期)
需重点指出的是,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中,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则:
首先,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贡献与回报对应。根据员工的知识共享效果与贡献,予以相应的奖励,使员工看到知识共享所带来的收益大于独自占有知识所获得利益,这样他们自然很愿意参与知识共享。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做到评价和补偿机制相结合。一方面,企业根据知识的提供者的贡献提供合理的报酬,这种报酬是多元化的,可以是物质的如基金、奖金、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职位的提升、通报奖励、知识署名权等;另一方面要有公平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与信用体系,使知识提供者的贡献得到正确的评价与体现,并且使提供的知识不会被他人套用与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