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神话的终结之三亲朋神话
据我的观察,参与中国新兴企业白手创业的,不外乎有由三种人组成,一是自己的同学、朋友,或称江糊兄弟;二是自己的亲戚、老乡;三是前两类人员的混合。太阳神集团董事长怀汉新称江糊兄弟结伙创业的是“山寨式”企业。这就很容易让人想起梁山好汉。好汉们往往按年龄或权威排序: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入伙前要举行仪式,当然,割血为盟已经没有了,但饭桌上举杯是少不了的。
这里有一条规律。没有钱,大家又要一起拼搏,就必须有一个目标,一个发达的理想,或叫一个好的理念吧。梁山好汉在兆盖手里,不过是一乌合之众,饶是如此,也比王伦执政时强,兆盖讲一个“义”字,王伦不讲,气得林冲想杀了他。兆天王那伙人开始只为智劝生辰纲”,因为多了一个“义”字便将王伦取而代之。可见同样是做强盗的,有点理念就是不同。经营企业当然不是结伙打劫——不除排有人做见不得人的勾当,但发财的目标是差不多的。当然,创办企业的人只想发财是远远不够的。你在大街上随便拉100个男人问问,准有80个想发财的。总之到了今天,谁还不想发财呢?
在我的经验中,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空手套白狼者,绝对不可能为了一个暴发的目标,走到一起创办企业来了。因为大家互不信任。信任是需要时间成本的。所以白手起家的,不是朋友同学,江湖兄弟,就是亲戚或亲戚介绍担保的人,此时维系企业的就是“情义”两字,所谓企业精神,说穿了,就是亲朋好友精神,江湖道义精神,往上提一下,也可以说是“新儒家精神”。
对于下海的知识分子,你说大家为了一个暴发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们肯定不舒服。你必须将企业精神提升得比一般人更高。还是以《水浒》为例吧,兆天王那“义”字虽不容易,但在江湖上并不罕见,至少及时雨宋江身上就有,否则打虎英雄武松见了宋江就不会立马跪下,纳首便拜。宋江这小吏,算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了,他给“梁山泊企业集团”弄了个“替天行道”理念,强盗们干的同样是杀人放火、偷鸡摸狗的事,但立即便正义起来,凝聚力大增,天下英雄闻风归顺。所以知识分子白手创办企业,你说是为了“发家治国平天下”也行,说“天下为公”也不过份,反正大家都是穷人。
而实战中,我发现以家族方式白手起家的,结局最为平稳,其他方式会产生激烈的冲突,甚至导致分裂。爱多就是典型的一例。胡志标正是因为与自幼一起长大的陈天南共同创业,才将事业做大,可惜他们在董事会上闹分裂,陈天南公开在《羊城晚报》发表声明,要与胡志标划清界线的,拉开了爱多失败的序幕。如果胡志标一开始办的就是家族公司,相信不会有今天的结局,当然,胡志标也不可能迅速做大。
为什么大量mba理论对中国白手起家的企业没有指导作用呢?我想,可能是国外白手起家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学者们却总结出的大量管理学理论,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加上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自然与中国国情水土不服。即便是新加坡、香港、台湾、南韩的那些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不能硬套在中国大陆企业身上。1949年之后中国建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系,1978年才开始经济改革,这种情况什么地方见过?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先例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就在咱们中国。
为什么企业做大了,“亲朋神话”最终会破灭?当然,不做大也始终会破灭的。大伙跟着大哥努力工作,老是没有奔头,肯定会四散而去。现在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做大了还是要分裂?
我想主要还是出在利益分配上。当初上山结伙,说是为钱财也好,为了理想也好,其实都是虚拟的,“情义”才是真啊!也正因为钱财和理想都是虚拟的,所以什么东西都可以兼容,反正账都算在未来美好的远景上。好了,现在虚拟的变成现实的,怎么分配便成了一个问题。人少钱少时,大哥说了算;可人多钱多时,大哥说了也不算。财产会刺激人的占有欲望,这事跟登山一样,有人问一位登山爱好者:你为什么要冒险登山?他向前一指:因为山在那里!创业者们为什么老想分钱,因为钱在眼前。山是越高越想登,钱是越多越想占。大家都知道,钱财总是量化的,而“情义”却是无价的,你用钱财去量化“情义”,大家的感情就会受到伤害,企业不分裂才怪呢。
当然,不排除创业者们对企业的发展与大哥有不同看法,或想见好就收,或想开拓新行业,反正企业做大了,“亲朋神话”肯定是要终结的。
说到这里,有的专家可能想插话了,说人家欧美办企业,都把丑话说在前头,弄个什么法人治理结构,先小人后君子;我们这里情况正好相反,是先君子后小人。专家可能奉劝那些准备创办企业的中国人,都按这模式干。我想,这里讨论的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财产,有的只是情义和干劲,股份的结构根本无法算,算清了反而伤人,所以“亲朋神话”始终要发生,然后破灭。
如果你有宋江的本事,将一百单八将全部安排好了,可宋江自已不舒坦了,老想着招安——现在叫“企业上市”,而招安的规则又不是宋江说了算,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江湖规矩全变了,弄不好全军覆灭。“亲朋神话”仍然要破灭。你可能还是不相信,反诘道:远大的张跃家族现在不就做大了,并且活得挺好吗?
所以没有放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