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暴强的学英文方法
来源:本网
不拘一格的民间外交 拍案叫绝的文化碰撞 老外stay在我家
“房东”多虑
家里住进陌生的外国人,这与其说是尝新,不如说是挑战,踊跃报名者能有多少?能坚持到底者又会有多少?这是一个困扰孙、王两人多日的问题,甚至到了去年3月,网站已经吸引到首批外籍“房客”,他们还不得不为国内无人接盘的现状苦恼。“没人敢上,只能由我们两个先顶喽。”王乃希当时的决定,多少带点硬撑的成分。
mike,加拿大人,王家的首位“房客”,一个“缺乏安全感”的黑人小伙子。人未到,他就给王乃希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到机场接他,“不然感觉很不安心”。素未谋面,mike身上又没带手机,直到同一班次的乘客陆续离去,整个区域只剩一个黑人,主客两人才算“对上眼”。
急匆匆往家赶。mike提议是否可以坐一坐公交车。一路吹着空调、看着风景,mike一脸陶醉,身边的王乃希却暗暗担忧:此后几天,她都要上班,如何才能忙里偷闲,尽到地主之谊?“现在只能说我是多虑了,我们中国人总喜欢把一件事翻来覆去地想,越想越复杂,越想越担心还有不周到的地方,其实,外国背包客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好,就像mike,一句中文不会,照样可以一个人在街上溜达一天。”
直到mike拖着两大箱纪念品离开上海,王乃希恐他迷路、特为制作的写有家庭住址、电话的“护身符”始终没有派上用场。非但如此,临走,他还给王乃希补了一课,比如在哪里可以买到全市最低价的cd、dvd,王家附近哪家小店的杂货最是价廉物美,等等。
“房客”被“卖”
mike才走,jason又来。这个美国背包客,不但“征用”了王家的房,还“征用”了王乃希的人,拉着她逛了半个中国,充当他的全程翻译兼各地房东联络员。
游到黄山,王乃希邀上当地的几个朋友聚餐,吃的是土得掉渣的农家菜。jason不谙中文,更不热衷王和朋友们天南海北的胡侃,开席后,自顾自低头猛吃。忽然,他停下筷子,扯了扯王的衣袖:“这顿饭是不是很贵?”“应该不会吧。”“让你朋友为我付账好像不妥,散席前你提醒我一声,这顿由我请。”“你先吃,付账的事到时候再说。”王乃希嘴上敷衍着,心里想:“付账也轮不上你呀!”
席间,有朋友举了满满一杯白酒敬jason,他二话不说,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肚子。别人叫好,王乃希却为他的酒量担心。jason一拍胸脯,“我没事,你看,我还记得一会儿应该我来付钱呢,你可不要忘了提醒哦。”“你就别提这事儿了,你刚喝的酒可贵呢,你带的钱一定不够付账。我们会和老板商量的,就把你卖给他当伙计抵债吧。”王乃希顺势和他开了个玩笑。哪想,jason吓得变了脸色,“你是认真的吗?真的要把我卖掉吗?”“当然是真的,bye-bye,jason。”“噢,不,千万不要抛下我,不能把我卖了啊。”jason双手作揖、低声告饶的模样把一桌人逗乐了。
“房东”挑刺
还是这个jason,留给王乃希妈妈的印象却不咋的。
说起来,有了接待mike的经验,王妈妈在和“房客”接触时已经老练了许多:对人家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猜忌没有了,打了照面只会傻笑的情况也有所改善,至于那句“囡啊,你教我几句英文吧,我实在难受死了,我的脸笑得都要抽筋了”的“经典台词”也再未听到。可“老革命”还是遇到新问题,并且还是“个人问题”。
jason住进王家时,恰逢最热的七八月。每天,他都是一早出门,日落之后才尽兴而回,和王家人寒喧几句后,进房倒头就睡。几天后,王妈妈终于憋不住了,把心中的疑问向女儿和盘托出:“外国人怎么不讲个人卫生呀?他在外面玩了一天,回来连澡也不洗就上床了,这多脏啊!”王乃希笑妈妈:“外国人都是早上洗澡的,他洗澡的时候,你出去买菜了,所以没看到。”老太太“噢”了一声,总算释怀了。
过了几天,王妈妈又向女儿请教了:洗了澡不得换衣服吗?jason来了那么多天,行头倒是天天换,可怎么没见他拿出来洗洗晒晒呢?这个问题把王乃希也问倒了,她正猜度着,王妈妈已经在朝jason的房间里冲了,嘴上说得仗义:“他不洗,我来帮他洗,天这么热,衣服不洗会馊掉的。”
房门大开,把孵在房内的jason吓了一跳。问清王妈妈的来意后,他涨红了脸,拽着装替换衣服的背包就往角落里闪:“不能麻烦阿姨帮我洗衣服,要真这样做的话,我就太不好意思了。”他还让王乃希一定要告诉妈妈,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次出游都会带许多替换衣服,每天换一件,等换到最后一件的时候,才把此前积下来的脏衣服一道拿出来洗晒。请王妈妈一定尊重他的习惯,不要给自己和她老人家添麻烦。
一番话罢,王妈妈将信将疑,悻悻然退出门外,嘴里还嘟哝着:“外国人也不怎么讲卫生嘛。”
“房客”下厨
小马,25岁,加拿大背包客。他留给“房东”孙唯和妈妈的疑问至今无解:他的厨艺究竟是高深莫测,还是歪打正着呢?
小马生得高大,1米80的个头往孙妈妈面前一矗,老人家瞅了半天,回头对儿子说:外国人长得老相,瞧他,哪像是比你小几岁。小马性格和顺、懂礼貌,进门那天,卸下身上的背包后,双脚合拢,给“房东”一家深深鞠了个躬。就这一鞠躬,博得孙妈妈的好感,引出了一段“忘年交”。
平日里,就属小马和孙妈妈相处的时间最多,两个人,一个是一句中文不会,一个是连26个英文字母都背不全,可手舞足蹈的,靠“肢体语言”照样交流得很好。孙妈妈带小马上街买菜,邻居问:“你给老外当翻译呀?”问得孙妈妈好得意。孙妈妈做汽配生意,小马主动揽下送货的差事,客户啧啧:“你请了老外做长工,结棍!”
小马临走前提了个意外的请求:给“房东”一家做顿饭,以此回馈大家对他多日来的照顾。去超市买菜时,他随身带了一本菜谱,读一行介绍,看一眼货架,买回五颜六色一大堆原料。一进家门,他一头扎进厨房,折腾了半天,总算出来吆喝大家入座。
大餐上桌,竟是一盆绿莹莹的大肉。“这是我做的乌梅牛排,大家尝尝。”小马盛情相邀,孙家母子还是一脸难色、不肯下筷。“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做出绿色的牛排来,可能是买错材料了。不过,味道应该不错的,大家尝尝吧。”小马再三鼓动,一副你不下筷我不休的架势。孙妈妈念着多日的情分,勉强挑了一小块送进嘴里,蹙起的眉头竟慢慢松开了:“味道真的不错,没想到,小马还是有两手的。”
一顿饭吃得欢声笑语。小马以一道色彩艳丽的“私家菜”为上海之行划下句号。
细说homestay
homestay对背包客来说,比住宾馆实惠,还可以深入了解一方风土人情,可谓一举多得,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王乃希和孙唯在马来西亚留学时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新型寄宿形式,并把它原汁原味的引进国内。
2005年3月,“国际留学生(中国)家庭寄宿组织”成立,同时启动的,还有tophomestay网,供中国“房客”和外国“房东”递交接待及住宿申请。目前,“房客”每日须缴房费40到160元人民币左右。
“不是什么家庭都能获得接待资格。”房东”必须符合以下几项条件:拥有所住房屋的产权,并留有一间空置房;乐意接受homestay这种文化交流的形式,愿意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及人文习惯提供帮助;为人热心善良,性格开朗豁达,处事温和、不计较;家庭和睦,家庭成员品行端正,无不良行为记录……
“外国人对住宿条件的要求通常不会很高,他们更希望能享受到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要是能有个能说一点英文的同龄人作伴,那就更好了。家庭成员掌握吹拉弹唱的本领,或是会下中国象棋,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