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职场的润滑剂(1)
近日,今年刚毕业的linda告诉记者她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都是叫名字的。”其他人给出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linda一个人遇到。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95%的新人曾遭遇称呼烦恼。而且称呼的烦恼即使老员工也经常遇到。职场当中小小的称呼真可谓一名之立,旬月踌躇。
合理称呼减少磨擦
很多人都曾经为称呼困扰,尤其是职场新人,叫名字太鲁莽,叫哥哥姐姐又有些别扭,叫官衔有谄媚的味道。
为什么我们这么注重称呼。除了称呼作为交往中最基本的礼仪能够体现个人的修养外,一声小小的称呼可能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单位是否工作顺利。
对此,北京龙音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立波认为“新人一出口,便知有没有”。走入职场,称呼礼节是第一课。冒冒失失、没大没小的职员,在职场上是不会受欢迎的。职场上,尤其是在工作场合,你对别人的称呼,能表达出你心里是否对人尊重。人们很在意你心里是否有他,而称呼能表明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言为心声嘛。
此外,你在称呼上得体,也是给旁边的人做了个榜样。在别人面前给对方面子、尊重对方,对方会觉得你很职业。这样的人,容易得到提升。很多人莫名其妙地断送前程,追起根来可能就在称呼不讲究,而这些看起来是“小节”,实则不然———称呼礼节正是一个人的修养、情感、智商的完全表现。
适当的称呼有多难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而职场称呼作为一种相互之间交往的礼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是因为礼数多,不能小视,称呼的难度随之加大。
人力资源专家寇家伦表示,同事和上司是职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的职场称呼则可以反映出职场关系的亲疏、职场环境的优劣,甚至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现状。在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等级比较森严,如何艺术地显示对方的职位等级非常重要;而在民营企业刻板地叫对方某某“总”,在报社尊称对方某某“编”而让对方感觉要么不够亲密,要么太过讥诮。
再加上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现在如果谁还在不适当的场合,把女孩子叫做小姐,把女士叫做大姐,很可能会招来白眼。因此,为避免“病从口入”,确实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案例解析
案例一:新人遇到老员工
晓玲进入单位的第一天,领导带她认识部门新同事时,她非常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不少同事欣然接受。
当领导带她来到一个女同事前,告诉晓玲将跟着这位女同事先试用时,晓玲更加恭敬地叫人家一声老师。
这位女同事连忙摇头:“大家同事,你可别叫我老师,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晓玲觉得叫姓名不尊重,叫老师对方可能又觉得生疏。
北京龙音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张立波
点评:不赞成把有资力的人称为老师。
新人刚到单位,要先问问同事或者留心听听别人怎么称呼,不要冒冒失失随便按照自己的想当然来称呼对方。如果实在不清楚该怎么称呼,第一次也可以客气地说:“对不起先生,我是新来的,不知道我该怎么称呼您?”不知者不怪,一般对方就会把通常同事对他的称呼告诉你。
对方要求您直呼其名,你作为一个新人,最好不要那样叫。礼多人不怪,即便是生疏一点,也总比不尊重对方“自来熟”要好,因为让你直呼其名完全有可能是对方的客套。而且,在职场上,过分地表现亲昵不值得提倡。亲昵,可以在下班后的非正式场合。
案例二:领导突然降级或者职位变动
小刚和部门罗总经理共事3年一直搭档不错。可是最近由于罗总经理的一次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公司最高层决定撤掉部门总经理的职位,具体安排什么新岗位还需要公司最高层研究后决定。在此期间,新的部门总经理到岗。小刚作为罗总经理的老下手,觉得如果称罗经理原来的职位,新经理听到后会不高兴;直接叫罗经理姓名,罗经理刚刚进入职业低潮,正不痛快,你转口这么快大家又觉得你为人太势利。小刚进退两难,尤其是在新旧经理同时在场时更尴尬。
人力资源专家 寇家伦
点评:我认为不宜立即“改口”,最好还是延续以前的称呼。因为通常情况下,称呼是有一定惯性的。就像我们称很多退休的老领导带上他以前的职务一样,新上任的领导一般不会计较。如果对方一再说:“别,别,别这样称呼我,我已经不是经理了,称我罗经理实在不合适!”这时,一般对方会告诉你一个新称呼。
当然这还要看当事人的心理定位。如果降职的老领导自我定位很高,本身很介意他人的称呼,或者新上任的经理特别爱吃醋,也就是说新经理不允许别人再称呼原来那个人为经理,这样的话,你在别人在场的时候尽量不要“犯规”,那样等于公开向新任经理挑战。
案例三:资历老的员工如何开口
刘师傅年近60,工作经验丰富,在同事中的口碑也不错,但职位却仍处一般。单位里的胡经理比他后入职很多年,年纪也不大,还曾经跟刘师傅做过学徒。两个人每次碰面都有些不自在,刘师傅有时候在称呼上加上“胡总”这样的尊称时,总让人感觉他是在说反话,话里带着刺。后来刘师傅认为自己年纪也不算小了,也即将退休,索性就直接以“小胡”称呼胡经理。
北京龙音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张立波
点评:我认为,在单位绝不能倚老卖老,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上司为“小王”“小张”什么的。如果这样,你的上司在其他员工面前就没有威信。你这样称呼,上司有可能认为你是故意在同事面前摆资格,好像是在向别的同事宣布:“我是老资格,别看你们张口李总闭口王经理的,在我眼里都是后生!”这无疑是找不自在,难怪那么大年岁职位还那么低,该好好自我反思了。
企业里,岁数大职位低的,称呼老板为张总李总的,一开始可能有些别扭,但很快就习惯了。职场上,老总就是老总,员工就是员工,分派工作检查工作等等,都是职业化的分工,还是尽量忘记你的年龄吧。
合理称呼减少磨擦
很多人都曾经为称呼困扰,尤其是职场新人,叫名字太鲁莽,叫哥哥姐姐又有些别扭,叫官衔有谄媚的味道。
为什么我们这么注重称呼。除了称呼作为交往中最基本的礼仪能够体现个人的修养外,一声小小的称呼可能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单位是否工作顺利。
对此,北京龙音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立波认为“新人一出口,便知有没有”。走入职场,称呼礼节是第一课。冒冒失失、没大没小的职员,在职场上是不会受欢迎的。职场上,尤其是在工作场合,你对别人的称呼,能表达出你心里是否对人尊重。人们很在意你心里是否有他,而称呼能表明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言为心声嘛。
此外,你在称呼上得体,也是给旁边的人做了个榜样。在别人面前给对方面子、尊重对方,对方会觉得你很职业。这样的人,容易得到提升。很多人莫名其妙地断送前程,追起根来可能就在称呼不讲究,而这些看起来是“小节”,实则不然———称呼礼节正是一个人的修养、情感、智商的完全表现。
适当的称呼有多难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而职场称呼作为一种相互之间交往的礼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是因为礼数多,不能小视,称呼的难度随之加大。
人力资源专家寇家伦表示,同事和上司是职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的职场称呼则可以反映出职场关系的亲疏、职场环境的优劣,甚至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现状。在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等级比较森严,如何艺术地显示对方的职位等级非常重要;而在民营企业刻板地叫对方某某“总”,在报社尊称对方某某“编”而让对方感觉要么不够亲密,要么太过讥诮。
再加上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现在如果谁还在不适当的场合,把女孩子叫做小姐,把女士叫做大姐,很可能会招来白眼。因此,为避免“病从口入”,确实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案例解析
案例一:新人遇到老员工
晓玲进入单位的第一天,领导带她认识部门新同事时,她非常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不少同事欣然接受。
当领导带她来到一个女同事前,告诉晓玲将跟着这位女同事先试用时,晓玲更加恭敬地叫人家一声老师。
这位女同事连忙摇头:“大家同事,你可别叫我老师,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晓玲觉得叫姓名不尊重,叫老师对方可能又觉得生疏。
北京龙音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张立波
点评:不赞成把有资力的人称为老师。
新人刚到单位,要先问问同事或者留心听听别人怎么称呼,不要冒冒失失随便按照自己的想当然来称呼对方。如果实在不清楚该怎么称呼,第一次也可以客气地说:“对不起先生,我是新来的,不知道我该怎么称呼您?”不知者不怪,一般对方就会把通常同事对他的称呼告诉你。
对方要求您直呼其名,你作为一个新人,最好不要那样叫。礼多人不怪,即便是生疏一点,也总比不尊重对方“自来熟”要好,因为让你直呼其名完全有可能是对方的客套。而且,在职场上,过分地表现亲昵不值得提倡。亲昵,可以在下班后的非正式场合。
案例二:领导突然降级或者职位变动
小刚和部门罗总经理共事3年一直搭档不错。可是最近由于罗总经理的一次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公司最高层决定撤掉部门总经理的职位,具体安排什么新岗位还需要公司最高层研究后决定。在此期间,新的部门总经理到岗。小刚作为罗总经理的老下手,觉得如果称罗经理原来的职位,新经理听到后会不高兴;直接叫罗经理姓名,罗经理刚刚进入职业低潮,正不痛快,你转口这么快大家又觉得你为人太势利。小刚进退两难,尤其是在新旧经理同时在场时更尴尬。
人力资源专家 寇家伦
点评:我认为不宜立即“改口”,最好还是延续以前的称呼。因为通常情况下,称呼是有一定惯性的。就像我们称很多退休的老领导带上他以前的职务一样,新上任的领导一般不会计较。如果对方一再说:“别,别,别这样称呼我,我已经不是经理了,称我罗经理实在不合适!”这时,一般对方会告诉你一个新称呼。
当然这还要看当事人的心理定位。如果降职的老领导自我定位很高,本身很介意他人的称呼,或者新上任的经理特别爱吃醋,也就是说新经理不允许别人再称呼原来那个人为经理,这样的话,你在别人在场的时候尽量不要“犯规”,那样等于公开向新任经理挑战。
案例三:资历老的员工如何开口
刘师傅年近60,工作经验丰富,在同事中的口碑也不错,但职位却仍处一般。单位里的胡经理比他后入职很多年,年纪也不大,还曾经跟刘师傅做过学徒。两个人每次碰面都有些不自在,刘师傅有时候在称呼上加上“胡总”这样的尊称时,总让人感觉他是在说反话,话里带着刺。后来刘师傅认为自己年纪也不算小了,也即将退休,索性就直接以“小胡”称呼胡经理。
北京龙音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张立波
点评:我认为,在单位绝不能倚老卖老,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上司为“小王”“小张”什么的。如果这样,你的上司在其他员工面前就没有威信。你这样称呼,上司有可能认为你是故意在同事面前摆资格,好像是在向别的同事宣布:“我是老资格,别看你们张口李总闭口王经理的,在我眼里都是后生!”这无疑是找不自在,难怪那么大年岁职位还那么低,该好好自我反思了。
企业里,岁数大职位低的,称呼老板为张总李总的,一开始可能有些别扭,但很快就习惯了。职场上,老总就是老总,员工就是员工,分派工作检查工作等等,都是职业化的分工,还是尽量忘记你的年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