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市场调查是海外投资项目成功的关键
如果境外企业的目标是克服贸易壁垒,在当地生产后,再向第三国出口,那么投资国自身的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境个企业的生产是以面向当地市场为目标,那么对投资对象国市场容量,需求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居于首位。如海尔集团提出的“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指导思想是十分正确的。
在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过程中,因对投资对象国市场考察不充分,盲目得出结论,待项目上马后,才发现市场需求并没有原预想的那么大,最后导致项目停产、下马,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类车例并不少路。
案例1 我国某一汽车集团在科特迪瓦的汽车项目。1995年某一企业集团随政府代表团出访科特迪瓦。在访问即将结束时,作为访问的最终结果,在中国政府和科特迪瓦政府灾害间签署了中国政府的援助协议。该协议的内容是,由中方提供500万美元的出口信贷。由于有某进出口总公司和某企业集团的副总经理在场,于是决定上汽车项目。根据科方提供的资料,决定建一个年产5000辆的合资卡车组装厂,同时每年还可以向周边国家出口3000辆。这是某企业集团争取到的第一人援外项目,他们认为,可将此看作打开国产车在海外市场的良好契机。
待工厂正式投产后,才发现,对科国的进口关税未作充分了解。在科国整车进口和零部件进口在税率上没有差别,因而搞组装加工没有特殊优惠。且科国的市场容量并未像最终预算的那么大,从实际运转情况看,工厂自开工3年来,只销售出去90辆车。中方从最初的投资到后续的各种追加的费用,总计支出已超过了230万美元,而该项目的应付账未已达130万元。
案例2 某公司在秘鲁投资失败案例。原某市物资局下属的塑料编织袋厂,90年代初在秘鲁投资10多万美元,开办了一家塑料编织袋厂,根据当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秘鲁生产大量的鱼粉,我国对该产品有大量需求。因秘鲁本国编织袋供给不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鱼粉包装用编织袋,因此决定进行投资。由于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再加上对秘鲁的该行业状况缺乏了解,提供的信息不够准确,事先未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草率做出决策,进行了投资。
项目投产后才发现,产品没有销路。原因是秘鲁政府有规定,包装用鱼粉编织袋为政府采购项目,企业首先应列入政府采购的厂商名单,才有资格竞标,从而得到配额,否则禁止销售。而此前企业对此一无所知,导致生产后产品无销路。
此外,该企业在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转产其他类型的编织袋也极为困难,且没有市场前景,最后被迫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