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投资学 - 银行理财七大暗礁

银行理财七大暗礁


     体验短暂热潮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初露端倪,这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3月24日,上海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突然被召集到上海银监局开会。在这次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会议上,上海银监局披露了包括宣传不实在内的七大风险。
    
     披露7大风险
    
     一位与会人士称,会上,上海银监局通报了去年以来该局受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投诉情况,披露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7大风险——向不具备金融知识的客户推荐产品,营销人员风险揭示不充分,推介书太过抽象,资金到期对付告知、缺乏客户投诉受理机制、合同文本不全等。
    
    
     上海银监局人士表示,去年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有所增加。
    
     上海银监局要求各家银行认真遵守银监会防控理财产品风险的相关规定,并重申商业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准入要求。银监局还要求各家银行分别汇报本行业务情况及风险管控机制。
    
     虽然与会的均是中资银行,但上海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人士称,实际上,被投诉的对象既包括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相对而言,外资银行遭遇的问题甚至更多一些。
    
     前述人士认为,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过于超前,存在一定的缺陷,是主因之一。
    
     紧贴国际市场推出产品是外资银行普遍的市场策略。今年年初,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就在中国连续推出多个和国际接轨的结构型存款。而在本月,继荷兰银行之后,又有多家外资银行推出挂钩国际商品指数、实物股票、实物价格的到期保本理财产品,争相抢占中国的外汇理财市场。
    
     但是,这一策略似乎正在经受水土不服的折磨。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让国内投资者难以理解,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也使投资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
    
     风险提示不够?
    
     上海一家理财咨询公司的资深理财师分析,以挂钩类理财产品为例,其特点一方面是以前的业绩与以后的收益没有必然联系;另外,如果所挂股票或实物已有较大涨幅,就有价格泡沫的可能。
    
     “银行往往模拟过去市场行情较好时的情况,做产品的推介。”该理财师分析说,“这样容易对客户产生误导,其实前后并没有相关性。”
    
     “现在中国理财的趋势就是保本,保本才不会出大事。”上海证券之星公司总经理洪榕认为,正因趋势性的产品可做到收益无限、风险有限,银行一般倾向于涨跌幅较小的这类产品,而并非金融期货。
    
     保本也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
    
     “理财产品有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客户经理)只说了最高收益,最低是多少客户也没问。” 一位刚离职的外资银行客户经理助理说,风险提示不够是投诉的另一大原因。
    
     但银行理财产品暴露的问题并不能全部归咎于银行。
    
     个人投资理财网ceo洪曦认为,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大同小异,问题是国内客户在买的时候就没有真正理解。上述客户经理助理也表示,理财产品合同上的客户签字是有法律效应的,客户不能因为借口误导而推脱自己的责任。
    
     相比之下,中资银行推出的产品更为保守,但是中资银行的问题在于没有匹配的销售体系。目前多数中资银行仍然通过柜台或有简单培训经历的理财经理来销售银行理财产品,尚不能做到专业营销。
    
     某中资商业银行资金业务部负责人说,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主要为三类,一是客户不理解所认购金融产品的内涵和运作方式,坚持认为收益下降是银行操作失误,而“不可提前终止”则是霸王条款;二是,即使客户理解产品和运作方式,但仍旧认为银行有责任弥补客户的损失;还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和银行有关,投资者因汇率风险导致的损失应由银行赔偿。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投资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投资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