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推荐”是求职捷径
“我找工作的经历比较顺,估计和都是熟人推荐有关系。其实,熟人推荐对双方来说都好。对单位来说,员工推荐的人肯定是比较可靠的,不可靠也不可能推荐。对我而言,有人牵线自然更顺利些。”Connie对自己的求职作了番总结,很专业。
人物档案:
编号:010
姓名:Connie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系
工作:英格索兰MT(Management Trainee)
两个“嗯”后,我就进了飞利浦
在Connie的简历中,有很重要的一段就是去年3月在飞利浦做Intern(实习)。在实习期间,Connie独立完成了两个项目,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且“做得非常开心”。她完成的第一个项目是飞利浦关于BrandMaking(品牌建设)Global(全球性)会议的会务工作。为期3天的会议,与会的都是各个部门的高层领导。
Connie负责的会务工作包括定场地、买点心和午餐,还包括与所有应该到会的管理者确认是否出席,出席3天中的哪些场次。各项事务,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老板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但是筹备阶段她到荷兰总部开了一个星期的会,而我又是新人,她每天都会打电话问进行得怎样。”Connie的回答总是让她安心。开会前一天,老板很紧张,再次电话询问是否还有变更,Connie安慰道:“一切顺利,没有问题。”
这次任务的出色完成让老板对Connie很满意,接着又交给她另一项任务。飞利浦赞助了大学生篮球联赛,同时搞了一个征歌活动,Connie就负责这项活动。飞利浦专门请会展公司到校园做活动路演,请公关公司搞新闻发布,科技公司制作专门的网页。听上去Connie似乎无所事事,其实与各个公司的联络、组织和传递公司意见等都得由她操办。“甚至还包括,征歌小礼品的订购和邮寄,路演时的飞利浦展品和联赛的充气吉祥物的准备。”很忙,但收获很大。由于和另一个导师安排的项目时间上有冲突,Connie在飞利浦的实习两个月后就结束了。她的老板“念念不忘”Connie的勤奋干练,“8月份的时候,她还专门打电话问我导师的那个项目完了没,是否能回去继续实习。”
大公司的实习经历不可多得,绝对是增加求职成功的砝码,那么Connie又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机会呢?“应该说很巧吧。我一个同学在飞利浦实习,做网络建设方面的工作。那时,正好我老板的助手去度蜜月了,她缺人,需要有人顶两个星期的班。我同学就推荐了我。她的助手把我带过去之后,向她介绍‘这就是以后两周顶替我工作的Connie’,老板上下打量了我一下,‘嗯’了两声。第二天我就开始上班了。”如果说两周的工作因为是机缘巧合的幸运外加同学的保荐,那么后面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征歌活动就是因为两周工作的出色而赢得的机会。“正好征歌活动开始,我老板负责,她觉得我两周助理工作做得不错,就把这个项目交给我,让我做实习。”
导师推荐还面了3面
进英格索兰之前,Connie在一家国企做。“那是一家国企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是导师的朋友,所以他把我和其他3个学生一共4个人都推荐过去,最后录取了2个。”尽管有导师推荐,偏偏竞争者师出一门谁也不占便宜,对方公司还是正经八百地对4人进行了面试。
面试前是笔试。“这个公司的老总特别重视文字功底,所以给了我们一篇4000来字的文章进行缩写。”之后,“第一轮面试考英语。项目经理是主考官。”英语也算是Connie的强项,所以这一关她很轻松地就过去了。项目经理先是找了段《BusinessWeekly》中的文字让她翻译,然后又拿出一份英文合同让她翻。最后用英语和Connie交流起来,问题不外乎学校、专业、兴趣爱好等基本个人信息。
紧接着,公司总经理就亲自出马,把Con-nie叫到另一房间,开“面试小灶”。“本来面试只有2轮的,第一轮是项目经理面英语,然后是副总经理面专业。”谁知中间又多了一项。“总经理把我叫过去后就问我刚才面试感觉如何,我就告诉他,面得不错,英语对我而言不是问题。”也许是老总试过才算数,“老板当场就非常流利地说了一段英语,是投资知识基础。于是,我就按他说的ABC一点一点翻译,也有译得不是很到位的地方,不过老板表示很不错了,他很满意。”
经过公司总经理的亲自审核后,专业面试也变得容易了很多,尽管考察的财务分析是Connie的弱项。一题之后,Connie向考官“投降”,“财务真的是我的弱项,能不能不问了?”没想到,考官居然答应了。后来才知道,老总面试完她,在她做心理测试的当口和副总沟通过,估计财务知识的考核有点过场的味道了。
Connie被录取后,成为老总的助理,而她的同学到了负责海外上市的部门。
“老总助理的工作很杂,小到基本的老总日程安排,大到参与一些项目,写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等。”Connie从老板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很能动用各方面力量。”但是半年后Connie还是决定离开,一来公司靠点子吃饭,“没有实业支持总觉得不踏实”;二来公司规模不大,“很难有发展空间”。
同学引荐补了MT的缺
说到最后确定的这份工作,Connie笑着说,“很巧,还是同学介绍的。”英格索兰公司是第一次做校园招聘。ManagementTrainee的项目也是第一次,一共有13个名额。其中3个给了已经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另外10个全部是校园招聘途径,给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学历要求都是硕士。因为是第一次做MT项目,公司没料到最后有3个名额因为候选人英语不过关或者
候选人有更好的Offer而空了出来。“我同学正好在HR部门做实习,就推荐了我。”当时公司对再次选拔的候选人有最基本的要求——英语好,所以多了一项电话面试测英语,“我因为同学推荐就免了这道关,直接进了面试。”
第一轮面试是HRManager,“全英文。”问的问题都是比较常规的面试题。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缺点,Connie对答如流。HR很满意,当即表示:“你是我今天面试下来表现最好的一个。”Connie告诉记者,为了应征这个MT的职位她还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一般公司都会问你为什么应聘我们公司或者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我的一个中学老友特别给了我指导。他在美国念完MBA后就在那里工作了。”老友告诉Connie,对公司的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网站浏览上,“要把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了解一番,回答此类问题时才能说因为它的上游产业怎样怎样,下游产业怎样怎样,所以它如何如何好。”也就是说,把价值链都弄清楚才能“显得专业并做过功课”。虽然后来没被问这个问题,Connie觉得这番准备还是挺有帮助,“起码能更好地了解企业,也知道该不该去了。”
由于HRManager评价很高,上午面试结束不久,Connie就被通知下午四点进行二面。二面依旧顺利,对方告诉她因为那天是周五,结果要到下周一才能告诉她。Connie很实在地接了句:“那我这个周末岂不是很难熬?”见状,对方竟然向她保证,晚上7点前会给答复。“晚上就接到了HR的口头Offer。”
当HR电话通知Connie去签协议时,带给了她另一个消息——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要见见你。“虽然已经让我去签了,可是毕竟还没签,总裁见见其实就是另一轮面试,我还是很紧张。”不料中国公司的CEO居然是个和蔼的上海老头。“他其实已经出国很多年,因为到英格索兰做中国区CEO才回到上海的。”考官和蔼,“面试”就更顺利了。“他问我最喜欢什么课,我告诉他是行为组织学,一方面自己有兴趣,另一方面老师讲得非常好,很有魅力。”
Connie回忆当时面试情形,觉得老头问题还挺多。“他告诉我他招人有3个标准,Sharp Business Mind(敏锐的商业头脑)、Financial Knowledge(财务知识)、Communica-tionskill(沟通技巧),问我3项当中最强和最弱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最弱的财务知识,最强的是沟通技巧。他又问我Business Mind如何?我很坦白地告诉他,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经验,实在自己也无法判断。”面试结束后,Connie去找HR Manager签协议,而CEO找另一个HR负责人谈招聘,“他就说既然同路,一起去好了。然后还给我开门、按电梯,特别绅士。”事后,Connie才知道,CEO的面试帮他们3个后来者定了大致的发展方向,喜欢并擅长与人打交道的她确定了Marketing(市场)方向。
[网上收集]
人物档案:
编号:010
姓名:Connie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系
工作:英格索兰MT(Management Trainee)
两个“嗯”后,我就进了飞利浦
在Connie的简历中,有很重要的一段就是去年3月在飞利浦做Intern(实习)。在实习期间,Connie独立完成了两个项目,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且“做得非常开心”。她完成的第一个项目是飞利浦关于BrandMaking(品牌建设)Global(全球性)会议的会务工作。为期3天的会议,与会的都是各个部门的高层领导。
Connie负责的会务工作包括定场地、买点心和午餐,还包括与所有应该到会的管理者确认是否出席,出席3天中的哪些场次。各项事务,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老板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但是筹备阶段她到荷兰总部开了一个星期的会,而我又是新人,她每天都会打电话问进行得怎样。”Connie的回答总是让她安心。开会前一天,老板很紧张,再次电话询问是否还有变更,Connie安慰道:“一切顺利,没有问题。”
这次任务的出色完成让老板对Connie很满意,接着又交给她另一项任务。飞利浦赞助了大学生篮球联赛,同时搞了一个征歌活动,Connie就负责这项活动。飞利浦专门请会展公司到校园做活动路演,请公关公司搞新闻发布,科技公司制作专门的网页。听上去Connie似乎无所事事,其实与各个公司的联络、组织和传递公司意见等都得由她操办。“甚至还包括,征歌小礼品的订购和邮寄,路演时的飞利浦展品和联赛的充气吉祥物的准备。”很忙,但收获很大。由于和另一个导师安排的项目时间上有冲突,Connie在飞利浦的实习两个月后就结束了。她的老板“念念不忘”Connie的勤奋干练,“8月份的时候,她还专门打电话问我导师的那个项目完了没,是否能回去继续实习。”
大公司的实习经历不可多得,绝对是增加求职成功的砝码,那么Connie又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机会呢?“应该说很巧吧。我一个同学在飞利浦实习,做网络建设方面的工作。那时,正好我老板的助手去度蜜月了,她缺人,需要有人顶两个星期的班。我同学就推荐了我。她的助手把我带过去之后,向她介绍‘这就是以后两周顶替我工作的Connie’,老板上下打量了我一下,‘嗯’了两声。第二天我就开始上班了。”如果说两周的工作因为是机缘巧合的幸运外加同学的保荐,那么后面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征歌活动就是因为两周工作的出色而赢得的机会。“正好征歌活动开始,我老板负责,她觉得我两周助理工作做得不错,就把这个项目交给我,让我做实习。”
导师推荐还面了3面
进英格索兰之前,Connie在一家国企做。“那是一家国企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是导师的朋友,所以他把我和其他3个学生一共4个人都推荐过去,最后录取了2个。”尽管有导师推荐,偏偏竞争者师出一门谁也不占便宜,对方公司还是正经八百地对4人进行了面试。
面试前是笔试。“这个公司的老总特别重视文字功底,所以给了我们一篇4000来字的文章进行缩写。”之后,“第一轮面试考英语。项目经理是主考官。”英语也算是Connie的强项,所以这一关她很轻松地就过去了。项目经理先是找了段《BusinessWeekly》中的文字让她翻译,然后又拿出一份英文合同让她翻。最后用英语和Connie交流起来,问题不外乎学校、专业、兴趣爱好等基本个人信息。
紧接着,公司总经理就亲自出马,把Con-nie叫到另一房间,开“面试小灶”。“本来面试只有2轮的,第一轮是项目经理面英语,然后是副总经理面专业。”谁知中间又多了一项。“总经理把我叫过去后就问我刚才面试感觉如何,我就告诉他,面得不错,英语对我而言不是问题。”也许是老总试过才算数,“老板当场就非常流利地说了一段英语,是投资知识基础。于是,我就按他说的ABC一点一点翻译,也有译得不是很到位的地方,不过老板表示很不错了,他很满意。”
经过公司总经理的亲自审核后,专业面试也变得容易了很多,尽管考察的财务分析是Connie的弱项。一题之后,Connie向考官“投降”,“财务真的是我的弱项,能不能不问了?”没想到,考官居然答应了。后来才知道,老总面试完她,在她做心理测试的当口和副总沟通过,估计财务知识的考核有点过场的味道了。
Connie被录取后,成为老总的助理,而她的同学到了负责海外上市的部门。
“老总助理的工作很杂,小到基本的老总日程安排,大到参与一些项目,写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等。”Connie从老板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很能动用各方面力量。”但是半年后Connie还是决定离开,一来公司靠点子吃饭,“没有实业支持总觉得不踏实”;二来公司规模不大,“很难有发展空间”。
同学引荐补了MT的缺
说到最后确定的这份工作,Connie笑着说,“很巧,还是同学介绍的。”英格索兰公司是第一次做校园招聘。ManagementTrainee的项目也是第一次,一共有13个名额。其中3个给了已经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另外10个全部是校园招聘途径,给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学历要求都是硕士。因为是第一次做MT项目,公司没料到最后有3个名额因为候选人英语不过关或者
候选人有更好的Offer而空了出来。“我同学正好在HR部门做实习,就推荐了我。”当时公司对再次选拔的候选人有最基本的要求——英语好,所以多了一项电话面试测英语,“我因为同学推荐就免了这道关,直接进了面试。”
第一轮面试是HRManager,“全英文。”问的问题都是比较常规的面试题。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缺点,Connie对答如流。HR很满意,当即表示:“你是我今天面试下来表现最好的一个。”Connie告诉记者,为了应征这个MT的职位她还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一般公司都会问你为什么应聘我们公司或者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我的一个中学老友特别给了我指导。他在美国念完MBA后就在那里工作了。”老友告诉Connie,对公司的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网站浏览上,“要把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了解一番,回答此类问题时才能说因为它的上游产业怎样怎样,下游产业怎样怎样,所以它如何如何好。”也就是说,把价值链都弄清楚才能“显得专业并做过功课”。虽然后来没被问这个问题,Connie觉得这番准备还是挺有帮助,“起码能更好地了解企业,也知道该不该去了。”
由于HRManager评价很高,上午面试结束不久,Connie就被通知下午四点进行二面。二面依旧顺利,对方告诉她因为那天是周五,结果要到下周一才能告诉她。Connie很实在地接了句:“那我这个周末岂不是很难熬?”见状,对方竟然向她保证,晚上7点前会给答复。“晚上就接到了HR的口头Offer。”
当HR电话通知Connie去签协议时,带给了她另一个消息——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要见见你。“虽然已经让我去签了,可是毕竟还没签,总裁见见其实就是另一轮面试,我还是很紧张。”不料中国公司的CEO居然是个和蔼的上海老头。“他其实已经出国很多年,因为到英格索兰做中国区CEO才回到上海的。”考官和蔼,“面试”就更顺利了。“他问我最喜欢什么课,我告诉他是行为组织学,一方面自己有兴趣,另一方面老师讲得非常好,很有魅力。”
Connie回忆当时面试情形,觉得老头问题还挺多。“他告诉我他招人有3个标准,Sharp Business Mind(敏锐的商业头脑)、Financial Knowledge(财务知识)、Communica-tionskill(沟通技巧),问我3项当中最强和最弱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最弱的财务知识,最强的是沟通技巧。他又问我Business Mind如何?我很坦白地告诉他,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经验,实在自己也无法判断。”面试结束后,Connie去找HR Manager签协议,而CEO找另一个HR负责人谈招聘,“他就说既然同路,一起去好了。然后还给我开门、按电梯,特别绅士。”事后,Connie才知道,CEO的面试帮他们3个后来者定了大致的发展方向,喜欢并擅长与人打交道的她确定了Marketing(市场)方向。
[网上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