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沉浮:曾身价千万
上 篇
一次和几个挚友参加的酒宴上,在得知我目前的单身状态后,一位女宾竟热心地张罗起我的婚姻来。我的一位文化界的朋友即席为我口占征婚诗一首:“曾经身价千万,如今打工一族。……”无论如何,这两句话倒也高度浓缩慨括了我最近十年的商海沉浮和人生历程。
大学毕业后,我便被分配在湘潭市无线电二厂工作,专业对口,我学的是无线电技术,这家工厂正生产黑白电视机,二年后,开始生产彩色电视机。我并不喜欢我所学的专业以及我所从事的工作,但我却愿意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既然学的是这一专业,就要在这一领域成为一个对人们有用的人。实际上,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是电视机厂工作的大学生,人们已经将你当作技术权威看待,同事的、朋友的、亲戚的电视机坏了,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的电视机坏了,都会理所当然的叫你去修。刚开始,只有硬着头皮去修,修不好,找借口拿回宿舍修。复习、看书、查资料、请教水平高于你的人,直到修好为止。这样,越修越快,越修越多,短短一二年内,我就成为了无线电二厂和湘潭市彩电修理业内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手之一。
这时候,电视机维修市场空前澎涨,彩电多,维修人员少,于是乎,各种“彩电维修培训班”应运而生,主办人都毫无例外地找到了我,因为我既有理论,又能动手,是他们心目中的培训教授首选。这就更不得了,我成了机器人,工作狂,白天要上班,晚上和星期天要讲课,还要挤时间修电视机。维修量比以前更大,许多学生在外面没能修好的电视机全是我这个老师去收尾。
又是一两年过去了。在彩电维修业内,我无可争议地成了顶级权威,我的学生和徒弟遍布湘潭市各个阶层。 工商局一年一次的“家电维修”工商执照核发工作,从培训人员到考试都由我一手完成。所以,那几年湘潭市几乎所有的个体家电维修人员都是我的学生。
在上班族中,我的经济收入也算不错的了。上班有钱,讲课有钱,修电视机有钱,朋友多、关系广,日子过得紧张而惬意。但我身上那种永远追求、喜欢创造的天性是不会让我满足现状的。我已经开始思考另外的问题了。
当时,湘潭市无线电二厂的售后服务部除了承担本厂生产的彩电的维修任务外,也承接一些厂外用户送来的彩电的维修业务,搞点副业。当时,我担任售后服务部的“主管工程师”,是“第二把手”。我总觉得,这“副业”里大有文章可为:其一,湘潭市80%家庭拥有彩电,那么彩电维修市场肯定巨大;其二,无线电二厂是彩电生产厂家,它下面的维修部门绝对有权威性,信誉度高;其三,如果加强维修力量,完善硬件设施及服务措施,开展广告宣传,绝对可以垄断湘潭市电视机维修市场。于是,我向厂长提出承包售后服务部的申请,我提出:在按质按量完成厂内售后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每年再上交承包金10万元。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加上我本身条件——技术权威、知识分子、年轻有为……几乎没费什么周折,我承包成功。厂部正式下文,任命我为售后技术服务部主任,二级法人代表,财务单独核算。……这个任命宣告着我正式下海。从此以后,我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市场,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上任后我就作出了现在看来理所当然,但当时非常超前的四大决定:一、将售后服务部改名为“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二、维修人员报酬采取计件制,每修一台多少钱。这样才能应付即将来到的繁重的维修任务;三、完善服务措施,开展上门服务——派专车接送;四、大力开展广告宣传活动。四大决定一落实,维修业务马上有了根本效观。为了大力开展广告宣传,我们每天在市电视台和《湘潭日报》上有一句简单的广告词:“电视机坏了,请拨223806”落款为:“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总经理王勇追”。以至于在那二年里,湘潭市许多儿童在看电视时都能跟着电视机背诵这几句广告词。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和总经理王勇追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
第一年,除了上交利润、工资奖金、偿还广告费(刚起步时,所有广告都是先打广告后付款)等费用外,我们还添制了二部微型车,职工工资平均每月达一千七、八百元,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更主要的是,实现了基本垄断湘潭市维修市场的目的。许多个体维修人员都无事可做,只好想办法转到我们这里来打工。
虽然,我是第一个把一个传统的小打小闹的修理摊变成了颇具规模,效益良好的小型企业的人,但我并不满足,我必须以此为契机,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展我的商业王国。我可以恣意挥洒我的创业激情,充分发挥我的想象力。
望着忙碌的职员,进出的接送汽车,用户那信任、满足的表情,我心里想,这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最宝贵的,一定要充分利用。
修理已无潜力可挖,每年出故障的彩电就这么多……对了,出故障彩电的钱赚了,没故障彩电的钱能不能赚呢?我紧张地思索着。亲友们的怀疑是否定问题本身,我的疑问则是引出解决方案,我思索着,我的思绪已接近问题的本质。是的,它没坏,但它不会坏吗?今天没坏,它明天就可能坏,现在不代表将来,今天不代表明天,保险公司不就是赚的将来的钱吗?对,就是它!
几天后,湘潭日报上出现了“湘潭彩电维修中心”的整版广告,题目是:“告全市彩电用户书”。内容是欢迎彩电用户到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对其彩电进行投保,一年一投,每年40元。投保后,无论你的彩电出现任何故障,都由彩电维修中心负责,免收任何费用,包括材料费,即使是显象管坏了。
广告登出第二天,从上班那一刻开始,彩电维修中心的电话就没断过。我们的调度兼前台小姐就忙着回答用户的各种问题,解释服务项目,投保细则等。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来投保的是河东电机厂一个退休工人。他是上午九点左右来的,手里拿着登有我们广告的那份《湘潭日报》。在仔细询问了各种有关细节后,他对我们说,现在买台彩电对我们来说不容易,一旦坏了,真叫人着急,别看我交40元,真坏了,材料费加修理费早超过100元了。如果坏了大器件,那更不得了。我相信你们,包括技术和服务。这位退休工人说出了大部份彩电用户的心理,那时候彩电属于高档商品,三、四千元一台,人们看得重。彩电原器件也贵,如“行输出变压器”、“高频头”等市面价都是八、九十元一个,加上四十元修理费,就很高的费用了,彩电维修中心除收修理费外,原器件材料里肯定要赚一部份利润,因为我们进的材料很便宜,而收费则是按市面价格。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主要靠信誉、技术、服务取胜,在收费上,甚至高过一般个体修理户,所以,对用户来说,交40元投保绝对是一件保险的选择。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给这位退休工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个投保客户办理了手续。技术人员跟他回家检查了彩电。在确保正常后,在这台彩电底座贴上了彩电维修中心的第一张不干胶封条。惊喜不断传来,投保客户一个接一个,而且越来越多。
同以往一样,这次对彩电进行终身保修活动(即投保)从创意、广告、服务内容、投保规则、内部管理、利润分配这样大的思路,到每句广告词的推敲,纠正职工对用户的不妥回答等这些小事,都是我亲自策划、操作。甚至偶然引起的纠纷如何解决,既要不违反原则,又要以用户为上,真正做到用户是上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都是亲力亲为,努力为职工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指导作用。
这个创意是成功的,第一年就有一万余用户来投保,投保金额达四十多万。这一万多台投保彩电中,一年内实际出故障的不到500台,其修理费用更是微不足道,不到5000元。其投保纯利润超过三十万(除去因投保活动而额外付出的工资、广告、宣传、等费用)。我需要胜利,我需要胜利来开拓我的事业、奠定我发展事业的基础,完成我的原始积累。或者说,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人,需要一个支点,这两个战役的胜利,就使我找到了这个支点。它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带来了社会效益。它完成了我的第一步原始积累,也使我在湘潭市名声大振,人们视我为有头脑、会经营、讲信誉,有发展前途的青年企业家,而我也是信心十足,我感觉自己成了个事业狂、工作狂。如果说刚开始外出修电视机、讲课还带有点第二职业味道,或者说金钱是我去从事第二职业的动力之一的话,那么,现在,当我有指挥百万现金去向的权力的时候,或者说当我拥有百万巨款的时候,我一点拥有财富的兴奋感都没有。
想当年我结婚时,连彩电都是借朋友的来摆几天,后来靠讲课修彩电赚钱才一件又一件把家电买齐。记得结婚当年,过春节的前几天,天下着大雪,我和妻子冒雪去百货大楼买彩电,回来时,我们俩抬着彩电,纷纷雪片溶化在我们兴奋得透着红光的脸上。我们感觉很幸福,我们在憧憬着,计算着家庭每一步的发展计划,这时候,我对金钱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件家庭大件的添制上,体现在存款的增加上。它是我几乎每天晚上讲课的结果,是我不停修理电视机的结果,是我勤奋的结果,是我努力的结果,现在,我同样努力,只不过是通过别的方式,我同样勤奋了,只不过不是讲课、修理,而是商业策划和运作,我同样有了结果,而且结果更大,它能使我的家庭提前进入中康水平,我可以在这所中等城市时拥有宽敞的住宅、汽车,优越的生活方式……可我根本没这么想,甚至连添制几件高档点衣服的念头都没有。这笔成功得来的资金,对我来说是事业的原始积累,我不会把它用来投资家庭建设,不会做守财奴,更不会是那种粗金项链、金戒指的爆发户形象,恰恰相反,从此之后,我的家庭建设几乎停止,以至于在后来我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外人见了我那比一般家庭还差的房子和家俱时,都感到惊讶。对我来说,事业既是手段更是目的。所以,我有一种使命感,我应该,也有能力去巩固、发展我的事业。
承包体制毕竟不是一个稳定的体制,我只是一个二级法人代表,我随时有被免职的可能。要继续干下去,要不断扩大商业王国,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因体制带来的隐患,让自己规规矩矩地承担责任,堂堂正正获取利益,一切的得与失,让自己的能力去体现!
承包的第二年未,1994年,我注册成立了“湘潭市希凯实业总公司”,“希凯”这个名字是我的名字“勇追”的英文“seek”音译过来的。我在湘潭市市中心处租了二层写字楼,作为总公司基地。二楼是信息音乐茶座,里面有卡拉ok,三楼是总公司办公场地。
由于“希凯公司”的总经理是我,“彩电维修中心”只是“希凯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希凯公司”的名声也跟着大振。
希凯公司成立不久后,我们便抓住机遇,与湘潭市邮电局、城建局,签订了在湘潭市建造100个公用电话亭的合同。由我们出资建造,享受永久使用权。首期建成的十个电话亭仅用二天时间就全部出租,三年收回投资。后来有的租户还一次性买断了该亭的永久使用权。这是后话。
希凯公司成立了,它经营什么呢?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我和我底下这帮人对电器类最熟悉。于是,在市中心另一处租了铺面,成立了“希凯音像总汇”,利用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专门经营电视机、影碟机、投影机、音响、家庭影院等音像设备。当时,正是卡拉ok厅建造刚起步的时候,对音像设备需求量很大。我们又找到了市场准入口,音像生意特别好,我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了“音像总汇”,音像设备是最昂贵的商品,仅店里摆满的样品就价值近百万,更别说还要库存了。由于“音像总汇”对资金需求量大,加上生意越来越好,我向银行贷了第一笔款50万。不久,这笔贷款就按时归还了。随着几次借贷的正常进行,我们和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信贷关系,保证了音像总汇业务的正常开展。
这时候厂里出了事,原厂长被撒职,新厂长上任伊始便在局里支持下,原厂长和其余厂主要干部进行审计,后来检察院也介入了,连续传唤了很多人,最后还涉及到了我,我也被请了进去,呆了二天二晚,肯定是“鸟”事没有。后来在无线电二厂、检察院和我三方的致同意下,提前把彩电维修中心归由二厂管理,我辞去其经理职务。就这样,我赖以起家和成名的彩电维修中心就和我从此分手。我暗自感叹我有先见之明,如果我不早作准备成立“希凯公司”,现在这样的结局对我就太突然了,我要另起炉灶就很困难了。
我也不打算挖人马再去成立什么新的“维修中心”了。因为彩电维修中心这几年生意太火爆,搞得社会上效仿者众多,维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冒出,这家是“湘潭彩电维修总中心”,那家是“中南彩电维修中心”或“湘潭家电维修中心”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经营方式,服务项目、内容等都跟我们毫无一致,甚至职工工资发放标准也一样。我不想去凑这个热闹了。事实上,彩电维修中心的大部份骨干力量都跟了我出来,在“希凯公司”效 力。
希凯公司现在只剩下了最大众化的音像业务了,如何发展?首先,就是要在现有的经营项目上把相关文章做好做足,就像前彩电维修中心一样,不仅要赚故障电视机的利润,而且也要赚没有故障电视机的钱。
当时,家庭影院开卡拉ok厅显现方兴未艾之势,所需ld影碟片数量巨大(当时还没有vcd),一张ld影碟片价格在400元左右。一般的家庭影院或拥有影碟机的家庭,需求故事片量大,但又不可能老是出钱买,一张故事片看完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只剩下收藏的意义了。许多家庭为此很苦恼,朋友熟人之间倒是经常互相交换各自碟片,但资源也有限。于是我成立了“希凯影碟片交流中心”,公司只投资5万元,准备了一百多张时下最新碟片作为基本片源,每张碟片的租金按市场价是每天20元。但是“交流中心”有关与一般租借店不同的经营内容:凡拥有与交流中心片源内容不冲突的用户,可免费与交流中心交换所需碟片。以10张碟片存入交流中心作抵押者,可半价租借交流中心碟片。广告一出响应者众,“影碟片交流中心”生意火爆异常。这个措施对用户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对我们来说,5万元的投入达到了50万的效果。一时间“希凯影碟片交流中心”几乎曩括了湘潭市的故事片碟源。
“希凯影碟片交流中心”成了碟片最丰富的地方。每天来价租碟的人洛不绝,出租收入虽然每年只有十几万,但它是一个以少胜多,小投资达到大投资效果的典范,而且,它还带来了一系列良性效果。其一,扩大的企业知名度;其二,为音像电器的经营增加了销售空间。在“交流中心”成立并热火后,我们不失时地打出了口号,凡在“希凯音像”购买影碟机或同等价值电器的均可成为“交流中心”会员,免费租借碟片。这比其他优惠措施更能吸引客户,统计数字表明,半年内“音像总汇”销售量几乎翻番。
为了把家电经营这篇文章做足,我又注册成立了“希凯旧家电市场”,采取“以旧换新”的办法,鼓励人们用准备弃用的旧家电在“音像总汇”购买新电器时抵扣部份现金,这样,既增加了“音像总汇”的销售额,又丰富了“旧家电市场”的资源,二个部门相辅相成。当然,“旧家电市场”也直接收购旧家电,赚取差价。
“希凯音像总汇”及其它几个经营体生意都很好,其中“音像总汇”第一年利润收入就近一百万。因此,我决定投资在临近湘潭的湘乡市再开一家音像总汇,扩大规模,扩大利润。
一个月后,1995年8月,投资200万的“希凯音像总汇湘乡分店”正式挂牌开张。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超过了湘潭总店。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它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音像总汇湘乡分店”成了“希凯公司”的主要创收实体之一。
家电和音像这篇文章已做得差不多了,如何写新的文章,扩大新的空间?我把眼光投向了别的领域。
在设立“音像总汇湘乡分店”的过程中,我和湘乡市委和市政府的一些主要领导同志进行了接触,在他们的介绍和鼓励下,我对农村种殖、养殖业发生浓厚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决定上马种植一种叫奈李的果树。这种叫奈李的水果在当时很流行,价格比一般水果贵,生长周期短,适应环境,抗病毒能力强。我们分别与60多户果农签定了合同,把分散的种植地集中起来,共计300余亩果地,全都是未成熟的奈李果树。承包期15年,每株每年返还农民2元。
就这样,希凯公司又多了一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经济实体——果园,或者说希凯公司挺进了另外一个未知领域——种植业。为此,《湘潭日板》还作了专门报道,称赞这是企业打破僵局,寻找利润增长点的有益尝试。
水果毕竟有生长期,短时期是看不出效果来的。公司几个实体运转正常,收入颇丰,但企业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规模没有扩大,我心闷得慌,我不满足于静止不变的经营内容、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我觉得我的天职和能力就是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取得新的胜利。
我开始思考是否创办实业,搞产品,搞开发。看到我每天说着同一个话题,我妻子说,中央二台每天有个半小时的节目,专门介绍各地厂家生产的新产品,并寻找代理商,你可以看看。我一听,想法就来了。中央二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介绍的新产品是各个企业生产的最新产品,是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集中财力、人力开发生产出来的。作为新产品,它们肯定有自己的特色,有市场需要的一面,这些企业急于在全国各地寻找窗口,为他们推介新产品,我们何不就成为他们在这个地区的窗口呢?首先,既然是新产品,代理这样的产品能使我们掌握市场的最新脉膊;其次,代理这样的产品,这些企业一般都会发送样品或采取垫货方式,这样就大量减少我们的资金投入,并将我们的风险降至最低;再次,在整个代理过程中,只要其中一个或几个产品能有市场,那作为代理商,我们肯定也就能大获其利了,如果我们还能在其中某个产品上受到启发,从而走上生产实业之路,那就更没违背初衷。说不定我们这个窗口形成规模后,厂家首先想到和引以为荣的就是把它的新产品送到我们这个窗口来。
我妻子特意给这个市场、这个窗口取了个名字,叫“新、奇、特!”。说实在的,近一段时间来,我在许多广告,报刊、商店中都看到过“新、奇、特!”几个字,这叫我心痛,因为,在七年前,在商界,还没有这三个字的排列组合。这“新、奇、持!”名字的发明权应该是属于我们的,那是一九九五年!
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新、奇、特!”市场筹备小组,安排专人每天收看中央二台的《经济半小时》,记录下那些寻找新产品代理商厂家的联系号码,然后一一与之联系,将我们的想法告诉对方,并申请成为其新产品在本地区的全权代理。绝大多数的厂家对我们的设想极表赞成,并欣然同意将其在湘潭地区,或湖南地区甚至中南地区的经销权委托给我们。
从发展趋势和情况来看,“新、奇、特!”市场是得有一个大气点的场所。既然如此,就应该把公司的几个实体全部集中到这一块来,增加规模效应,互通有无,便于管理。
这得选成一个现成的商场,位于市中心,交通要道,视野开阔,醒目大气。
竟然没费多少时间和周折,我们便找到了。它位于市中心一条主要道路十字路口,叫“北斗”商场,它是三层大楼,外面是适应十字路口的弧型结构,尤显得开阔醒目。它是商业局下面一个经营百货的集体单位贷款购买的商场。但“北斗”商场自从贷款购楼起就没还过贷款,也没有付清全部款项给房地产公司,所以,“北斗”大楼的实际主人是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但房地产公司不愿意出租,他们正在寻找购买对象。这幢楼售价近400万,我们不可能把公司所有商品,财产全部处理掉来购一幢空楼。正无奈之际,商业银行抛出了橄榄枝,他们承诺只要我们购楼,他们将把原给“北斗”商场的贷款转给我们,房地产公司也赞成这个方案,并同意分期付款。我心动了,并随之为其所吸引,我们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经营场地、办公场地,多么美妙的事!那是我曾经遥远的梦。现在看来,这并非遥不可及。根据方案,我们首期先付二百万元现金,余款在三个月内付清,其中银行转贷120万。我赶紧和同事、朋友商量此事,大家对这个计划并没有异议,关键是款从何来?
公司几个经营音像电器实体的库存和门面商品倒是价值近七百万(这七百来万商品近一半是银行和厂家的),一个月内收凑100万营业额没问题。但营业额平时是不能动的。它的一部份是利润,必须用来支付各种开支和再投入,一部份是本金,必须用来流动,如果在二个月时间内勉强凑齐200万营业额,则会导致大部份的畅销商品被销空,甚至连样品都会没有。这是很危险的。还有第二期余款80万,在首期200万付清后三个月能否凑齐更是一个问题。
我开始了大规模的筹款运动,终于有家银行答应凭购楼合同加贷50万。我兴奋起来。首期200万我挤营业款也要凑齐它,打算半年亏损算了。因为挤掉营业款后,没有正常流动资金,就无法正常经营,亏损是不可避免的。
公司开始截留营业款,只收不出,畅销的音像设备和电器商品是销一件少一件,这样熬了三个多月,终于凑齐了200万。平时,每月一百万营业额稀松平常,这次200万凑了三个多月,许多职工不理解,其实这是个恶性循环,流动资金越少,商品越少、生意就越差、生意差收入就越少,但这时候,我已顾不了那么多,“新奇特”筹备组已收到全国各地企业来的新产品样品或铺垫货400多个品种,这是一件大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通知房地产公司签订购楼合同,首期200万现金,按时打出。
厄运从这时候降临。正如我们原来悲观地估计到,但又希望它不会真正出现那样,公司自从挤掉那宝贵的200万营业额兼流动资金后。生意一落千丈,每天的营业额都不足以支付当日开支。靠三个月营业款来凑齐80万的侥幸念头无疑随之破灭。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债务问题全面凸现出来。平时因有强大的营业额作后盾,流动资金充沛,我们和银行等融资方的信贷关系正常,信誉很好,都是按时还按时借,对我们来说仅仅是去银行办个手续一样简单的事。而现在,因无流动资金,几乎所有的债权人包括那家答应加贷50万给我们的那家银行,都对我们发出了警告,如果再不还借款或贷款或门面租金,将采取法律手段!公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压力。如果不迅速解决债务危机,别说付第二期买楼就连现有公司都难以保住。手忙脚乱之下,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以300万库存商品为抵押向高利贷借了50万元,企图打个时间差,逐一还掉几家银行贷款,再贷出来。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其中一家银行也就是答应再加贷50万给我们的那家银行因为我们逾期还贷而暂停贷款给我们。这一下,使得300万库存商品几天之内就化为高利贷的盘中大餐,消失得无影无踪。结果可想而知,这边大部份债务没有解除,商品却只剩下门面上那些样品了,那边,第二期购楼款久不付出,已经违约。买又买不下,退又退不出。整个公司就在应付债务追讨中度日。终于,一家代表门面主人的法院采取了诉讼保权行动,要查封“希凯音像总汇”。所有和我们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闻讯而动,事情往往是这样,一旦僵局打破,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此前,大家虽然也是心上心下,毕竟曾经是合作伙伴,不到万不得以,不敢贸然下手,况且公司到这个境地确实也事出有因,还抱着希望,现在有人先动手,大家也就只有恐落后了。
那天中午12点,律师通过电话告诉我,“希凯音像总汇”被封,律师还在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也没去听了,我知道,这一刻公司崩溃了。
时间定格于一九九六年12月底。
下 篇
我的心情异常平静,甚至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这几个月下来,我每天都是忙于借钱还钱。拆东墙补西墙“顽强生活”,疲于应付,我已不堪重荷。现在,我轻松了。不就是要钱,要物吗?都拿去吧,我最多一无所有,我已经一无所有,但我不必再曲意奉承,我不必听到手机响就心惊肉跳担心是索债电话,不必东躲西藏……
象雪崩一样,“音像总汇”封条一贴,希凯公司大大小小的实体、办公室就全被大大小小的债权人通过法院查封了,他们在瓜分希凯公司。本来,公司的债务只占公司总资产的50%以下,但是,商品在正常营销过程中才体现它的价值。在仅仅起抵债或抵押的作用时,它就被贬得没什么意义了。自从公司遭遇债务危机以来,为了权宜之计,这些可怜的商品不是用了作抵押就是去换了高利贷,如今又在完成它们最后的使命——抵债。500来万的商品也就缩水成100多万了,也就是说,500来万的商品仅抵了150来万的债务。我知道,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瓜分那已经到了房地产公司的200万了。
我家里没留什么钱,连妻子的几万元私房钱也被我用来发了工资。唯一财产就是身边这辆破微型车。
我开始“政治避难”,从湘潭市消失。一切债权债务关系都委托我的律师处理。在当时那样混乱、急剧动荡的局面下,这样的冷处理是必要的,也是暂时的。事实上,我不久后便与所有的债权人,当事人逐一见了面,让他们了解发生的一切,了解、掌握我现在的真实状况,并真诚地与之讨论解决的办法。对他们来说,当债权一时没有下落,不找到我本人是不会善罢干休的。而对我来说,要重新开始生活,要东山再起,不得到他们的理解、许可和支持是不可能的。
公司刚倒闭的头一天,为免发生意外,我将仅2岁的女儿转移到一个朋友家中,我则南下广东暂避风头。可怜2岁的女儿。小小年纪便饱偿离开父母,寄人篱下的托孤生活。我每次打电话去这个朋友家,只要电话铃响(这个朋友家平时很少电话),她就会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侧听,或许是朋友家里过多地渲染了我这次危机的程度,或许是害怕女儿在外人面前乱说暴露身份,当我和女儿通话时,就能分明感受到她那年龄不应该有的态度与思维,她常说:“爸爸,我不会对人说你到哪里去了。”或者“爸爸,我晓得是你的电话,我每次想你都掉眼泪。”“你明天要打电话来”。吃饭时,她也很听话,总是第一个坐好,吃满2碗饭,也许她知道这不是自己家,不能放肆。
很快,我从广东回来,准备与债权人一一见面。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债权人有时会干出许多失去理智的事来。绑架、拷打、剁脚、剁手、甚至杀人这样一些因债务纠纷而产生的刑事案件是时有所闻的。为了继续避免公开露面,为减少家人所受震荡,我在外面租了房子,深居简出。除了与债权人保持联系,定期见面外,我开始思索,检讨失败的原因,我大量阅读感兴趣的书籍,甚至学着吟诗填词,我还学会了与朋友们玩扑克牌。朋友们说我这段时间是修身养性,韬光养晦。我绝不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也不是破罐子破摔。我知道,面对失败你必须接受它,这不仅在于失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吸取失败带来的宝贵养料,即经验教训,这样,在你的字典里,“失败”才不再是一个贬义词,才能成为成功的一个部份。因此,在失败面前,任何的精神崩溃,苟喘残延都是毫无意义,对不起“失败”这两个字的。
许多朋友在和我讨论失败原因时,都认为购买“北斗”商场是导致公司倒闭的根源。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那次失败更多的是哲学意义上的失败。我的性格和哲学态度可能使我不太适合做一个商人,或者说不太适合做一个职业经理,职业企业家。商人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却重视社会效益胜过重视经济效益,或者说重“名”胜于重“利”。因此埋下了那次失败的所有根源:不量力而行,在原始积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剧扩大规模、过度拉长战役、债务大量增加,远远超过警戒线,达到与自有资金几乎相等的程度。善开流,疏节源,财务管理松懈,巨大的收入被庞大的各种开支和漏洞几乎吃掉。这样情况下,任何一次的决策失误都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购买“北斗”商场行动是导致公司倒闭的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我的公司破产了,根据破产法,债权债务也就一笔了之了。但当时国家对私营企业没有破产一说,我的公司是实际破产,债务仍在。我是法人代表,债权人就当然找我,他们说,冤有头、债有主,我也无可奈何。按道理,我的债权债务关系至少可以互为抵消,但因多种原因,几个债权人的债权没有着落。我没有回避,也没有想办法赖掉,我承认,我道歉,配合法院一起调节三角债务,想尽千方百计还债。
那几年里,因公司债务问题找我麻烦的事举不胜举,不一而足,而且大多数都跟黑社会挂上了钩。请黑社会上的人来讨债,这样最具危险性,但每次类似事件都能被我一一化解,有惊无险。因为我的情况摆在那里,我确实一无所有,榨也榨不出一滴油来,更何况我原本是合法经营,既无诈骗也没坑人,债务多是三角债务,我本人更是老老实实,诚诚恳恳。经常暗下决心,假以时日,东山再起,一定要把债务还清!所以,那几年还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
债务的烦恼基本结束,为了我的事业,为了那些帮助我而遭受了经济损失的人,我必须奋斗,必须努力。一九九八年,我原来单位无线电二厂的主管局——湘潭市电子局的几位主要领导,在各方人士的推荐下,与我进行了多次接触,有意任命我为湘潭市电子研究所所长。我原本对国营企业没有任何兴趣,但在目前情况下,这就是一个契机,可以在搞好国企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找到实破口。局党委多次倾听和讨论了我的扭亏计划、设想,并在电子研究所举行了二次职工答辩会。同年十一月一日,我正式走马上任。
此时的研究所只有十几个职工在坚持上班,一幢50年代的破办公楼兼厂房,既无资金又无设备,更无项目。为了启动生产,我打算利用研究所的空地与房地产商联合开发,将原来的老楼推倒,重建集办公楼、门面、商品房于一体的新楼,既使研究所工作生产环境焕然一新,还能得到一大笔宝贵资金。这笔资金一部分可用来解开发,生产之急需,一部分可将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险一次性解决。但是,正如我一对国营企业的看法一样,这个方案得到了强烈反对,我失望之至,我不是神仙,也不是投资者,我只能就地取材,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盘活国有资产,否则又怎么能使研究所起死回生扭亏为盈?我不愿再在这里浪费时间,我宁愿摆摊起家也不做这种无用功。从上任开始,不到一年时间,一九九九年十月,我主动辞职。
我重新闲赋在家,自从担任湘潭市电子研究所所长以来,我就在湘潭市公开露面了,这意味着所有债权债务关系,我已全部处理妥当,追债虽然麻烦、危险,可它毕竟是我应尽的责任,是我事业的一部份。现在,通过国企这条路显然行不通了,(行贿、受贿、贪污等犯法的事我不干)如何寻找新的起点,寻找实破口?
这几年,我没有了经济来源,家里经济状况急剧恶化,连电脑也变卖了。因此,我面临的不仅是如何继续我的事业,而且更急迫的是如何负起家庭的责任,解决生存问题。我觉得,一个男人,当他决意结婚育子时,他就应当已经作好了担负起丈夫、父亲责任的准备。在我经营公司时,我很少陪伴妻子、女儿,也没给她们留下存款或值钱一点的财产。对此,我至今十分惭愧和内疚,但我至少保证了她们的小康生活。可如今,如果任由情况发展,整个家庭连温饱都会得不到保障!我不得不迅速调整思路,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再伺机寻求发展。凭我的文凭、技术、经验和能力,要解决温饱问题,让家庭过上小康生活,绝对不难,这一点我很清楚,我把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前途的广东沿海地区。
这时候,我的婚姻出现了危机。我和妻子协议离婚了。
女儿判给了我。已经失去了妻子,不能再失去女儿,可以不做丈夫,但不能不是父亲。为了我,为了女儿,我必须南下。
汽笛一声肠已断,回头再看故乡远。再见了,亲人,再见了,爱我和恨我的人们。我还能回来吗?我还用回来吗?
后 记
2000年最后的几天里,我离开湘潭来到了广东这个最著名的城市——深圳。对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故乡,虽然我曾经无数次离开湘潭--但那是出差,这也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虽然我曾经去过祖国东西、大江南北——但那是业务,这也是我第一次来深圳,虽然我曾经来过——但那是旅游!是的,这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远离,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带着我的无奈,带着我的凄凉,带着我的失败,带着我的尊严,带着我的信念,带着我的希望!
朋友当天就带我去了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提着行李箱,径直和老总见了面。朋友向老总介绍说:“这是王勇追,湘潭大学本科毕业,我的一个朋友的老乡。”我赶紧将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递给老总,自我介绍,“我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对彩电的设计、生产、维修十分熟悉,仪器仪表以前我没接搞过,但我会很快熟悉并掌握它。”老总显然对我这样年富力强的技术人才比较满意,他简单地问了些情况后,便叫手下人安排我熟悉工作了。
我朋友后来对我说,我只担心你能否忍耐得下去。我对他说,你放心,我是来打工的。确实,以前无论在私营企业还是在国营企业,我都是为头的,我已习惯于指挥、习惯于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习惯于众人按我的思路办事。我朋友并不是担心我能否吃苦,能否接受低待遇、低报酬,而是担心我能否适应角色的转换。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是来打工的,我是来求生存的,我是来求发展的,为了这个目的,角色的转换与环境的改变在我眼里是没有差别的,我都能克服。
打工一年多了,我在公司的工作集中放在了经营和销售上,但还是兼管“用户服务部”。我很敬业,我也很开心。虽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我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但我理解老总。同时我也时时注意观察和学习包括老总在内的其他优秀人才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管理经验,注意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这种比较使我受益非浅,也使我信心更足。从南到北,从湘潭到深圳,十几年来,我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种层次的人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交道,正是这种经历使我对自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我没有被事业上的失败以及它带来的一切困难所击垮,很大程度上就是缘于对自己的这份信心。
来源:经理人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