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机 - 油价新规:行百里半九十

油价新规:行百里半九十


     油价会怎么涨?昨日,中国国内媒体作出了“按照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汽油价格每升将上涨1.4元左右,而柴油每升则将上涨0.93元左右”的预测;和去年五次累计幅度仅在约13%~17%之间的调价相比,此次约25%的整体预期涨幅尤显激进。
    
     调价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在经历“煤电油运”瓶颈的同时,又极不相称地跻身全球成品油便宜国家之列(按汇率计算,见下图),低估的燃料价格自然不该持久。两大垄断石油公司都声称炼油业务因油价管制而亏损,或者盈利太少——虽然公众怀疑两家公司从勘探到销售的一体化结构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种损失。
    
    
    
     但阻力则来自四面八方:采油之外的能源密集部门利润将被严重侵蚀(2005年便是如此),而去年以来价格管制部门已数次语焉不详地表示“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每一次调价对公众情绪和弱势行业(农业、公交、出租车)的影响让决策者一直小心翼翼;国内外成品油出厂价格虽然差别不大,但由于中国分销成本与税率较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涨到国际平均水平并不现实。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同期美国、德国、英国汽油价格分别约75、130、180美分/升
    
     价格管制部门反复权衡后终于迈出一大步。据报道,与2001年以来的成品油定价方案相比,新的调价基准看来与中国大量进口原油的贸易格局相匹配:原机制“参考伦敦、鹿特丹、新加坡成品油价”变成了“按照国内成品油价折合纽约wti(西德克萨斯轻质中油)价格”,后者在规模和代表性上都超出前三个市场;与基准原油价格变化相比的时滞将从一个月(以往执行中往往被拖延至数月至半年)缩短至10天,这将大大压缩国内两大石油公司通过价差和时滞套利的空间。虽然定价新规则并未确保国内外油价同步,但确能使国内油价更接近全球市场水平,从而缓解供应紧张。
    
     然而,若认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将带来强烈冲击,则未免过于拘泥规则了。与激进的涨幅预测相比,定价机制改革本身则已“渐进”多时: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这一机制与国际成品油价波动的时滞为一个月,但2003年春sars至现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约一倍,这一调价机制却几成摆设,时滞变成了三年。此轮调价应当只待政府和“两会”程序性审核,价格管制部门恐怕仍要兼顾多方利益,小步慢跑。
    
     新规则下,若国内成品油折合原油价格在18~50美元/桶之间,则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超出这个区间,则进行“不等比例调整”:若低于18美元,则下调幅度少一些;若高于50美元,则上调幅度少一些。鉴于市场普遍预期全球油价将在中期处于50美元以上的高位, “不等比例调整” 是否将成为常态,仍是个问号。 各方利益掣肘之下,此前的旧规则并未严格执行。那新规则又会如何?
    
     来源:金融时报
    



商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