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签署“魔鬼”协议
通过这个高风险的投资,海外私募基金和牛根生团队都获得了超额回报。此后,更多国际投资人将目光投向中国。除了互联网,他们也看到了中国各个产业经济中更多的亮点
2002年9月,当草原上最后的花朵行将枯萎时,牛根生终于下定决心在融资协议上签字了,艰难的谈判使摩根斯坦利、鼎晖、英联三家投资人亦疲惫不堪。当外界盛赞创建仅三年的蒙牛竟然获得全世界著名的投资基金摩根斯坦利的青睐时,牛根生轻轻叹了一口气,当然,现在还远不到庆祝的时候。
和摩根等抛出的2.1亿人民币同时到来的还有他们与蒙牛管理层签定的“对赌协议”,2003年到2006年,蒙牛乳业每年的业绩复合增长率必须不低于50%,否则管理层应将最多7830万股(相当于蒙牛乳业已发行股本的7.8%)转让给外资股东,或者向其支付对应的现金,反之亦然。虽然此前国内不乏类似的对赌案例,但大多对赌股权的比例约在1.5%-2%,像蒙牛这样超过7%的豪赌,的确令人震惊。
把关于融资的话题抛给对面的牛根生,仰面深陷于宽大皮椅内的牛根生,迅速挺直了脊背,把刚刚还放在椅子上的双肘支在办公桌上,目光直直地注视着你,但休想从这里获得更多的关于融资协议的内容,牛根生迅速说,“不想再炒这个话题了。”但是“对赌”这样的字眼还是迅速地使牛根生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为什么说是对赌协议呢,这不过是所有的投资者都会使用的激励机制。”
在蒙牛创建约三年后,资金饥渴成为蒙牛持续发展的瓶颈。当时毫无知名度的蒙牛,和众多中国中小企业一样几乎没有敲开任何一扇融资的门,银行贷款无望,寄望于深圳创业板,创业板最终搁浅,几家有望投资的企业,最终基于各种原因全放弃了。
其间向蒙牛频抛绣球的英联和鼎晖并没有引起牛根生多少注意,直至有一天,对方跑来告诉牛根生说,他们拉来了摩根士丹利联合投资。对摩根士丹利早有耳闻的牛根生决定和对方坐下来谈谈。
尽管蒙牛一些高管对于大面积出让股权给外资表示反对,尤其是摩根斯坦利和鼎晖说,为了将来红筹上市,要蒙牛通过一系列法律结构重组把蒙牛股权放到国外去,对此蒙牛内部是有些担心和疑惑。但牛根生深信一个朴素的逻辑,“人家(摩根)是100多年的企业,投资了100多个国家,能不会做品牌吗,不会做生意吗,能欺骗我们吗?”
价格谈判的过程艰难而漫长,性格直率的牛根生几次都起身表示不谈了。最终摩根等以约9.5倍(按融资后计算的)市盈率的价格入股蒙牛,并与管理层签定了为期三年的“对赌协议”。
摩根斯坦利等进来后,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比如蒙牛曾考虑过的一个偏离主营业务的提议,就被私募投资者劝阻。此外,蒙牛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整个过程也主要由私募资金来主导。蒙牛管理团队知道私募资金与他们利益一致,且具备他们所不具备的专业能力,故对摩根斯坦利等的运作相当放手。私募资金的品牌以及他们对蒙牛的投入让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更放心。
摩根等先后投资的4.77亿港元,在2年半后套现共获得高达26.125亿港元,投资回报率高达550%。“投资方与融资方的双赢是最完美的结果。”对于牛根生为“对赌协议”所驱赶的这样的外界判断,牛根生流露出不屑的神情,“私募投资者投资回报率确实达到500%,但是管理团队等原始股东却得到了5000%的回报率。”
无论如何,牛根生在2002年与摩根演绎的这场大手笔的对赌协议,在中国企业海外私募历史上都堪称是浓笔重彩。通过投资蒙牛,摩根斯坦利等三大私募基金获得了超额回报,这激励了更多国际投资人将目光投向中国。除了互联网,他们也看到了中国各个产业经济中更多的亮点。在蒙牛之后,内地优秀民企的融资途径都有了更多选择。最重要的是国内投资界、学者和政策制订者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内资本市场会一直错失蒙牛、盛大、百度这样的明星企业。(来源:中国企业家)
2002年9月,当草原上最后的花朵行将枯萎时,牛根生终于下定决心在融资协议上签字了,艰难的谈判使摩根斯坦利、鼎晖、英联三家投资人亦疲惫不堪。当外界盛赞创建仅三年的蒙牛竟然获得全世界著名的投资基金摩根斯坦利的青睐时,牛根生轻轻叹了一口气,当然,现在还远不到庆祝的时候。
和摩根等抛出的2.1亿人民币同时到来的还有他们与蒙牛管理层签定的“对赌协议”,2003年到2006年,蒙牛乳业每年的业绩复合增长率必须不低于50%,否则管理层应将最多7830万股(相当于蒙牛乳业已发行股本的7.8%)转让给外资股东,或者向其支付对应的现金,反之亦然。虽然此前国内不乏类似的对赌案例,但大多对赌股权的比例约在1.5%-2%,像蒙牛这样超过7%的豪赌,的确令人震惊。
把关于融资的话题抛给对面的牛根生,仰面深陷于宽大皮椅内的牛根生,迅速挺直了脊背,把刚刚还放在椅子上的双肘支在办公桌上,目光直直地注视着你,但休想从这里获得更多的关于融资协议的内容,牛根生迅速说,“不想再炒这个话题了。”但是“对赌”这样的字眼还是迅速地使牛根生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为什么说是对赌协议呢,这不过是所有的投资者都会使用的激励机制。”
在蒙牛创建约三年后,资金饥渴成为蒙牛持续发展的瓶颈。当时毫无知名度的蒙牛,和众多中国中小企业一样几乎没有敲开任何一扇融资的门,银行贷款无望,寄望于深圳创业板,创业板最终搁浅,几家有望投资的企业,最终基于各种原因全放弃了。
其间向蒙牛频抛绣球的英联和鼎晖并没有引起牛根生多少注意,直至有一天,对方跑来告诉牛根生说,他们拉来了摩根士丹利联合投资。对摩根士丹利早有耳闻的牛根生决定和对方坐下来谈谈。
尽管蒙牛一些高管对于大面积出让股权给外资表示反对,尤其是摩根斯坦利和鼎晖说,为了将来红筹上市,要蒙牛通过一系列法律结构重组把蒙牛股权放到国外去,对此蒙牛内部是有些担心和疑惑。但牛根生深信一个朴素的逻辑,“人家(摩根)是100多年的企业,投资了100多个国家,能不会做品牌吗,不会做生意吗,能欺骗我们吗?”
价格谈判的过程艰难而漫长,性格直率的牛根生几次都起身表示不谈了。最终摩根等以约9.5倍(按融资后计算的)市盈率的价格入股蒙牛,并与管理层签定了为期三年的“对赌协议”。
摩根斯坦利等进来后,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比如蒙牛曾考虑过的一个偏离主营业务的提议,就被私募投资者劝阻。此外,蒙牛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整个过程也主要由私募资金来主导。蒙牛管理团队知道私募资金与他们利益一致,且具备他们所不具备的专业能力,故对摩根斯坦利等的运作相当放手。私募资金的品牌以及他们对蒙牛的投入让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更放心。
摩根等先后投资的4.77亿港元,在2年半后套现共获得高达26.125亿港元,投资回报率高达550%。“投资方与融资方的双赢是最完美的结果。”对于牛根生为“对赌协议”所驱赶的这样的外界判断,牛根生流露出不屑的神情,“私募投资者投资回报率确实达到500%,但是管理团队等原始股东却得到了5000%的回报率。”
无论如何,牛根生在2002年与摩根演绎的这场大手笔的对赌协议,在中国企业海外私募历史上都堪称是浓笔重彩。通过投资蒙牛,摩根斯坦利等三大私募基金获得了超额回报,这激励了更多国际投资人将目光投向中国。除了互联网,他们也看到了中国各个产业经济中更多的亮点。在蒙牛之后,内地优秀民企的融资途径都有了更多选择。最重要的是国内投资界、学者和政策制订者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内资本市场会一直错失蒙牛、盛大、百度这样的明星企业。(来源: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