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职场五大困惑
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好比一张地图,每一条分叉都会通向不同的目的地。如果你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连一个问路的人也找不到,这可能会令你走上一条和自己预期目标大相径庭的道路。岁末年初,往往是职场中人患得患失、进退两难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职场困惑相继而来,下面几种职业设计方案,兴许能帮到你。
困惑之一:是留守还是转行?
(吴苇莲,女,26岁,美术编辑)
前年我从美院毕业后,在一家小报社里当美编。报纸的发行量不足10万份,而且是黑白的,几乎没有什么版式设计要做。我的工作和薪水都很少。我是学油画的,在美院算是个不错的专业,但在人才市场上却很难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和我同时毕业的同学有的去做平面广告设计,有的搞婚纱摄影,都干得风生水起,收入也很可观。可我的工作既不能给我专业上的长进,也不能给我多一些的报酬,我实在是不想浪费时间呆下去了。也许,转行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我既不喜欢婚纱摄影,也没兴趣做广告设计,不知道做哪一行才好?
解决方案:职场重在经营
有调查显示,在当代职业群里,没有职业经营意识,不懂职业规划的占到80%以上,女性比例还要更高一些。其实,职业场所好比一个投资场,职业人是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进行投资。既是投资,当然要有经营,而且还要有收益,才算是成功。大家同时走向职场,别人干得风生水起,你为什么波澜不兴呢?关键就在于你不注重职业生涯的经营。职业经营,最重要的不是转不转行,而是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
对策1:资本评估,身家几许?
古今中外的许多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扬长避短地优选了最适合自己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与主客观条件及环境相适应的工作。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好高骛远或单从兴趣爱好出发,要实事求是地检测一下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职业能力,将自己的基本素质、专业特长重新梳理一下,这样才能找到“有用武之地”的合适工作。
对策2:职业分析,身在何处?
在一个有潜力的职场里,个人资本会成几何级数裂变增值;而把种子和汗水撒到盐碱地里,则可能颗粒无收。分析一下你所在的职场是沃土还是瘠地,是不是真的没有开垦的价值?如果是,果断离开,不要浪费青春。如果不是,就要从自己主观方面找找原因,不一定非要跳槽转行。
对策3:目标预测,意欲何为?
在采取新的行动之前,一定要胸有成竹。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跳槽应该以自己的技能优势为核心,在相关职业领域作选择。放弃已有成就的领域而转投其它行业确实不易,不但要从头学起,而且还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压力。每一次对自己职业和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都要看是不是“跳”有所值,是不是你的拿手好戏,是不是你的职业兴趣?
困惑之二:唱大戏还是演小品?
(龙刚,男,23岁,后勤助理)
当初我到这家保健品公司应聘,是因为这是华中地区保健品行业比较好的公司,薪水福利都不错,而且大公司的培训机会比较多。但干下来,我发现事实和设想之间有太大的差距。参加工作一年多了,一直做后勤部经理助理。由于我是学文学的,十分缺乏后勤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公司紧俏的培训机会都是给已经有专业基础的老员工,我成了最需要培训又最不可能被培训的人。在我们公司,起薪水平虽然比较高,但后勤部门的工资增长太慢,所在部门的平均工资是全公司最低的,比起主要业务部门来,相差太远。很多朋友羡慕我能在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可我唯有苦笑。老员工告诉我,这个部门不但没有升职的机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被炒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为后勤服务的工作很简单,新手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又很勤奋,工薪要价又低,所以,工作稍有不慎,岗位就有被挤掉的危险。
解决方案:把小品演精
职业简明扼要的定义就是“稳定的社会劳动角色”,作为一个职场上的新手,几乎都会面临这样的现状:重要的课题、深造的名额、出头的机会,都让老员工占了。特别是人员稳定的大公司,比小公司机会更少。新员工能够进来,就很不容易了,留给新员工的,开始当然是些辅助性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有没有可能脱颖而出呢?
对策1:从盲点中发现机会
世界上并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有一个养鸡场的女工,每月挣300块钱,后来发现有人将鸡粪拉出场外卖钱,她就找到几个场的场长,要求把处理鸡粪的活全部包下来,结果4年赚了100多万元。要论机会,养鸡场场长是不是占先?但他没有看到,他只看到了鸡和蛋,而那个女工却看到了鸡粪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只要你感觉敏锐,一样可以抢占先机,后来者居上,别人的盲点就是你的机会!
对策2:从小品中演出声望
什么是职场小品?起草文件是小品,接听电话是小品,打扫卫生是小品,后勤服务也是小品。唱大戏的机会少,演小品的机会多。其实,比起演大戏的重要岗位来说,演小品的风险小,价值却不低。很容易表现出你优秀的技巧,又不会引人恶意阻挠。进入职场的第一阶段,小品绝对重于大戏。
对策3:从小做起步步为营
像莎士比亚所说的,我的王冠不在我的头上,而在我的心上。郭为初当初进联想时,是该集团第一个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员工,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给领导开车门,拎皮箱。他从小事最优化做起,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最后成为联想集团(行情 论坛)的副总裁。当然,演小品并不简单,同样需要精心的排练。所以,演小品要像唱大戏一样精益求精,一招一式做到位。
困惑之三:要学历还是要经验?
(彭学林,男,33岁,助理审计师)
我很早就认为审计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行业。事实正如我所料,这几年审计事务所是开一家红一家,好在我入行早,经验丰富,工作机会是不愁的。我目前最头疼的事情是,到底应该继续工作还是暂停工作赶紧充电?好友为我联系好了某审计学院,进修审计专业3年,不仅可以拿到本科文凭,还可以边读边考,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我学的专业是商业管理,与审计没有多大关系。我也知道如果不赶紧补充专业知识,以后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很难了。但花3年时间读书,会不会丧失很多一线的工作经验?因为我目前就是靠经验取胜的。到时候学历有了,经验没了,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解决方案:在工作中充电
职业人生,是一个不断补充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学习充电是职业资本的积累,工作实践是职业资本的经营,要取得成功,职业资本和职业经营这两方面都需要互补互动。如果你的起初优势不在职业资本,而在于职业经验,你可以选择竞争者少、成长性好的领域,发挥你的先入优势。如果竞争者多、成长机会少,你应该在工作中及时充电,增加自己的职业资本,变先入优势为持久优势。
对策1:测定竞争能力
职业竞争能力测定体系中,有三项指标可供参考:核心技能与个人全部知识体系的比率(应保持在120%以上);个人职业能力与职位能力需求的比率(应保持在120%以上);个人职业能力与竞争对手能力的比率(应保持在150%以上)。如果有一项低于以上指标,等于亮黄灯,需要临时充电;如果有两项低于以上指标,就是亮红灯,应该集中充电了。这种测定,最好是请职业专家协助,要是不具备条件,也可以简化程序,比如找一些熟悉情况,又值得信任的人帮你做一个大体的估计。
对策2:重能力莫重文凭
许多职业者对充电有一个误区,似乎只有上学才是学习。其实,学校并不是唯一的提升途径,在工作中同样也能充电,甚至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蓄能过程。所以,想中途停职进修者应该对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认真考察,看是否真的是学有所用,最好不要为文凭而充电;假如一定要去上学,也要妥善处理好现在的工作,不要割断与工作实践的联系。比方说,将研究课题带到学校,将理论知识带回职场,利用假期和课余训练磨合,尽可能做到学习工作相得益彰。这样,才能让停业充电点成为职业战略转折点。
困惑之四:性别是优势还是歧视?
(张曼莉,女,23岁,建筑工程设计师)
我可以接受建筑工程公司阳盛阴衰的现象,但不能容忍部门主管对我的工程设计总是持不信任态度。我们公司做工程设计师的女性的确比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啊!我很累,付出的比别人多,面临的挑剔还要比别人多。为什么别的女孩在工作中可以有性别优势,而我却不断受到“性别歧视”呢?我要向哪个方向改变,才更容易接近成功?
解决方案:突破“性别阻力线”
人在职场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都会受到一些障碍,这就是所谓的“职场阻力线”。张曼莉遇到的是一条“性别阻力线”。突破“性别阻力线”有两个策略可供参考:
对策1:直线突破
所谓适不适合,只是普遍意义上而言,并不完全适于每个特定的对象。职场上,有一种错误的“归因趋向”:男人不成功,大半会从能力上找原因;女人不成功,大半会在性别上找原因。大多数成功的职业女性,从不把性别当作失败的借口。聚焦你的所有能力,做成一两件实事,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对策2:迂回突破
如果现在确实不具备突破的能力怎么办?那也不一定强攻。你看过水吗?顺境时,一往无前;遇到阻挡时,绕道而过;无路可走时,停下来积蓄,然后“飞流直下三千尺”。常说女人像水,处于职业生涯低潮时,女性更应懂得积蓄。利用自己的专业基础,先做辅助性工作,当然,即便是做配角,也要做最佳配角。要知道,最不受尊重的并不是配角,而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的人。
困惑之五:是坚守还是让位?
(曹鹰,女,38岁,银行部门主任)
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在计划部工作3年,努力把分内的工作做好。但从去年提升为人事部主任以来,我发现一些人和我的关系变了,特别是培训部主任,处处和我过不去。遇事找她商量,她给你出难题,不找她商量,她又到行长那里打小报告,还多次剽窃我的工作创意,本来是两个部门共同的工作,做好了,她要抢头功,出了差错,肯定是推得一干二净。行长也不了解情况,还大会小会地表扬她。最近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关注人事部主任这个职位。我是同她闹翻,还是干脆让位于她?真叫人有点左右为难。
解决方案:进步才能竞争
人生本来就是竞技场,进入职场更意味着竞争激烈。只有比对手更高、更快、更强,才有可能赢得竞争。职场竞争形形色色,就竞争的对象来看,分别有来自上级、下级和同级三个方面,各有相应不同的竞争策略。
对策1:换位策略
站到对手的角度看问题,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多了。因为你升职了,而且是重要岗位,别人把你当作竞争对手是很自然的。站到上级的角度想,能够让你担当重任,本身就是最大的信任。至于别人受表扬,也许是真的做得比你好,也许是一种变相安抚。这样去思考,你就会加深对别人的理解,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对策2:同盟策略
在双方的竞争中,第三者可能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眼睛不能只盯着对手,要关注其他员工的反应。有时面对公众,不要样样都想占上风;如果对方真是个恶人,肯定不会只针对你,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竞争者结成同盟,多一个朋友,不就少一个竞争对手,何必庸人自扰呢?
对策3:威慑策略
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靠打败对手而取胜不是上策,更多的时候,要展示自己的实力,不甘示弱,让对方不能随意挑衅。
对策4:摊牌策略
必要的时候,要直面矛盾。两个人坐下来,单刀直入,坦诚相见。对方拒绝沟通也不要紧,你的大度,你的胸怀,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折服的人格力量。
对策5:双赢策略
战争的至高境界是和平,竞争的至高境界是合作。一个职业白领,进入职场伊始,就应当力求这样的结果。职场不同于战场,战场上人死不能复生,职场上你不可能把别人消灭。“互利互惠”才能“双赢”,这是与竞争对手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好办法。
来源:南方网-南方日报
困惑之一:是留守还是转行?
(吴苇莲,女,26岁,美术编辑)
前年我从美院毕业后,在一家小报社里当美编。报纸的发行量不足10万份,而且是黑白的,几乎没有什么版式设计要做。我的工作和薪水都很少。我是学油画的,在美院算是个不错的专业,但在人才市场上却很难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和我同时毕业的同学有的去做平面广告设计,有的搞婚纱摄影,都干得风生水起,收入也很可观。可我的工作既不能给我专业上的长进,也不能给我多一些的报酬,我实在是不想浪费时间呆下去了。也许,转行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我既不喜欢婚纱摄影,也没兴趣做广告设计,不知道做哪一行才好?
解决方案:职场重在经营
有调查显示,在当代职业群里,没有职业经营意识,不懂职业规划的占到80%以上,女性比例还要更高一些。其实,职业场所好比一个投资场,职业人是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进行投资。既是投资,当然要有经营,而且还要有收益,才算是成功。大家同时走向职场,别人干得风生水起,你为什么波澜不兴呢?关键就在于你不注重职业生涯的经营。职业经营,最重要的不是转不转行,而是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
对策1:资本评估,身家几许?
古今中外的许多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扬长避短地优选了最适合自己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与主客观条件及环境相适应的工作。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好高骛远或单从兴趣爱好出发,要实事求是地检测一下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职业能力,将自己的基本素质、专业特长重新梳理一下,这样才能找到“有用武之地”的合适工作。
对策2:职业分析,身在何处?
在一个有潜力的职场里,个人资本会成几何级数裂变增值;而把种子和汗水撒到盐碱地里,则可能颗粒无收。分析一下你所在的职场是沃土还是瘠地,是不是真的没有开垦的价值?如果是,果断离开,不要浪费青春。如果不是,就要从自己主观方面找找原因,不一定非要跳槽转行。
对策3:目标预测,意欲何为?
在采取新的行动之前,一定要胸有成竹。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跳槽应该以自己的技能优势为核心,在相关职业领域作选择。放弃已有成就的领域而转投其它行业确实不易,不但要从头学起,而且还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压力。每一次对自己职业和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都要看是不是“跳”有所值,是不是你的拿手好戏,是不是你的职业兴趣?
困惑之二:唱大戏还是演小品?
(龙刚,男,23岁,后勤助理)
当初我到这家保健品公司应聘,是因为这是华中地区保健品行业比较好的公司,薪水福利都不错,而且大公司的培训机会比较多。但干下来,我发现事实和设想之间有太大的差距。参加工作一年多了,一直做后勤部经理助理。由于我是学文学的,十分缺乏后勤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公司紧俏的培训机会都是给已经有专业基础的老员工,我成了最需要培训又最不可能被培训的人。在我们公司,起薪水平虽然比较高,但后勤部门的工资增长太慢,所在部门的平均工资是全公司最低的,比起主要业务部门来,相差太远。很多朋友羡慕我能在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可我唯有苦笑。老员工告诉我,这个部门不但没有升职的机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被炒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为后勤服务的工作很简单,新手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又很勤奋,工薪要价又低,所以,工作稍有不慎,岗位就有被挤掉的危险。
解决方案:把小品演精
职业简明扼要的定义就是“稳定的社会劳动角色”,作为一个职场上的新手,几乎都会面临这样的现状:重要的课题、深造的名额、出头的机会,都让老员工占了。特别是人员稳定的大公司,比小公司机会更少。新员工能够进来,就很不容易了,留给新员工的,开始当然是些辅助性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有没有可能脱颖而出呢?
对策1:从盲点中发现机会
世界上并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有一个养鸡场的女工,每月挣300块钱,后来发现有人将鸡粪拉出场外卖钱,她就找到几个场的场长,要求把处理鸡粪的活全部包下来,结果4年赚了100多万元。要论机会,养鸡场场长是不是占先?但他没有看到,他只看到了鸡和蛋,而那个女工却看到了鸡粪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只要你感觉敏锐,一样可以抢占先机,后来者居上,别人的盲点就是你的机会!
对策2:从小品中演出声望
什么是职场小品?起草文件是小品,接听电话是小品,打扫卫生是小品,后勤服务也是小品。唱大戏的机会少,演小品的机会多。其实,比起演大戏的重要岗位来说,演小品的风险小,价值却不低。很容易表现出你优秀的技巧,又不会引人恶意阻挠。进入职场的第一阶段,小品绝对重于大戏。
对策3:从小做起步步为营
像莎士比亚所说的,我的王冠不在我的头上,而在我的心上。郭为初当初进联想时,是该集团第一个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员工,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给领导开车门,拎皮箱。他从小事最优化做起,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最后成为联想集团(行情 论坛)的副总裁。当然,演小品并不简单,同样需要精心的排练。所以,演小品要像唱大戏一样精益求精,一招一式做到位。
困惑之三:要学历还是要经验?
(彭学林,男,33岁,助理审计师)
我很早就认为审计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行业。事实正如我所料,这几年审计事务所是开一家红一家,好在我入行早,经验丰富,工作机会是不愁的。我目前最头疼的事情是,到底应该继续工作还是暂停工作赶紧充电?好友为我联系好了某审计学院,进修审计专业3年,不仅可以拿到本科文凭,还可以边读边考,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我学的专业是商业管理,与审计没有多大关系。我也知道如果不赶紧补充专业知识,以后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很难了。但花3年时间读书,会不会丧失很多一线的工作经验?因为我目前就是靠经验取胜的。到时候学历有了,经验没了,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解决方案:在工作中充电
职业人生,是一个不断补充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学习充电是职业资本的积累,工作实践是职业资本的经营,要取得成功,职业资本和职业经营这两方面都需要互补互动。如果你的起初优势不在职业资本,而在于职业经验,你可以选择竞争者少、成长性好的领域,发挥你的先入优势。如果竞争者多、成长机会少,你应该在工作中及时充电,增加自己的职业资本,变先入优势为持久优势。
对策1:测定竞争能力
职业竞争能力测定体系中,有三项指标可供参考:核心技能与个人全部知识体系的比率(应保持在120%以上);个人职业能力与职位能力需求的比率(应保持在120%以上);个人职业能力与竞争对手能力的比率(应保持在150%以上)。如果有一项低于以上指标,等于亮黄灯,需要临时充电;如果有两项低于以上指标,就是亮红灯,应该集中充电了。这种测定,最好是请职业专家协助,要是不具备条件,也可以简化程序,比如找一些熟悉情况,又值得信任的人帮你做一个大体的估计。
对策2:重能力莫重文凭
许多职业者对充电有一个误区,似乎只有上学才是学习。其实,学校并不是唯一的提升途径,在工作中同样也能充电,甚至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蓄能过程。所以,想中途停职进修者应该对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认真考察,看是否真的是学有所用,最好不要为文凭而充电;假如一定要去上学,也要妥善处理好现在的工作,不要割断与工作实践的联系。比方说,将研究课题带到学校,将理论知识带回职场,利用假期和课余训练磨合,尽可能做到学习工作相得益彰。这样,才能让停业充电点成为职业战略转折点。
困惑之四:性别是优势还是歧视?
(张曼莉,女,23岁,建筑工程设计师)
我可以接受建筑工程公司阳盛阴衰的现象,但不能容忍部门主管对我的工程设计总是持不信任态度。我们公司做工程设计师的女性的确比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啊!我很累,付出的比别人多,面临的挑剔还要比别人多。为什么别的女孩在工作中可以有性别优势,而我却不断受到“性别歧视”呢?我要向哪个方向改变,才更容易接近成功?
解决方案:突破“性别阻力线”
人在职场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都会受到一些障碍,这就是所谓的“职场阻力线”。张曼莉遇到的是一条“性别阻力线”。突破“性别阻力线”有两个策略可供参考:
对策1:直线突破
所谓适不适合,只是普遍意义上而言,并不完全适于每个特定的对象。职场上,有一种错误的“归因趋向”:男人不成功,大半会从能力上找原因;女人不成功,大半会在性别上找原因。大多数成功的职业女性,从不把性别当作失败的借口。聚焦你的所有能力,做成一两件实事,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对策2:迂回突破
如果现在确实不具备突破的能力怎么办?那也不一定强攻。你看过水吗?顺境时,一往无前;遇到阻挡时,绕道而过;无路可走时,停下来积蓄,然后“飞流直下三千尺”。常说女人像水,处于职业生涯低潮时,女性更应懂得积蓄。利用自己的专业基础,先做辅助性工作,当然,即便是做配角,也要做最佳配角。要知道,最不受尊重的并不是配角,而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的人。
困惑之五:是坚守还是让位?
(曹鹰,女,38岁,银行部门主任)
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在计划部工作3年,努力把分内的工作做好。但从去年提升为人事部主任以来,我发现一些人和我的关系变了,特别是培训部主任,处处和我过不去。遇事找她商量,她给你出难题,不找她商量,她又到行长那里打小报告,还多次剽窃我的工作创意,本来是两个部门共同的工作,做好了,她要抢头功,出了差错,肯定是推得一干二净。行长也不了解情况,还大会小会地表扬她。最近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关注人事部主任这个职位。我是同她闹翻,还是干脆让位于她?真叫人有点左右为难。
解决方案:进步才能竞争
人生本来就是竞技场,进入职场更意味着竞争激烈。只有比对手更高、更快、更强,才有可能赢得竞争。职场竞争形形色色,就竞争的对象来看,分别有来自上级、下级和同级三个方面,各有相应不同的竞争策略。
对策1:换位策略
站到对手的角度看问题,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多了。因为你升职了,而且是重要岗位,别人把你当作竞争对手是很自然的。站到上级的角度想,能够让你担当重任,本身就是最大的信任。至于别人受表扬,也许是真的做得比你好,也许是一种变相安抚。这样去思考,你就会加深对别人的理解,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对策2:同盟策略
在双方的竞争中,第三者可能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眼睛不能只盯着对手,要关注其他员工的反应。有时面对公众,不要样样都想占上风;如果对方真是个恶人,肯定不会只针对你,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竞争者结成同盟,多一个朋友,不就少一个竞争对手,何必庸人自扰呢?
对策3:威慑策略
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靠打败对手而取胜不是上策,更多的时候,要展示自己的实力,不甘示弱,让对方不能随意挑衅。
对策4:摊牌策略
必要的时候,要直面矛盾。两个人坐下来,单刀直入,坦诚相见。对方拒绝沟通也不要紧,你的大度,你的胸怀,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折服的人格力量。
对策5:双赢策略
战争的至高境界是和平,竞争的至高境界是合作。一个职业白领,进入职场伊始,就应当力求这样的结果。职场不同于战场,战场上人死不能复生,职场上你不可能把别人消灭。“互利互惠”才能“双赢”,这是与竞争对手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好办法。
来源:南方网-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