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北京十大商业新闻
“直销法”出台威慑直销巨头
2005年9月1日注定成为安利、雅芳、天狮这些直销企业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直销管理条例》这部千呼万唤才出来的“条例”将于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一直无名无份的安利、天狮们终于能“堂堂正正”地做生意了。
分别于11月1日、12月1日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也为直销企业设置了门槛: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交纳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学生等几类人群不得从事直销行业等等。但是,最为关键的是,《禁止传销条例》明确规定,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团队计酬)属于传销行为。这就让安利等以团队计酬为主要营业模式的直销企业们不得不面临转型。
上榜理由:一部法律决定了数百家直销企业的命运,更决定了数以万计的直销从业人员的命运。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经济角度,直销法的出台,毫无疑问能让已被困扰数十年的从事这一行业的中国人分辨清传销和直销。
“普马”41家店全线崩盘
2005年1月6日,普尔斯马特中国总部北京学清路店关张。至此,这个“普马中国骗局”彻底败露。包括拖欠的货款、银行贷款和抽逃的注册资金,普马的资金黑洞总计达到20亿元。1997年1月8日,全国第一家普马会员店在北京学清路开业。2000年,普马中国公司又开拓非会员店业态诺马特购物中心。7年间,普马在中国30多个城市开设了13家普马会员店和28家诺玛特非会员店。2004年7月,上市公司南方建材以“拖欠房租”为由将普马告上法庭,引发“普马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后全国各地供货商群起而讨,普马在全国的40家店便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迅速崩塌。
上榜理由:普尔斯马特在中国的全面崩盘并非偶然。有着普马影子的零售企业在中国可能还有很多。零售商肆意拖欠占用供货商货款,然后迅速开店,最终高管恶意卷款出逃。这种无本经营扩张、滚动开店的模式应引起中国零售业高度警惕。
外资独资店首现中国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开放元年,面对外商对合资企业持股比例的限制取消,零售巨头竞相甩开了当初进驻中国市场不得不携手的中方合作伙伴,迈开独资步伐。
9月,易初莲花津京沪三地启动独资计划;10月家乐福收购中方合资伙伴昆百大35%股权,实现“单飞”。而早在今年5月,麦德龙合资公司持股由60%增至90%,取得绝对控制权。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发布预言:未来3至5年,中国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全国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商手中。
上榜理由:2005年,外资零售商已从跑马圈地升级为资本渗透,在华竞争加剧杀伤力。而本土零售企业却在激烈竞争的挤压中加速两级分划。2005年,国内至少有近200家零售企业倒闭,其中大部分为中小零售企业。
华联实现中国零售首次海外并购
12月3日,嘉德置地(capitaland)以400万新元,把西友(seiyu)新加坡转卖给中国第六大连锁零售商——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友新加坡在碧山第八、第一乐广场及百乐和白沙浮商业城三个地点百货公司被华联尽收囊中。
对于华联来说,这一次并购只是一次经营资产的并购,投资只有400万新元(合1912万元人民币)。从目前来看,这三家百货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华联也试图通过西友新加坡成熟的管理模式提升自己。华联在国内的百货业务主要走“流行百货”路线,商品多为国内名牌,国际高端品牌的引入缺乏,进入百货业成熟的新加坡后,与顶尖级的品牌厂商保持密切合作将变得尤为重要。
上榜理由:国内的很多零售企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曾经尝试走出国门,进军海外的冲动也在10多年前曾经爆发,但真正成功的却鲜有。而北京华联实现了中国零售业首次跨国并购。近些年,国内百货业的空间随着各家企业的扩张,出现了日趋饱和的状况。跳出国内有限空间,将目光瞄准海外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王府井大楼50周年、西单商场75周岁
9月25日,在共和国怀抱中诞生、跨越了各个重要经济阶段的“新中国第一店”——王府井百货迎来自己的50华诞。9月25日庆典日当天,王府井百货全国旗下门店同时举行“一团火”火炬传递活动,体现了王府井百货企业文化精髓和传承精神的经典方式。
12月10日,西单商场迎来了75岁生日。店庆中,商场因客流多次“爆棚”临时决定将店庆活动延长。12月8日至10日,3天营业额累计销售达到4269万元,同比增长257%,单笔销售额达到了30余万元。其中,10日单天获得的2103.1万元业绩更是创下5年来新高。
上榜理由:在北京人的集体记忆中,“到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是多少年里购物的首选;在很多外地人在北京的行程中,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都是不可错过的一站,承载着物质匮乏时代许多亲朋的托付。作为北京的标志性商场,几十年的风雨已成为新中国零售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中永乐结盟对抗“美苏”争霸
一直以竞争对手身份割据一方的大中电器和永乐电器要合作了。12月11日,双方秘密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决定组建合资公司联手开拓市场。根据这份协议,大中与永乐各出资50%在双方新进入的区域市场组建合资公司,承担两家在这一区域的全部业务,实行独立统一的公司化管理,并在新公司中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一个事实表明,大中、永乐在京沪两地拥有着绝对的市场份额。据双方披露的信息显示,在各自的“大本营”中,两家的市场份额均在50%以上,而在其他的一、二级城市布点上则略逊于国美和苏宁。所以,此次两家结盟的用意很明确,那就是要制造出1+1〉2的效应来对抗国美和苏宁。
上榜理由:大中与永乐的合作颇具典型性,这也将成为区域连锁未来寻求发展的一条出路。事实上,今年国美的收购举措已经给了区域连锁一个警示,如果再单枪匹马地与之对抗,其结果只能是实力一步步地被削弱,直至被吞食。
另一方面,2005年,仅北京一地的家电卖场总数就增加了80个。面对有限的家电市场,面对有限的物业资源,几家争食的情形必然上演。正如大中的负责人所言,这种恶性扩张一旦蔓延下去,将是整个行业的资源浪费。
109百货频繁变脸
11月8日,109百货将定位青春时尚的百货路线全盘推翻,取而代之的是经营婚庆、摄影器材的大型广场。7层的营业面积中5层“押宝”了婚庆产业,这个改变并非偶然。当初西西友谊百货的消失被归因于客流不足,109年轻人百货转型则是因为开业以来一直没有摆脱货源短缺的困境。而即将在今年1月1日开业的婚庆、摄影器材主题广场却被业界视为“不伦不类”的卖场,经过2至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后,能否生存仍然难料。
上榜理由:经历了西西友谊百货的“灭亡”、109定位年轻人路线的“全盘推翻”、再到前途未卜的婚庆主题广场,109百货转型可谓眼花獠乱。开业3年里,经历了大大小小3次变脸,109百货当选最频繁变脸的商家,当之不愧。
百盛集团在港上市
11月29日,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旗下的中国零售百货连锁品牌-百盛集团正式在中国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16.23亿港元。百盛集团在港上市募集资金的目的是要加大在内地的扩张。
募集资金中5.31亿港元用于收购内地10-14家百货店,2.75亿港元将用在上海、北京等发展成熟的大城市开设新店;2亿港元则用于装修现有的百货店;其余3%左右的资金用于营运及提升咨讯技术。
同时,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零售公司,百盛在内地的业务上市后,其大股东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对它的持股量,由100%降至65.5%。
上榜理由:百盛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其1994年在北京开设首家店后,目前已在全国开出了39家百货店。
现阶段百盛经营收益大部分依靠北京、上海分店。截至2005年6月,来自北京和上海门店的销售收益占集团经营收益总额的52%。百盛过去收购的门店,多处于国内二三线城市,利润微薄,且流动负债高。这次通过上市所得资金进行扩张,将给百盛带来品牌增值影响。
黄光裕蝉联首富
2005年10月12日,胡润第七张百富榜公布,黄光裕蝉联首富。去年以105亿元资产跃居首富的他,今年的身价已增至140亿元。
这一年对于黄光裕而言,是忙碌而富于挑战的。2005年4月,举着连锁大旗的国美电器,在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的谈判桌上,黄光裕仅用了30分钟就将其收归囊中;接着,深圳易好家、武汉中商、常州金太阳,黄光裕的收购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个区域家电连锁冠上了国美电器的旗号。而与此同时,国美电器一级市场布局也在黄光裕亲自督战下完成。
上榜理由:2005胡润百富榜上,黄光裕蝉联首富。而在随后公布的胡润零售富豪榜中,苏宁的张近东、永乐的陈晓、大中的张大中均跻身前列。显然,这不是一个黄光裕的发迹,而是整个家电连锁行业的暴富。而在他们暴富的背后,其实是众多家电供货商资本的累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