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保险十大关键词
全面开放/200亿(团单)/人禽流感险/入市/地下保单
费率市场化/万能险风波/生命表/股权变动/再保市场放开
在即将告别2005年之时,如果要对2005年开放1年的中国保险市场做个总结,大致可以用10个关键词来概括。
全面开放
2005年的各路消息都在印证中国保险业加入wto3年承诺的所有内容。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保险市场大门洞开,政策门槛的约束力日渐式微,外资寿险公司可以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业务,取消对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比可至51%。一场中外保险公司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
我们看到的表现是:在12月11日后的数月内,外资寿险公司相继拿下团险牌照,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中宏人寿、海康人寿等外资保险公司杀入长三角、珠三角的气势不容小觑,地域版图扩张俨然成为其2005年的重要使命;沉浸多年的保险经纪市场也多了几分生气,全球三大保险经纪公司英国韦莱集团增资至51%成功控股韦莱浦东保险经纪公司。
面对外资的来势汹汹,中资保险公司将以何种姿态去应对挑战,外资保险公司能否成功占领中国市场,将在2006年时见分晓。
200亿(团单)
与中国保险总资产1.47万亿元相比,“200亿元”也许不足为奇,但它却具有深远意义:合资寿险公司中意人寿一举吞下中方股东中石油200亿元的团险保单,成为目前为止落入外资寿险公司囊中的最大团单,从而引爆了团险市场新地震。
虽然1000亿团险规模的市场前景诱人,但自年初团险门槛放开以来,除了已签订的中意人寿的200亿大单外,合资公司表面上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扩张举动。然而,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下,剑拔弩张之势仍不时隐现,各保险公司作好抢占市场份额的准备,各家寿险公司市场觊觎的可能不是这一笔大单,而是更多的“200亿”。
金盛人寿总裁蓝沛乐向记者表示,已经和中国五矿集团就团险业务的广泛合作开始接触,并将眼光放到了五矿众多的供应商和客户身上;同时,海尔纽约也将分公司开到了海尔家门口青岛,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意图;海康人寿将分公司开进北京,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中方股东中海油近3万名的员工。
人禽流感险
如果要盘点2005年保险市场的十大关键词,相信“人禽流感险”是一个谁都不会遗漏的词语。自今年下半年禽流感疫情爆发后,国内两家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人禽流感险”,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保险公司“创新还是做秀”的讨论。
这场讨论的焦点是:“人禽流感险”的推出是否恰逢其时?紧接着,舆论一连串的质疑扑面而来:为何相同的险种价格不同,保险公司有无定价标准?为什么只在城市卖不在高感染区农村卖?既是热门险种,为何只有两家保险公司推出?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人禽流感险”的精算基础不扎实,禽流感发生到人身上的概率没有历史依据,向来依靠“大数法则”定价的保险业,此次确定该险种应收取的保费,稍显“匆忙”。
虽然“人禽流感险”是否适合目前人群,还有待商榷。但无论如何,保险公司主动配合环境开发新产品的勇气可嘉。尚处幼年的中国保险业和保险公司,需要社会和舆论给予其不断磨练的过程。
入市
2005年2月17日,保监会联合银监会下发《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和《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保险资金入市涉及的资产托管、投资比例、风险监控等有关问题,为争论多时的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问题扫清了政策障碍;紧接着,太平人寿、华泰财险、泰康人寿等数家国内保险公司杀入股票市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最终成为现实。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近期的“中国金融论坛”上透露,保险资金入市金额已超1150亿元。
保险公司亲自操盘就保证赚得了钱吗?答案似乎仍然不敢肯定。事实上,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保险资金运用中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全球合伙人吴志强认为,如果投资不谨慎,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对此,保监会提出了资金全托管的概念,目前,首批30家保险资金全托管试点正式启动。全托管制度的建立,能减少保险资金汇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跑冒滴漏”等损耗现象,以便从根本上管控保险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地下保单
虽然中国保监会已明确表示要加大对“地下保单”市场的整顿力度,香港保险监管机构也曾多次宣称,要对无视监管销售地下保单的公司进行惩罚,但在过去的一年中,地下保单仍然在上海、温州、广州和深圳等地风生水起。
对此,保监会狠招迭起,内地保监局在通过媒体向百姓示警的同时,甚至放言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境外保险公司,将取消其在内地再设分支机构的资格。虽然,保险监管部门亮出的“红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下保单的猖獗势头,但如何才能标本兼治,彻底清除地下保单的生存土壤,仍是保险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费率市场化
2005年有关明年保监会放开保险费率管制的传言时有耳闻。这对保险公司而言,意味着在差异化竞争环境下能自主定价,进而针对市场需求开发适合的险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对保户而言,则意味着险种更加丰富,可选择性增强,享受到价格降低的实惠。
但硬币有正反面。吴志强表示,保险公司实行费率自主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谨慎对待。一旦费率市场放开,保险公司精算部门将面临考验,这对产品定价和准备金提取等精算水平和对费率风险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管部门将从“限制者”的角色蜕变为“监管者”,应该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上来。
万能险风波
2005年万能险销售火爆的景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保险监管部门同时调查发现,由此引发的万能险保险投诉案件也在逐日增加。为了避免步投连险的后尘,监管部门在年尾时对销售过热的万能险“泼冷水”,提示市民理性投资,不能将万能险作为储蓄替代品。
由于保险基础知识的缺乏,市民对万能险存在一些误解:部分市民简单地把万能险当成储蓄,一些消费者把万能险承诺的回报与银行利率简单相比,还有一些老年市民也在盲目跟风购买。
因为消费者风险意识的淡薄,个别保险公司的营销员违规操作误导消费者的“苗头”开始显现。为此,监管部门已经找过个别保险公司谈话,监管压力迫使他们对万能险产品进行了整改。
生命表
生命表今年年底更换的传言引起市场不小震动,有关保险费率上调、多数保险价格上涨的讨论一时成为焦点。
生命表生变对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以生存为给付条件的养老险保费相应涨价;而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保费价格会便宜一点,而两全寿险受生命表变动的影响较小。虽然保险公司有自主定价权,并不代表保险公司都会调整价格,即使会调费,幅度也会很小,对于客户而言选择退保或换险种都不太划算。
股权变动
中国保险市场放开之后的焦点之一无疑就是国内合资寿险公司的“婚姻”问题,而有关一方股东抽身的原因,更是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个多月前,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宣布在华合资寿险公司安联大众的中方股东将变更,中信信托接手原股东大众保险在合资公司的49%股权。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同样业绩排在合资保险公司末几位的中保康联、恒康天安也在洽谈股东更换之事。据悉,中保康联的中方股东中国人寿已经与国内某非保险企业洽谈股权转让事宜;作为中方股东的天安财险则悉数吞下宏利金融集团持有的全部恒康天安的股份。
对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持股的限制,本是政府保护中国保险业的措施,不想却成就了无数不美满“婚姻”。当婚龄到一定年数时,是选择继续维系,还是一拍两散,这是合资寿险下一步需要考虑的。
再保市场放开
在我国加入wto前,再保险市场一直是以法定强制分保为主。中国再保险公司作为国内惟一的中资再保险公司得以有20%的法定分保进账。但按照入世承诺,法定分保比例逐年递减并即将于2006年取消,国内再保险业务将全面实行商业运作。
在放开前的一年,再保险市场涌动。11月10日,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伦敦劳合社在华成立一家再保险公司的计划获得批准;急于占据先机的并非只有劳合社,10天后,瑞再作价68亿美元收购ge旗下大部分保险业务,同时瑞再宣布了亚太区重大人事调整,委任6名亚太区业务要员,意在加强内地业务。
中再集团亦不甘落后。面对2006年1月1日法定分保业务最终全部取消的市场变化,外资再保公司蚕食国内再保业务的气势,中再已经开始位二次改制热身。二次改制的核心是扩大集团资本实力,并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实现公司上市。2006年保险市场的竞争焦点或许就从再保险开始。
2006年钟声即将敲响,我们依稀能捕捉到明年焦点和热点的轮廓。吴永强透露,11月底,保监会开设偿付能力培训班,各家保险公司财务及审计负责人悉数到场。会中,监管层方面透露,明年,各家公司应该继续在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