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老板是精神病
尽管老板再怎么惹人厌,你绝对很难把他与“精神病”联想在一起。
还记得前阵子不论美国或中国爆发的一连串企业丑闻吗?是的,精神病老板远比你想象得要普遍。
美国畅销作家马莎-史都在最新出版的《精神病就在你身边》(the sociopath next door)及最新一期的美国《快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封面故事“我的老板是精神病”,就深入探讨:你的老板有可能是“精神病”吗?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老板?
尽管仍有不少人汲汲营营于追求ceo的头衔,然而如今它的“品牌形象”已跌落到前所未有的低点。
对多数人而言,企业大老板们是一群牟取私利的贪婪者。根据媒体调查,某上市公司董事长2004年平均加薪15.8%,股东权益报酬率仅成长0.3%,市值仅成长5.6%。公司业绩直直落,大老板薪水却三级跳。
他们也是一群付出极少的金钱,却掌握公司经营权的投机份子。去年股市爆发的3大地雷——博达、皇统、与讯碟,都有1个共同点:董监事持股大幅滑落。
我的老板会是精神病?
这些人实在称不上是企业领导人,而是一群“企业精神病患”(corporate psychopath)。
依据心理学解释,“精神病患”指的是“缺乏良知(conscience)”的人。良知的定义是:基于与某个个体或组织的情绪依附(emotional attachment)而产生义务感(sense of obligation),凡事不会只考虑自己,同时会顾及到其它人。
根据美国《快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的报导,企业精神病的性格具备3大特点:
1.赢得游戏竞赛是生存目的。他们不是在经营一家公司,而是玩一场游戏。他才是主角,其它人仅是游戏过程中的配角,企业则是他们得以大显身手的游戏场。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取得主导地位、支配所有人。
2.利用别人是成功的必要手段。精神病患老板眼里永远只有自己的成功,为达到目的,自私、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利用别人。
他们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塑造明星般的完美形象;拥有难以抵抗的群众魅力,能言善道,轻易取得无辜大众对他的好感与崇拜,而自愿成为游戏中被牺牲的配角。
3.冒险是生活的必需品。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追求更多的刺激与冒险,原因就在于,“精神病患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依附,当生活中少了情感的起伏与感动,便显得单调与无聊,”哈佛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马莎-史都(martha stout)解释。因此,他们必须一再寻求更刺激、更冒险的游戏,就像是染上毒瘾一般。
然而,人格的缺点只揭露了一半的事实。假使没有环境的配合,他们也无法真正如愿。
当今的经济环境是豢养这群企业精神病患的温床。永无止境的企业缩编、组织再造、并购,混乱失序、快速变化的环境供应这群饥渴的精神病患源源不绝的刺激感,更为他们的恶形恶状提供绝佳的掩护。
当然,投资人也脱离不了责任,凡事只问绩效,要求企业每季、每年业绩持续成长、股价持续攀升,更助长了有心人操作的空间。没有人会去费心察觉,这一切原来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漫天谎言所堆积出的空洞假象,最后只得眼睁睁看着毕生的心血一夕之间化为泡影。
自恋也是一种精神病?
讨论至此,很多人一定会联想到另一种常见的企业领导人特质:自恋。或许你认为,自恋是一种负面人格特质,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
史蒂夫-贾伯斯(steve jobs)、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比尔-盖兹(bill gates)这些成功的领导人正是《自恋式领导》的作者麦可-麦考比(michael maccoby)所称的“有生产力的自恋者”(productive narcissist):同样极端自我、缺乏同理心、不关心其它人的感受、固执己见。比尔-盖兹就常对员工说:“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想法。”史蒂夫-贾伯斯也常常嘲笑某个人是“小丑”。
但他们不是所谓的精神病老板。
这群有生产力的自恋领导人与精神病老板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想要改变这世界,达到他们理想的境界,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麦考比强调。他们只是缺乏同理心,但仍保有良知。他们对公司有相当深的情绪依附,甚至可以这么说,公司就是他个人的延伸。
当然,有生产力的自恋领导人也可能沉醉于权力的诱惑而失败。麦考比认为,有生产力的自恋领导者如果能搭配“有生产力的强迫症患者”(productive obsessive),也就是强调控制、执行力强的经理人,就能达到良好的互补效果。例如安迪-葛洛夫选择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担任营运长;比尔-盖兹选择史蒂夫-鲍曼(steve ballmer)担任营运长。
相反的,正如同前面所提及,精神病老板对公司没有任何的情感联系,他们最在乎的只有自己。
现在,你终于认清这些精神病老板的真实面目。但是,你更想知道的是:要如何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不是精神病?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权威罗伯特-海尔(robert hare)曾设计出一套“精神病患检核表”(psychopathy checklist),共有20项人格特质指标,已成为全球临床诊断的标准。
如今海尔依据这项检核表重新设计“企业精神病患检核表”,归纳出8大人格特质:
-能言善道,有群众魅力。
-过度膨胀自我价值。
-说谎成瘾,以此自豪,且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被拆穿。
-善于欺骗与操弄,满足自我利益。
-没有任何罪恶感?
-认为耍手段是成功的必要之恶。
-情感冷淡。要成功就得保持冷酷,情感是输家的代名词。
-缺乏同理心,无法感同身受。
-不愿为自己的行为或决策结果负起责任。
你可以参考文章最后的简单测验,确认你的老板到底是不是精神病?
如何应付精神病老板?
如果很不幸的,你的老板真的是精神病,该怎么办?不要浪费时间自怨自艾,马莎-史都在最新出版的《精神病就在你身边》(the sociopath next door)书中提出了8种应对方法:
1.相信自己的直觉。千万不要被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给蒙骗了,不论是医生、教育者、领导者、人道主义者……这些全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的直觉。
你也不需要理会老板办公室那些令人眼花撩乱的奖牌或感谢状,要对这些外在的头衔或是光环视而不见,仔细聆听自己的直觉。
2.永远记住“三”的原则。一次的食言或伤害可能只是无意的、也许是误会;再犯第二次就是严重的错误;如果发生第三次,就是真正的欺骗,请立即收回你对他的信任,尽快离开。
3.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你觉得是对的,就是对的;如果你觉得是错的,那就是错的。守住自己心中的那把尺,一旦你发现老板做出违背良知的事情,就该提出质疑。当然,这并不容易,但是为了你未来的生涯发展,这点非常重要。
4.别把老板的赞美当真。这些老板绝对不会大方的诚心赞美任何人,当他对你说好话,无非是在操弄你的情感,让你对他产生好感。千万要小心,无论老板说了多少的好话,听听就好。
5.不要将恐惧误以为是尊敬。许多人容易将恐惧与尊敬相互混淆,愈是对一个人感到害怕,就愈认为这个人值得我们尊敬。如果这个老板让你感到害怕,绝对不是一位值得你尊敬的老板。
6.不滥用同情心。如果你一再任由自己同情对方,只是在伤害自己。无论这些老板如何放低姿态、态度谦恭的向你诉苦或是请求,一定要好好看守你的同情心,不要浪费在只想利用你的同情心的人身上。
7.拒绝加入不法游戏。绝对不要答应老板从事不法勾当,更不要帮他掩饰。一旦答应了,日后想要脱身,可由不得你。
8.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你拒绝不了,就该下定决心离开。不需要委屈自己继续为这样的老板卖命。找到更好的工作、让自己过得更好,就是最好的报复。
你无法改变老板的行为,也不需要抱持任何的期待,但是你有自由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