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该怎样领导团队?
日本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曾经说过:“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并无任何秘诀和不可言传的公式。不是理论,不是计划,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会使企业获得成功,因此,衡量一个主管的才能应该看他是否能得力地组织大量人员,看他或者她如何最有效地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并且使他们齐心协力,协调一致。作为主管,待人应该真心诚意,如果你要发挥人的作用,钱并不是最有效的工具,你应该把他们融为一家,对待他们象对待你的家人一样。”在这里,盛田所谈到的就是强调主管在日常管理事务中应该运用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以更好的团结下属,发挥团队精神和作用。可以这样说,在公司发展的任何阶段,作为主管,都需要身先士卒,带领下属共同奋斗,而在这其中,主管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员工保持亲密的距离
现代办公室好比一个大家庭,蕴含着其所有的和谐与不睦之处。因此,主管与员工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作为主管,你要使员工感到既安全又独立,既得到信任又不感压抑,既可以提出个人问题也不怕生活受到干扰。
心理学家robert rosen(罗森)是美国华盛顿特区一家管理顾问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他说:“企业需要员工对自己的行为担负更多的责任,以便成为企业的活跃伙伴。同时,企业必须在效率管理上担负更多职责,这也许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更加留意与员工的关系。”那么,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恐怕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需要主管们能够与员工保持比较亲密的联系,以使他们感到你平易近人,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帮忙。如果主管确实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这些,员工们会更加投入地工作。如今你投之以桃,将来他们很可能在工作上报之以李。
而另一些高高在上、远离员工的主管,会使员工感到自己与其说是有血有肉的共事者,还不如说更象机械人,在这种环境中,员工的问题将不断恶化,直到已无法补救才来一次总爆发,最终的结果只会阻碍公司的正常发展。
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
当今的许多主管深切感到,自己就象一个初出道的空中飞人演员。由于他们所领导的企业组织正在向团队方向发展,所以他们必须从一个舒适、安全的平台(即他们企业组织的传统文化)跳到另一个平台(即进行自我管理的团队)。他们必须放弃一统天下的领导方式,学会授权赋能。可惜的是,这种变革并不被看作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过程,相反却使许多主管焦虑不安。为什么?因为很多主管不知从何入手,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组织也不清楚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一个优秀团队的建设刚开始时,主管们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带动你的团队。必须明确团队目标、员工的角色和责任。此后不久,主管需要花40%到60%的时间训练员工去做你以前做的工作,如安排假期、分配每天的任务、生产监控等。
在这一成长阶段,可以让团队成员尽可能多地承担一些不会引致太大后果的任务。当团队适应了新的职责后,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并提供各种所需资源。这一阶段你需要注意以下方面:要坚持不懈,在变革过程中,几乎所有团队主管都经历过至少一次的彻底失望,然后,就会出现一个突破:团队成员或者成功地完成一项新任务,或者学会运用一项新技能,甚至会开始感谢你给予他们的帮助;注意观察团队的进步情况,如提前完成任务或者在某一领域展示了高度的主动性;树立责任感,当团队自始至终地负责一项任务时,他们会非常热心地对待这项任务。
在这一阶段,你的团队需要你的帮助。因此,要为他们投入一些你的个人时间,不断为他们提供反馈,给予适当的指导。
团队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以后,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很好地合作,并能使业绩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时,你的团队已经不象从前一样离不开你,因此你有更多时间谋求自己的发展。你可以在某一领域深入下去,也可以负责改进一些跨部门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想出一些能为公司或客户增殖的好办法。在这一阶段,你的团队可能已发展到顶峰,为避免滋生松懈或自满情绪,需经常提醒他们团队的目标并帮助他们认清新的任务和挑战。继续为他们举办庆祝活动,不断激励团队进步,为团队的壮大和发展提供原动力。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
在一个公司中,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决定着员工的心情。而这种环境的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当然重要,软环境也同样重要,而主管就是软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在这样的软环境营造过程中,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的《用人之道》教给我们很多知识:
第一,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管理中的金科玉律就是:“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
第二,相信每个人都有专长,必须使别人感到他们自己很重要。一个主管怎样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重要?首先是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是既要人们承担责任,又要向他们授权,不授权会毁掉人们的自尊心;最后,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地告诉人们你赞赏他们。
第三,把听意见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掌握听意见的艺术,聪敏的管理者是多听少说的人。
第四,批评要讲策略。假如某人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你决不可绕开这个问题,而必须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在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讲究策略,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里应该注意的是:1、决不当众批评人;2、要记住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而不是要指出错者是谁;3、要创造出一种易于交换意见的气氛,明确“同自己员工保持亲密的关系是正常的”,因此对员工既要关心,又要严格,既要十分亲热,又不能损害自己的监督作用;4、无论批评什么事情,都必须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前和批评后说。
第五,给别人以热情。一个能激起热情的平凡主张比一个不能激起热情的非凡高见好得多,因此,主管者必须能激起部下的热情。要实现这一目标,主管本人必须首先要有热情。一帆风顺时保持热情并不难,但是在逆境中要保持热情却不太容易,这时,必须强迫自己保持热情直到自己身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出热情,正如顾客的购买欲望会因为售货员的冷漠态度而消失,所以主管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其他人的热情。如果一位主管对部下提出的新方案三心二意,那他十有八九得不到部下的支持,因此,缺乏热情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第六,敞开办公室的门。开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来访者对公司有个好印象,二是为公司内部人员提供增进了解与彼此合作的机会。开门的内容,一是员工可以直接找主管交谈,二是公司所有的人都彼此直呼其名,三是主管向同事表示极大的热情,好主管应当是集体的一员。
第七,创造一种使部下热爱本职工作的环境。人们越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干劲就会越大,也会把那项工作干得更好。因此,每个主管都应该努力创造一种使自己的部下能够热爱本职工作的环境。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方法是,创造一种使自己的部下感到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因为人们在心情十分压抑的情况下不可能干出最佳水平。另一个方法是,承认各人的志趣有差别,区别对待每一个人,分配他们去干自己有兴趣的工作,精明的主管还会发现某人什么时候缺乏做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爱好,他会尽力找出更适合此人干的工作。最后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主管自己对本职工作像对业余爱好一样,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去感染部下,而不是用自己的消极情绪去影响部下。
成功运用每一个下属的长处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每个人总是有长处的,高明的主管善于从每个普通的员工身上,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引导和开发。一位香港企业家认为经营管理人员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人,只做生意;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家,拥有一份实业;第三个层次是组织者,是运筹帷幄的人。而组织者最主要的才能是善于把每个人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去。
主管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个人的长处,把每个人的长处作为共同绩效的建筑材料来建成组织的大厦,这几乎是人之常识。试想一下,哪个单位的绩效不是各个成员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做出来的?因此,主管在用人的时候,要首先把着眼点放在人的长处上,弄清这个人有什么长处,如何用他的长处。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我成功的原因只有五条:……第二,一个人做事,不能样样都会,我用人总是用他的长处,避免用他的短处”。
然而,许多主管却首先盯住了人的短处,这个不能让他做,那个不能让做,甚至思来想去,这个人什么也不能做,成了“废”人。一个主管如果不能发掘人的长处并设法使长处发挥作用,那么他就只能受人的短处的影响,被短处的阴影所笼罩。从人之短处来用人,那是误人前程,甚至可以说是“虐待”人。至于短处,那是人人都有的,主管、管理者当然也要看到人的短处,也要设法帮助克服。设法不让短处对集体和他人发生影响,避免损害组织的绩效。但必须是在发挥长处的前提下来克服短处,不能本末倒置。事实证明,人的长处得到发挥了,他也就乐于接受批评,克服短处。
分析下属特点酌情对待
对不同类型的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有个双因素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两种因素,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叫保健因素,成长、成就等叫激励因素。他认为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因而对这两种因素的需要也不同。就是说,可以根据这两种因素区分人的不同层次。他的这个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他的理论,一味在事业层面上追求激励因素的人我们称之为主动型的人;一般追求保健因素的人我们称他们为被动型的人。
—主动型的人。主动型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的主动意识强,往往表现出开拓精神来。对他们之间能力强的,我们应该以授权方式为主,尽量放权给他,可以交给他们复杂的、有难度的,特别是富有挑战性、风险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这不只是可以培养他们能力,而且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精神。一些人甚至认为,具有高追求的人,交给他们只具有50%成功率的工作,会调动起他们最大的干劲和热情。对他们之中能力弱的人,我们应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学习、提高水平的条件,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帮助他们进步,尽量交给他们有把握完成的工作,逐渐提高能力。
—被动型的人。这部分人比较注重物质利益、工作条件和人际环境,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责任心,而不是进取心,思想内涵也比较简单。对他们其中能力强的,要明确其具体责任,赋予确定的激励机制。因成就意识较弱,所以最好是叫他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其中能力较弱的人,一定要辅以较为完美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办法。分配给他们较为单一、专一的工作则比较合适。
对个性突出、缺点、弱点明显的能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头冒尖的人。对他们,一是用长。长处显示出来了,弱点便被克制,也容易得到克服。二是做好思想和情感沟通的工作。一年中谈几次话,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沟通感情。使他们感到主管的关心和理解,自己也会兢兢业业。三是放开一点,采取一忍二等的办法。不要老是盯住人家,而是给人家留有一定的余地,帮助也只是在大事上、在关键性的问题上。否则,束缚住手脚就很难有所作为。
对有特殊才能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给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他们之中有的人并不是安分者,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很不好管理。对此我们不只是要容忍,而且应该做好周围人们的工作,以便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发挥长处和优势。在特殊的情况下,还应该放宽对他们的纪律约束和制度管理,甚至采取明面掩盖、暗中支持的办法。
对有很强能力的人采取多调几个岗位、单位的办法,即能够让他们发挥多方面的、更大的作用,又可以调动他们乐于贡献、多出成绩的积极性。对年轻又很有能力的人,则应该给几个轻便的台阶,让他们尽快地负起更大的责任。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开拓新的事业。
对被压住了的能人一个是先把他们调出去,给他们显示自己本领的机会,也给他们从另外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空间。等有了成绩,被公众认可,在必要时就可以调回来加以任用。另一个办法是把压他们的人调开,让能人上来。这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结束语
兵有兵经,但兵无常势,弈有弈谱,但弈无定型。所以,主管们在经营过程中要懂管理学、经营学,但如何管、如何经营却要依靠精湛的艺术去描绘。
与员工保持亲密的距离
现代办公室好比一个大家庭,蕴含着其所有的和谐与不睦之处。因此,主管与员工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作为主管,你要使员工感到既安全又独立,既得到信任又不感压抑,既可以提出个人问题也不怕生活受到干扰。
心理学家robert rosen(罗森)是美国华盛顿特区一家管理顾问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他说:“企业需要员工对自己的行为担负更多的责任,以便成为企业的活跃伙伴。同时,企业必须在效率管理上担负更多职责,这也许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更加留意与员工的关系。”那么,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恐怕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需要主管们能够与员工保持比较亲密的联系,以使他们感到你平易近人,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帮忙。如果主管确实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这些,员工们会更加投入地工作。如今你投之以桃,将来他们很可能在工作上报之以李。
而另一些高高在上、远离员工的主管,会使员工感到自己与其说是有血有肉的共事者,还不如说更象机械人,在这种环境中,员工的问题将不断恶化,直到已无法补救才来一次总爆发,最终的结果只会阻碍公司的正常发展。
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
当今的许多主管深切感到,自己就象一个初出道的空中飞人演员。由于他们所领导的企业组织正在向团队方向发展,所以他们必须从一个舒适、安全的平台(即他们企业组织的传统文化)跳到另一个平台(即进行自我管理的团队)。他们必须放弃一统天下的领导方式,学会授权赋能。可惜的是,这种变革并不被看作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过程,相反却使许多主管焦虑不安。为什么?因为很多主管不知从何入手,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组织也不清楚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一个优秀团队的建设刚开始时,主管们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带动你的团队。必须明确团队目标、员工的角色和责任。此后不久,主管需要花40%到60%的时间训练员工去做你以前做的工作,如安排假期、分配每天的任务、生产监控等。
在这一成长阶段,可以让团队成员尽可能多地承担一些不会引致太大后果的任务。当团队适应了新的职责后,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并提供各种所需资源。这一阶段你需要注意以下方面:要坚持不懈,在变革过程中,几乎所有团队主管都经历过至少一次的彻底失望,然后,就会出现一个突破:团队成员或者成功地完成一项新任务,或者学会运用一项新技能,甚至会开始感谢你给予他们的帮助;注意观察团队的进步情况,如提前完成任务或者在某一领域展示了高度的主动性;树立责任感,当团队自始至终地负责一项任务时,他们会非常热心地对待这项任务。
在这一阶段,你的团队需要你的帮助。因此,要为他们投入一些你的个人时间,不断为他们提供反馈,给予适当的指导。
团队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以后,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很好地合作,并能使业绩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时,你的团队已经不象从前一样离不开你,因此你有更多时间谋求自己的发展。你可以在某一领域深入下去,也可以负责改进一些跨部门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想出一些能为公司或客户增殖的好办法。在这一阶段,你的团队可能已发展到顶峰,为避免滋生松懈或自满情绪,需经常提醒他们团队的目标并帮助他们认清新的任务和挑战。继续为他们举办庆祝活动,不断激励团队进步,为团队的壮大和发展提供原动力。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
在一个公司中,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决定着员工的心情。而这种环境的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当然重要,软环境也同样重要,而主管就是软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在这样的软环境营造过程中,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的《用人之道》教给我们很多知识:
第一,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管理中的金科玉律就是:“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
第二,相信每个人都有专长,必须使别人感到他们自己很重要。一个主管怎样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重要?首先是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是既要人们承担责任,又要向他们授权,不授权会毁掉人们的自尊心;最后,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地告诉人们你赞赏他们。
第三,把听意见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掌握听意见的艺术,聪敏的管理者是多听少说的人。
第四,批评要讲策略。假如某人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你决不可绕开这个问题,而必须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在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讲究策略,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里应该注意的是:1、决不当众批评人;2、要记住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而不是要指出错者是谁;3、要创造出一种易于交换意见的气氛,明确“同自己员工保持亲密的关系是正常的”,因此对员工既要关心,又要严格,既要十分亲热,又不能损害自己的监督作用;4、无论批评什么事情,都必须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前和批评后说。
第五,给别人以热情。一个能激起热情的平凡主张比一个不能激起热情的非凡高见好得多,因此,主管者必须能激起部下的热情。要实现这一目标,主管本人必须首先要有热情。一帆风顺时保持热情并不难,但是在逆境中要保持热情却不太容易,这时,必须强迫自己保持热情直到自己身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出热情,正如顾客的购买欲望会因为售货员的冷漠态度而消失,所以主管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其他人的热情。如果一位主管对部下提出的新方案三心二意,那他十有八九得不到部下的支持,因此,缺乏热情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第六,敞开办公室的门。开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来访者对公司有个好印象,二是为公司内部人员提供增进了解与彼此合作的机会。开门的内容,一是员工可以直接找主管交谈,二是公司所有的人都彼此直呼其名,三是主管向同事表示极大的热情,好主管应当是集体的一员。
第七,创造一种使部下热爱本职工作的环境。人们越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干劲就会越大,也会把那项工作干得更好。因此,每个主管都应该努力创造一种使自己的部下能够热爱本职工作的环境。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方法是,创造一种使自己的部下感到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因为人们在心情十分压抑的情况下不可能干出最佳水平。另一个方法是,承认各人的志趣有差别,区别对待每一个人,分配他们去干自己有兴趣的工作,精明的主管还会发现某人什么时候缺乏做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爱好,他会尽力找出更适合此人干的工作。最后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主管自己对本职工作像对业余爱好一样,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去感染部下,而不是用自己的消极情绪去影响部下。
成功运用每一个下属的长处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每个人总是有长处的,高明的主管善于从每个普通的员工身上,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引导和开发。一位香港企业家认为经营管理人员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人,只做生意;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家,拥有一份实业;第三个层次是组织者,是运筹帷幄的人。而组织者最主要的才能是善于把每个人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去。
主管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个人的长处,把每个人的长处作为共同绩效的建筑材料来建成组织的大厦,这几乎是人之常识。试想一下,哪个单位的绩效不是各个成员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做出来的?因此,主管在用人的时候,要首先把着眼点放在人的长处上,弄清这个人有什么长处,如何用他的长处。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我成功的原因只有五条:……第二,一个人做事,不能样样都会,我用人总是用他的长处,避免用他的短处”。
然而,许多主管却首先盯住了人的短处,这个不能让他做,那个不能让做,甚至思来想去,这个人什么也不能做,成了“废”人。一个主管如果不能发掘人的长处并设法使长处发挥作用,那么他就只能受人的短处的影响,被短处的阴影所笼罩。从人之短处来用人,那是误人前程,甚至可以说是“虐待”人。至于短处,那是人人都有的,主管、管理者当然也要看到人的短处,也要设法帮助克服。设法不让短处对集体和他人发生影响,避免损害组织的绩效。但必须是在发挥长处的前提下来克服短处,不能本末倒置。事实证明,人的长处得到发挥了,他也就乐于接受批评,克服短处。
分析下属特点酌情对待
对不同类型的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有个双因素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两种因素,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叫保健因素,成长、成就等叫激励因素。他认为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因而对这两种因素的需要也不同。就是说,可以根据这两种因素区分人的不同层次。他的这个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他的理论,一味在事业层面上追求激励因素的人我们称之为主动型的人;一般追求保健因素的人我们称他们为被动型的人。
—主动型的人。主动型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的主动意识强,往往表现出开拓精神来。对他们之间能力强的,我们应该以授权方式为主,尽量放权给他,可以交给他们复杂的、有难度的,特别是富有挑战性、风险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这不只是可以培养他们能力,而且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精神。一些人甚至认为,具有高追求的人,交给他们只具有50%成功率的工作,会调动起他们最大的干劲和热情。对他们之中能力弱的人,我们应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学习、提高水平的条件,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帮助他们进步,尽量交给他们有把握完成的工作,逐渐提高能力。
—被动型的人。这部分人比较注重物质利益、工作条件和人际环境,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责任心,而不是进取心,思想内涵也比较简单。对他们其中能力强的,要明确其具体责任,赋予确定的激励机制。因成就意识较弱,所以最好是叫他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其中能力较弱的人,一定要辅以较为完美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办法。分配给他们较为单一、专一的工作则比较合适。
对个性突出、缺点、弱点明显的能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头冒尖的人。对他们,一是用长。长处显示出来了,弱点便被克制,也容易得到克服。二是做好思想和情感沟通的工作。一年中谈几次话,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沟通感情。使他们感到主管的关心和理解,自己也会兢兢业业。三是放开一点,采取一忍二等的办法。不要老是盯住人家,而是给人家留有一定的余地,帮助也只是在大事上、在关键性的问题上。否则,束缚住手脚就很难有所作为。
对有特殊才能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给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他们之中有的人并不是安分者,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很不好管理。对此我们不只是要容忍,而且应该做好周围人们的工作,以便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发挥长处和优势。在特殊的情况下,还应该放宽对他们的纪律约束和制度管理,甚至采取明面掩盖、暗中支持的办法。
对有很强能力的人采取多调几个岗位、单位的办法,即能够让他们发挥多方面的、更大的作用,又可以调动他们乐于贡献、多出成绩的积极性。对年轻又很有能力的人,则应该给几个轻便的台阶,让他们尽快地负起更大的责任。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开拓新的事业。
对被压住了的能人一个是先把他们调出去,给他们显示自己本领的机会,也给他们从另外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空间。等有了成绩,被公众认可,在必要时就可以调回来加以任用。另一个办法是把压他们的人调开,让能人上来。这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结束语
兵有兵经,但兵无常势,弈有弈谱,但弈无定型。所以,主管们在经营过程中要懂管理学、经营学,但如何管、如何经营却要依靠精湛的艺术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