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
无需仔细翻阅报纸,浏览媒体,现代人都能感觉到一个幽灵就在我们身边徘徊,游走,对社会一部分人而言,它甚至逐渐成为生活中难以摆脱的梦萦———它,就是被专家称之为“职业枯竭”的一种现代人的身心状态。在我们高唱“工作着是美丽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优胜劣汰”的同时,“职业枯竭症”也不动声色地逼近了我们,把一部分人纳入它的有效射程。心理学家在调研中发现,“职业枯竭”已经成为我国职场中广为流传的职业病。且看《今晚报》今年2月20日的报道:
30出头的小赵毕业于本市的一所著名大学,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能力,毕业几年后已经在一家大型企业站稳了脚跟,拿着令人羡慕且稳定的薪水,有了幸福的家庭。但是近来,他却发现自己突然变得越来越“懒”了:懒得工作、懒得看书、懒得说话,甚至连以前最喜欢玩的羽毛球也懒得打了。他告诉记者,大学刚毕业时,他很庆幸能够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专业对口、收入颇丰,且稳定。工作伊始,小赵满怀信心地投入进去。可一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所有的行为都和计划的没有什么差别,没有任何新鲜成就,自己再也不像刚来时那样为了某个任务的完成而欣喜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赵总是说:“很累,不想工作,但却不得不工作。”
小赵描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职业枯竭”状态。
所谓“职业枯竭”,就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之为心理枯竭。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看,职业枯竭症是因过度密集、单调的工作而对个人的全面需求有所忽略,以至于出现筋疲力尽的感觉。或是由于委身于一个目标、生活方式或因未能在关系中产生预期回报而引起的一种沮丧挫败状态。
从社会心理学上说,职业枯竭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所引起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在情绪、情感、行为方面的枯竭状态。专家指出,从职业环境上来说,在期望值高、工作负荷量大、付出性强、工作压力大、社会支持低、工作自主性差,缺少提升机会的环境中工作,易患职业枯竭症。瑞典的研究人员曾经对2.4万在公共和私营机构工作的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发展迅速的公司的员工,长期因病不上班和住院的水平最高,其中女工更为严重。
具体而言,有四类人群是职业枯竭症的高发群体,一类是教师、警察、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等助人工作者;第二类是工作投入者;第三类是高压力群体;第四类是自我评价低者。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有2.6%的人患上了职业枯竭症。调查中发现,有20%的教师和40%的心理咨询师有职业枯竭症。患上此症的人,不仅对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还会危及身心健康,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的情况。
目前,从外在社会因素来说,对“职业枯竭”的成因,专家们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社会改革力度加大,生活节奏变快,社会竞争加剧,职业压力加大,就业压力由社会转向个人,工作量超负荷,上向比较参照物增多……其实,认识这一问题还有别的思路,比如马尔库塞的“单面人”理论。从这一理论来看,“职业枯竭”所描述的状态,恰恰是“单面人”理论的形象写照和直观诠释。换言之,“职业枯竭”描述了现代人一种困境的表象,而“单面人”则揭示了形成这种困境的深刻内在原因。
单面人(one dimensional man),又译“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在其重要著作《单面人———发达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马尔库塞认为,由机器、技术、市场、物质产品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单面的社会,它在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压抑了人的精神自由,它的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把统一的行为和生存方式强加给个人,从而泯灭了个性。在这个社会内,人变成了单面的人,一方面满足于享受物质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各种宣传媒体的刺激下满足于享受社会设计和控制的精神资源。
与“单面人”相对应,他还提出了“虚假需求”的概念。所谓“虚假需求”,与“真实需求”相对立,它不是源于人之本性的自主的需求,而是源于消费社会大量制造的过度的、多余的物质需求之中,人在这种“需求的假象”中迷失、陶醉,最终失去自己丰富多彩的追求和个性,失去了自主力,失去了对社会控制和操纵的内在反抗性和否定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成为虽然屈从于社会机器但又自感幸福的“单面人”。“虚假需求”导致“虚假快乐”,人在物质商品的簇拥包围中,有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幸福感,然而,这种幸福感只是人们丧失了“不幸意识”之后的虚假的快感而已,马尔库塞所谓“在不幸之中的幸福感而已”。
其实,换个角度看,“职业枯竭”者所遭遇的状态,恰恰是“单面人”所描述的境地。随着中国逐步融入现代社会,随着世界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同质化,西方社会昨天所经历的,所体验的,正在逐步被今天的中国人所经历,所体验。
30出头的小赵毕业于本市的一所著名大学,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能力,毕业几年后已经在一家大型企业站稳了脚跟,拿着令人羡慕且稳定的薪水,有了幸福的家庭。但是近来,他却发现自己突然变得越来越“懒”了:懒得工作、懒得看书、懒得说话,甚至连以前最喜欢玩的羽毛球也懒得打了。他告诉记者,大学刚毕业时,他很庆幸能够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专业对口、收入颇丰,且稳定。工作伊始,小赵满怀信心地投入进去。可一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所有的行为都和计划的没有什么差别,没有任何新鲜成就,自己再也不像刚来时那样为了某个任务的完成而欣喜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赵总是说:“很累,不想工作,但却不得不工作。”
小赵描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职业枯竭”状态。
所谓“职业枯竭”,就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之为心理枯竭。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看,职业枯竭症是因过度密集、单调的工作而对个人的全面需求有所忽略,以至于出现筋疲力尽的感觉。或是由于委身于一个目标、生活方式或因未能在关系中产生预期回报而引起的一种沮丧挫败状态。
从社会心理学上说,职业枯竭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所引起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在情绪、情感、行为方面的枯竭状态。专家指出,从职业环境上来说,在期望值高、工作负荷量大、付出性强、工作压力大、社会支持低、工作自主性差,缺少提升机会的环境中工作,易患职业枯竭症。瑞典的研究人员曾经对2.4万在公共和私营机构工作的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发展迅速的公司的员工,长期因病不上班和住院的水平最高,其中女工更为严重。
具体而言,有四类人群是职业枯竭症的高发群体,一类是教师、警察、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等助人工作者;第二类是工作投入者;第三类是高压力群体;第四类是自我评价低者。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有2.6%的人患上了职业枯竭症。调查中发现,有20%的教师和40%的心理咨询师有职业枯竭症。患上此症的人,不仅对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还会危及身心健康,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的情况。
目前,从外在社会因素来说,对“职业枯竭”的成因,专家们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社会改革力度加大,生活节奏变快,社会竞争加剧,职业压力加大,就业压力由社会转向个人,工作量超负荷,上向比较参照物增多……其实,认识这一问题还有别的思路,比如马尔库塞的“单面人”理论。从这一理论来看,“职业枯竭”所描述的状态,恰恰是“单面人”理论的形象写照和直观诠释。换言之,“职业枯竭”描述了现代人一种困境的表象,而“单面人”则揭示了形成这种困境的深刻内在原因。
单面人(one dimensional man),又译“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在其重要著作《单面人———发达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马尔库塞认为,由机器、技术、市场、物质产品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单面的社会,它在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压抑了人的精神自由,它的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把统一的行为和生存方式强加给个人,从而泯灭了个性。在这个社会内,人变成了单面的人,一方面满足于享受物质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各种宣传媒体的刺激下满足于享受社会设计和控制的精神资源。
与“单面人”相对应,他还提出了“虚假需求”的概念。所谓“虚假需求”,与“真实需求”相对立,它不是源于人之本性的自主的需求,而是源于消费社会大量制造的过度的、多余的物质需求之中,人在这种“需求的假象”中迷失、陶醉,最终失去自己丰富多彩的追求和个性,失去了自主力,失去了对社会控制和操纵的内在反抗性和否定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成为虽然屈从于社会机器但又自感幸福的“单面人”。“虚假需求”导致“虚假快乐”,人在物质商品的簇拥包围中,有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幸福感,然而,这种幸福感只是人们丧失了“不幸意识”之后的虚假的快感而已,马尔库塞所谓“在不幸之中的幸福感而已”。
其实,换个角度看,“职业枯竭”者所遭遇的状态,恰恰是“单面人”所描述的境地。随着中国逐步融入现代社会,随着世界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同质化,西方社会昨天所经历的,所体验的,正在逐步被今天的中国人所经历,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