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的异乡创业
面对上海人怀疑的目光,东北汉子说最经常的感受是憋屈六七年后,他放弃了异乡客的身份最近,贾成林将上海浦东一处建材城内的摊位兑出,这位异乡打拼了六七年了的43岁男人还是决定放弃了已经良性循环的店面,回到家乡大连。说起原因,他说南北商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努力适应了很多年,内心依然“水土不服”。
上世纪末,理石板材热中我看到了商机,去上海考察时,建筑业的火爆折射出市场的巨大。迅速回到大连,与辽宁东部的产地联系好了供货商之后,我和妻子安顿好孩子,义无反顾地奔赴上海。
说实话,上海那样的国际都市谁不向往,我鼓励念初中的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考到上海去,我们争取定居那里。现在回想,我是带着满肚子的憧憬离开的。
在浦东一处新兴的建材城落脚,租下了20平方米的小摊位。以前总是听说上海人是多么的排外,我想,只要我们努力经营,前景应该不错,但开业第一天,我就郁闷好一阵子。光顾的客人很多,不少人驻足细细挑选让我和妻子兴奋不已,但是,真正坐在一起谈论价钱时,我们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泄漏了身份,顾客马上对我们产生了怀疑。开业五六天,客人不断,可就是没有一笔成交。
实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上海人买东西喜欢找名声在外的大卖场或建材城,异乡创业的我们没有资金去注册品牌,更别提高额的广告费用,身处偏西一隅,我们只能不断的向客户保证我们的实力和信誉,有时候,说的声音嘶哑,甚至晚上回到租的房子里都说不出话来。
我和妻子商量,在小店里等着小客上门不是办法,还是应该主动出击。我开始翻看上海商情等报刊,看到某处有即将开建的工程时,立刻奔向现常虽然,这成为每天的功课,但是,效果并不乐观,上海人还是喜欢有实力的建材商。
一天,偶然得知浦东一处工程正需要理石板材,我意识到这是机会,马上跑去游说,但建设方根本不给我机会,后来,我在恼怒了的状态下,拍着胸脯说;“如果这个合作能够达成,我保证每一次送货都会亲历亲为,那些大供应商只会委托底下人做,那种负责的态度肯定不如我……”我瞪着因发怒而发红的眼睛,不停地保证,那位负责人定睛看着我十多秒钟,用上海话慢慢地说:“东北汉子,我相信侬了!”
那天晚上,我紧张的睡不着,那是我来上海一年之后接到的第一个大工程,如此来之不易。接下来的两个月,施工方的工地我每天至少去一次,有时候碰上送货,我一天能跑四五次,我没有食言,每一次送货我都全程跟着。
工程结束时,我体重掉了五斤,那是上海八月的夏天,我满身痱子,在火烤般的上海街头乱跑。结算时,那位负责人说,以后有工程,我还用你!
相对比较南北商人的性格,我认为北方人不够大胆。刚刚到上海创业时,我们都是一个起点,结果现在,一些南方人已经资产上千万,店铺扩大到了几百甚至上千平,他们视野开阔,尤其舍得下赌注。我在几个应该扩张的阶段里,都没敢继续扩大规模,他们总是将机会把握得很好,将店面不断扩大或张罗分店。因为上海人买东西习惯先看你的规模,越大的规模,越容易得到信任。
奋斗了几年后,贾成林选择回归,定居上海的梦想已经丢弃,他说,每次回来看儿子时,坐在上海至大连的列车上,满口大连帮子的乘务员都让他亲近不已。那块市场放弃的确可惜,但是,坚持下去也不容易。
大连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