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对华投资呈现四个特点
在10月20日开幕的“第一届日本企业在北京投资发展研讨洽谈会”的分论坛“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施用海认为,目前外商对华投资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四个特点。
第一,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战略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即由单纯的加工贸易型转向“生产基地+销售市潮型,并进一步转向经营管理型。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投资指向方面,外商不仅把中国作为产品生产基地,而且作为重要的销售市场和利润来源,投资动机已经从寻求资源变成寻求市常二是在管理结构方面,外商加强了在华经营资源的整合,通过设立或者加强地区总部,形成从中国地区总部到各个运营中心以及各个经营机构一体化。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出现本土化的新趋势。一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重用华人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华人经理人员代替外籍人员掌握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结构变化的一个普遍趋势。二是研发中心的本土化。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目前已经有600多家,特别是近两年,外商在我国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每年有200多家。三是原材料采购和设备的本土化。
第三,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生产型企业适度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快速增长,并成为吸收外资的新热点。随着中国将在2004年末向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开放贸易权及国内分销权,一些跨国公司正确定各自的“中国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在制造业吸收外资方面,外商投资更趋于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附加值和资金附加值高的企业。此外,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地区依然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吸收外资增幅非常快。
第四,跨国公司在华经营逐渐形成竞争优势,出现了并购等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态势。除了所谓的“绿地投资”外,一些跨国公司以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方式,对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2002年开始,中国政府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外资并购敞开了大门。2003年,中国的并购交易额达到350亿美元。据估计,今年这个数字将会轻而易举地被刷新。在举办合资企业方面,出现了全面的合资重组。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对其在华业务进行了适时的整合,采取合并、分立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第一,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战略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即由单纯的加工贸易型转向“生产基地+销售市潮型,并进一步转向经营管理型。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投资指向方面,外商不仅把中国作为产品生产基地,而且作为重要的销售市场和利润来源,投资动机已经从寻求资源变成寻求市常二是在管理结构方面,外商加强了在华经营资源的整合,通过设立或者加强地区总部,形成从中国地区总部到各个运营中心以及各个经营机构一体化。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出现本土化的新趋势。一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重用华人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华人经理人员代替外籍人员掌握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结构变化的一个普遍趋势。二是研发中心的本土化。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目前已经有600多家,特别是近两年,外商在我国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每年有200多家。三是原材料采购和设备的本土化。
第三,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生产型企业适度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快速增长,并成为吸收外资的新热点。随着中国将在2004年末向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开放贸易权及国内分销权,一些跨国公司正确定各自的“中国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在制造业吸收外资方面,外商投资更趋于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附加值和资金附加值高的企业。此外,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地区依然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吸收外资增幅非常快。
第四,跨国公司在华经营逐渐形成竞争优势,出现了并购等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态势。除了所谓的“绿地投资”外,一些跨国公司以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方式,对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2002年开始,中国政府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外资并购敞开了大门。2003年,中国的并购交易额达到350亿美元。据估计,今年这个数字将会轻而易举地被刷新。在举办合资企业方面,出现了全面的合资重组。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对其在华业务进行了适时的整合,采取合并、分立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形成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