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创业故事:企业发明家丁大林靠创新打拼未来

创业故事:企业发明家丁大林靠创新打拼未来

    与其说丁大林是个企业家,不如说他是个发明家。丁大林的九江昂泰胶囊有限公司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他自己的亲手制作发明。

    在与记者聊天时,丁大林不愿过多地谈他的企业,他更津津乐道的是他如何创新,如何不断研制全新的胶囊生产线设备。

    今年52岁的丁大林自幼好动脑动手,总喜欢琢磨制作点东西。高中毕业后,他就干起了木工行当,由于好学肯钻,吃苦耐劳,他做的木匠活工艺新颖,成为远近闻名的“丁博士”。

    1987年,当村办的胶囊厂倒闭后,丁大林自告奋勇地接手干起胶囊这个全新的行当。丁大林清楚地知道,村办胶囊厂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设备太落后,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通过对一些先进胶囊厂的考察,丁大林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依葫芦画瓢,在生产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终于制作出几台生产胶囊的简易机械设备,企业也靠着几台机械设备逐步走上正轨,到1994年,企业产值已达到10万多元。

    丁大林清醒地认识到,靠这几台简易机械设备去和先进胶囊厂竞争肯定是要淘汰的,要想做大胶囊厂,就必须更新设备。但是改造设备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购置一台进口全自动胶囊生产线要1200多万元,一条国产自动生产线也要400多万元,对一个小厂来说,丁大林根本没有如此能力。

    办法只有一个,自己制作。1995年初春,丁大林开始四处求贤请师,聘请了十二名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和自己一起潜心钻研。终于,经过近一年的攻关,1996年,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研制成功。设备的研制成功,不仅仅意味着厂里节约了上百万元的资金,而且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年,企业生产胶囊3亿粒,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新的面貌,意味着新的起点。进入新世纪,药品生产企业面临GMP认证,这意味对药品生产的质量要求更严,对胶囊生产设备也有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他决定再次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向高科技、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研制进军。

    对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丁大林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困难大得甚至超出他的想像。研制全自动化设备时,仅整机运行就失败了3次,每一次整机运行实验失败,意味着他损失了近200万元。但他没有退路,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精力、资金,他只能勇敢地挑战一次次的失败。2002年,丁大林去济南出差时,在火车上想了一宿,突然有了灵感,一下火车他就买来尺子,一边画图一边思索。他预感这些构思一定能成功。他立即赶回武宁,重新开始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2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研制的ATE-1型药用空心胶囊全自动生产机终于转动起来。

    经有关专家鉴定,丁大林研制的全自动生产线将微电子技术和多种传感器技术应用于一体,在国内同类产品居领先水平。2002年,该全自动生产线顺利通过了江西省重点新产品技术鉴定,并获得省国家重点新品证书。2003年,该生产线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获得国家级扶持资金60万元,生产线中的两项关键技术,“胶囊全自动切割套合机”和“胶囊脱模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全自动生产线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昂泰胶囊有限公司进了一个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新阶段。2004年,公司年产胶囊30亿粒,产值2000万元。许多外省大型胶囊产业也纷纷要求购置丁大林研制的产品,丁大林正计划开办一家胶囊设备生产厂,使企业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李晚成 何深宝)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