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骗术揭秘 - 诚信问题与制度环境

诚信问题与制度环境


     教育只是启蒙了一个人的诚信意识,他是否能在工作生活中秉持这种意识,显然还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如何有着相当重大的关系。□□
    
    为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推出了助学贷款。但这项工作在一些地方推行得并不理想。曾有报道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甚至根本不归还银行贷款,从而大大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使他们不敢轻易向大学生放贷。因为助学贷款遇到的这种尴尬,前一段时间还引起了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一番讨论。
    
    
    
    然而,从广东省今年推行助学贷款的成绩来看,原因也许不仅仅是一些大学生欠缺诚信那样简单。据新华社12月13日报道,“由于运用了市场机制,目前广东省国家助学贷款势头迅猛,截至11月,开办助学贷款工作的高校增加到73所,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逾万人,合同金额1.3亿多元,实际发放近7800多万元”。
    
    从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广东省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金融手段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道路,具体运用的市场机制包括:建立了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风险大家共同承担,消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银校合作是银行与学校多种模式的合作,各项业务实行捆绑经营,这是又一种风险共担;学校将诚信教育和贷后规范管理结合起来,把贷款毕业生的去向材料完整准确地提供给银行,协助银行建立学生信用机制和催款网络,最大限度地降低还贷风险,等等。
    
    广东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在入口处,立足于市场;在过程中,用经济杠杆尤其是金融手段制衡各方;用贷后规范管理把住出口。这三“点”贯成了一“线”,目标是推动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目的是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个人是否能够确立诚信的观念,教育当然很重要,但制度的完善更关键。通过教育,我们要让大家知晓诚信的重要性,知晓不诚信可能给他本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但是,教育只能说是启蒙了一个人的诚信意识,他是否能在工作生活中秉持这种意识,显然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如何有着相当重大的关系。
    
    如果一个制度环境默许甚至纵容了一个人的不诚信,或者不诚信后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很快抛弃他所接受的诚信教育。相反,如果他看到或尝到不诚信带来的可能终生都消化不了的苦果,他就会对诚信问题倍加警觉。一些地方和行业现在试行的信用档案制度,意义正在于此。
    
    也就是说,我们当然要将一个人的诚信不诚信看作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环境问题。在环境中,我们要“逼”着一个人不得不讲诚信。“逼”一个人讲诚信,就要预设好“信用壁垒”,将不讲诚信的人摒除在外;就要惩罚在后,让不讲诚信的人寸步难行。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制度先行,依赖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毫无疑问,这个道理不但对个人,对企业、对单位也同样适用。
    
    需要强调的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决不意味着收缩市场。恰恰相反,制度是为市场而建,它是否牢靠也要靠市场来检验,它的进一步完善也要由市场来补充。诚信,基础在市场,保障在制度。
    



骗术揭秘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骗术揭秘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