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金钱的较量
又是一个“3·15”,你对这个呼唤“诚信”的日子还有什么期待?不错,假冒伪劣,理应谴责,但是,个人恶意透支信用卡,虚报个人收入来骗取房贷,篡改户口本年龄推迟退休,这些又该如何看待呢?我们谴责的同时,更要把诚信落实到个人。本版今天推出“3·15”诚信特刊,希望大家在深思反省社会的“诚信危机”时,也要将诚信理念从我做起。□□
两年前,打工的吴先生患了“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想到自己在2000年就买了“防癌保险”,保费一直按时交着。但是保险公司却对吴先生以种种理由拒赔!
笔者接触到了很多类似吴先生的案例,都是投保之后,在理赔时遭遇种种刁难,最终无法拿到全额赔偿。
这些案例所反映的都是一个问题:保险公司严重缺失诚信;更严重的是,保险公司失信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好多年了,部分保险公司一直在和投保人玩这种“骗钱游戏”,拉你入保,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等理赔时,对自己有利,可以免赔,对自己不利,又可以拒赔。
今年初,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还专门强调,保险行业的诚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04年,全国保险监管系统受理各类投诉比上年增加了51.4%。比如寿险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员误导欺诈行为。
保险公司为什么不忌惮没有诚信的“恶名”呢?
首先,投保人很难知道业务员说的是真是假,又很难清楚某家保险公司是否爱赖皮,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
最要命的是,投保人是个体,而再小的保险公司,资金规模也要以亿元计算,两者相较,典型的“鸡蛋磕石头”。
那些案例中,投保人无奈起诉到法院的,也不在少数;但最终判决对投保人有利的,比例也不太高。因为很多保险合同在签订时,投保人就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更何况,还有“霸王条款”。
说到这儿,保险公司不讲诚信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说到底,都是钱闹的。你想,如果顺当地赔付,袋子里的钱就会少一笔;但是如果赖掉或找理由少赔呢,好像投保人也只有自认倒霉的份。
中国加入wto已经3年半了,外资保险去年就获准全面进入国内保险市场了;到去年底,外资保险公司40家,并在国内设立了75个营业机构。外资保险的保费增长速度,是中资保险保费增速的2到3倍!
旧事重提,2004年4月,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就突破1万亿元了。古人笃信的“树大自然直”,至今还没落到保险公司的头上。不过,这种情况或许持续不了多久:你不是垄断吗?外资就是一匹狼!你不是不讲诚信吗?消费者可以选择外资保险!
北京娱乐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