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的车马费与主人的低薪
最近,有二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是官员的公车改革,二是打工者的低薪是保住饭碗的基本条件。这二件事都和经济有关,公车不改革财政负担不起,企业高薪产品成本负担不起。因为是普遍现象,经济问题就转化成了社会问题。
古代官员坐轿子,轿子的大小、颜色、轿夫的数量由官员的级别而定。现代官员坐轿车,轿车的档次也由官员的级别而定。问题是古时候只规定了轿子的等级,你不能乱坐,但坐轿的费用是官员自己掏腰包,轿夫你得自己雇,有钱的官员买轿子,没钱的官员雇轿子,象曾国藩刚在京城当小京官,就是自己走到衙门去上班的。现代的官员虽规定了轿车的档次,但坐错了也无所谓,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所有的费用都是国家承担。
其实,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坐车办公事天经地义,只要是工作需要。如果,要把办公费用转化为固定的补贴,就大可荒谬了。副处级的1500元到科级的300元的五挡,仿佛是一种福利,也好象是一种待遇。我想公务员的工作量不会是因级别而增大,因分管工作不同,有的要用车多一些,有的用车少一些。用车少的拿1500的车贴就变相长了工资,用车多的拿300的车贴或许还要自掏腰包。国家已经支付公务员高工资了,你要挤公交车也好,坐出租也好,买车也好,你自己决定,工作上的用车应实报实销,这才是公车改革的出发点。现在的公车分档补贴,像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只是不知道这种等级待遇和变相福利是不是也要缴税?
1500元对公务员来说只是一种车马费,1600元对广大的工薪阶层来说是所得税的起征点,不仅是车马费,而且是包括吃喝拉等开门七件事的全部费用。面对如此差异,还有经济学者称:“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只有普遍社会道德责任的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目的。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提高生活水准,如果要降低生活水准,来加快经济发展,就本末倒置了。如果,这种经济发展的数据只是国家的门面与地方官员的政绩,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了。到是西方的资本家们着急了,他们制定了一项贸易政策,名为“sa8000”的国际认证标准。不仅要求商品质量是可靠的,还要知道它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是否使用童工?有没有加班?工人最低工资多少?进一步明确了工人加班时间、加班报酬及年假、产假、婚假、丧假等福利制度。他们查得很仔细,除了巡视厂房、宿舍,还要求管理人员回避单独找工人面谈,他们甚至问到多少工人共用一个厕所。按照这一标准,对欧美国家出口的商品,它们的制造过程应该符合“社会道德责任”的要求,因此“sa8000”又被称为“社会责任标准”。
发展经济要注重社会大环境和政府的效率,而不仅仅是靠降低工人工资的小环境。降低工人工资的恶果是降低了社会消费的规模,降低了大部分人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处于恶性循环。
来源:新华网 /作者:劳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