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财富人生 - 偏僻小村缘何走出21位百万富翁

偏僻小村缘何走出21位百万富翁

    调查发现:将青年农民的自发打工行为引导为自觉创业行为是“百万富翁群”出现的重要原因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九,通往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崎岖不平的沙石路上,都会“挤”进约50辆挂着上海牌照的各色小轿车,缓缓地驶向镇里最偏僻的小村———塘拐村。这样的“风光”至少持续了5年,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

    开着小轿车的都是回家过年的昔日塘拐“小木匠”———如今他们是上海的装潢公司老板。一个只有2000多人的偏僻小村,在不到15年间走出了21位“打工”百万富翁。小小的村落缘何走出了这么多的“百万富翁”?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们前往探访。

    “塘拐村过去是乐桥一带最穷的村之一!”说起塘拐村,乐桥镇党委副书记唐启银这样介绍道:塘拐村地处丘陵地带,人均耕地只有0.8亩。“我们这里易涝易旱,半个月不下雨就干,下个三两天就一塘白———一片汪洋。”塘拐村党支部书记张敦九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我们村过去‘吃粮靠回销、种田靠贷款’,累死累活,平均每亩田的收入不到300元。”

    穷则思变。为了改变自身的处境,塘拐村的80多名年轻人拿起了斧头、锯子干起了木匠,走街串巷为十里八乡的村民盖房子、打家具。

    “当时干木匠每年可以挣个2000元左右。可这样仍很难改变塘拐穷乡僻壤的面貌。”张敦九说,“当时村里剩余劳动力达到了8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我们想到了创办企业。”就这样,塘拐村有了一家石料厂。可石料厂上马后,也只解决了25个劳动力,剩余劳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咋办?联想到其他地方的人纷纷前往上海等地打工,1992年3月,张敦九决定和村会计吴成秀一道到大上海“探探路”。

财富人生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财富人生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