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症状检查是否职业枯竭
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ABurn-outCase,Greene,1961)。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在功成名就之后,他突然发现工作带给他的不再是一开始的热情和满足,而变成了日复一日不堪忍受的精神压力,在历经了痛苦和折磨之后,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了另一种生活。这本小说引起了当时西方职业人的广泛共鸣,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由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心理现象。
作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许燕告诉记者,现代社会里,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从事着某一份工作。假设从走入社会那天开始一直到退休,我们平均要工作40年,一年52周,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那么在我们的一生中,大约有83200个小时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而职业人在为工作而奋斗时,工作也在消耗着人们的身心能量。
一项对我国1000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描述了这群职业人的生活常态: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健康负债。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脾气暴躁、焦虑者占一半……这就是职业枯竭的真实写照。
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在1991-1996年间,瑞典的研究人员对2.4万名工作在公共和私营机构的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发展迅速的公司(年增长率18%以上)中的员工长期因病不上班(90天以上)和住院的水平最高,尤其女工更为严重。
西方发达国家在快速发展阶段中经历了这样的心理冲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开始面临这样的心理考验。许多职业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在延长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强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03年公布《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10年报告》结果,1994年,98%的企业家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19%在12小时;1997年,企业家整个群体的工作时间平均都超过了12小时,年龄在31-40岁的年轻企业家们的工作时间还要更长。国内外研究一致表明,超负荷的工作量是导致职业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大症状检查你是否职业枯竭
依据课题组关于职业枯竭的调研结果,发现职业枯竭表现出六大特征:
1.生理耗竭:枯竭的生理维度
主要表现特征为:出现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伴有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
1991-1996年间,瑞典对2.4万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的女员工长期患病的概率是工作压力不大的女员工的2-3倍。
2.心智枯竭:枯竭的认知维度
主要特征表现为:空虚感明显,觉得自己好似掏空了一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工作热情减退,丧失理想,缺乏动机,自我评价下降,怀疑自己、退缩、感到无能和失败,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
在对中国教师群体的研究发现,30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才智枯竭现象突出。曾有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因为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自杀身亡。
3.情绪衰竭:枯竭的压力维度
主要表现特征为: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怀他人。烦躁易怒,冷漠麻木,悲观沮丧,深感无助,责备迁怒于他人。
国内外对职业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情绪问题是困扰现代人的重要因素之一,情绪衰竭是心理枯竭的凸显特征。2004年课题组对135名银行职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低于身体健康水平,其中情绪疲惫较为明显,工作满意度低,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大。
4.价值枯竭:枯竭的评价维度
主要特征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离职倾向加剧或甚至转行。
据调查,现代人产生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其中,职业倦怠是部分原因。
5.去人性化:枯竭的人际维度
主要特征表现为:人际关系恶化,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对他人不信任,无同情心可言,冷嘲热讽,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肆意贬损他人。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对他人的过度反应,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1999年10月7日,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因怀疑学生拿了别人的物品,用锥子在学生脸上刻“贼”字,再在伤口上点入红墨水。在面对孩子痛哭哀求的过程中,女教师无动于衷。
6.行为症状:枯竭的攻击维度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打骂行为;二为自残行为,极端的枯竭状态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2002年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严重心理疾病,撇下不到1岁的儿子服毒自杀,这是她在一份遗书中的一段话:“这学期,我不知道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心里很难受。作为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
职业枯竭被视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可以发生在各种职业中。调查显示:警察、教师、医护人员等助人工作者是职业枯竭的高发群体。他们具有这样一些职业特征:助人职业,高期望职业,压力大、挑战性强的职业。教师就是高发群体之一。
课题组在2002-2004年间连续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共2022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情况,发现有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16%的教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心理枯竭水平。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
总体结论是:
1.男教师心理枯竭水平高于女教师。
2.教龄为11-20年的教师心理枯竭水平较高。
3.学历在硕士及以上的教师容易心理枯竭。
4.高中教师比初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严重。
5.重点学校教师心理枯竭水平高于普通学校教师。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经感叹:“心理枯竭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
根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
教师一旦出现心理枯竭症状,不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情绪受到损耗,还会成为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水准难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具体说来,教师心理枯竭对个人、学生及学校都会产生许多消极不利影响,危害很大。
对学生来说,教师出现心理枯竭后,由于他们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因而他们所能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关怀的质量会衰退,学生无法从老师身上获取关注和爱,甚至还会被老师以恶劣态度和行为对待,这对于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警察位列职业枯竭之首
警察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安全的保护神,也有人认为它享有着特殊的权力,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还代表着劳累和一身的病痛。许多接受调查的警察对许燕说:很多人都觉得当警察很神气,真的只有干了这行儿才知有多苦多累。
统计数字显示:警察所从事的是一项“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的高危险职业。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民警达6000余人,负伤十万余人。从1996年至2002年,警察年均伤亡人数达484人,平均每天至少一名警察死亡。
在平时,基层民警值班或通宵值班现象十分普遍。平均每名警察每周值班两天,每次是整24小时,在岗位上备勤以应付突发事件。而值班后每次最多睡上三四个小时,就又接着“连轴转”上班了。
这种“高压职业”的后果是:民警们身体上感觉很累、心理上感到很苦,有力不从心、麻木不仁的感觉。而心理过劳比身体过劳更具有杀伤力,民警出现心理问题危害更大。从2000年至2004年,就曾发生过数起一线派出所民警因工作压力过大引发心理疾患或自缢身亡,或开枪打伤同事及家人的情况。
一名接受调查的警察对调查者称:长期的工作让我们警察很快地变老,30多岁的人看起来跟四五十岁的人一样;由于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极不规律,所以患各种各样疾病的人很多:胃病、腰病、腿病等是家常便饭……而另一名24岁、刚从事警察工作不到两年的警察对调查者说:“我现在就想退休。我当警察的最大感受就是太苦太累。”
很多人曾用“冷硬横推”四个字来概括中国警察的态度,但其实这几个字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部分人中的“职业枯竭”问题: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烦躁、易怒、责备迁怒于他人;冷漠麻木无情,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怀他人;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看待;对他人的过度反应,行为方面会出现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
课题组通过对4855份有效样本量的公安民警“心理枯竭”的调查得出结论:在教师、医护人员、公司职员和警察等人群的对比中:警察情绪疲惫和去人性化程度最高;警龄在6-15年的警察枯竭程度最严重(面临事业家庭双重压力);警察离婚率比普通职业高,而离异警察的枯竭问题比健全家庭的警察严重;一线警察的枯竭问题更严重……
转型期中国要做好“前期预防”
许燕告诉记者,她是从2000年开始关注职业枯竭问题的,开始时只是关注教师的群体健康,通过大量访谈发现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工作,受调查者所表述的特征与职业枯竭的特征吻合。教师们承认“职业枯竭”的特征普遍存在。于是决定申请课题。而教师群体的“职业枯竭”调查报告公布后,社会反响强烈,表明此现象非教师行业仅存,于是拓展到除教师外的警察、医护人员和公司白领等其他领域。
许燕介绍: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关注此问题,作为社会热点,国际上有专门研究此问题的专门群体,说明这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涉及生理、心理、社会方方面面。
国外专家称,如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就会形成社会流行病。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定要做好“前期预防”,不要等它已到流行趋势再开始关注。
2002年至200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约有313多万医护人员、1581多万教师和170多万警察。如何确保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直接牵扯到中国数千万患者、几亿青少年以及公众安全的利益。
许燕认为,“职业枯竭”之所以在医生、教师和警察等助人行业中高发,主要是因为这类行业都是属于付出性工作,具有社会期望高、工作负荷大、社会的支持率低的特点,同时还缺乏提升的机会。
而要想解决问题,涉及三个层面: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社会层面看:问题本身是由社会引起的,当然要从社会的角度予以关注。比如有专家呼吁,必须建立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但是就目前中国国情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开设提供咨询服务的心理服务机构,必须是在具有医学和心理学双重背景之上,也就是说从业人员首先要取得医学学位,然后再取得心理学学位,并经过专业权威部门的认定后,才能拿到从业资格。而我们现在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非心理专业、非医学专业,甚至初中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上岗。
另外,从组织和政府两个层面看:政府一定要有政策性的支持。全社会应强调“以人为本”,不能过分关注经济,而忽视人的自身发展和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效益指标”的考核,比如说警察的警力不足,护士配置的严重不足,必须有赖于政府强制性政策的调整,像今年出台的公务员强制休假制等。国外警察平日保证8小时工作制,遇突发事件加班后,就可休息不会“连轴转”。
社会关于健康工作理念的宣传呼吁要跟上。调查显示,北京人75%以上处于“亚健康”,不能再把生活时间充斥到工作时间中。在小的工作环境中,应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领导应学会如何去有效激励员工。否则,职业枯竭就会更严重。从个人角度看:要学会调整自身心理和生活理念,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性格,并选择恰当的锻炼方式。
社会要学会用警察角色去看待警察
中国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对记者坦陈:在他的警察同行中,确实有很多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枯竭”问题,正是这一点,体现了这个研究的意义。他认为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心理问题,而社会心理问题比个体心理问题更严重。
王教授说:既然这种心理疾病主要是由社会引起的,是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问题,因此只能用变革的方法来解决。他认为我们国家警察的心理疾病往往不是某个人的个体心理疾病,而是因社会问题造成的群体心理偏差。因此仅仅用解决纯心理问题的方式去解决由社会问题引起的群体心理偏差是不够的。
他告诉记者,他接触的一些警察,有的只是身体在坚持工作,而心理上早就力不从心了,任何事情都引不起其兴趣。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王教授认为有多种原因。首先,从现有执法环境上看,中国的执法环境还很不完善。比如,西方警察可以在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冲突中表现中立,他用不着对任何政府负责,他只需对秩序负责,因为它的使命很单一,就是维护秩序的。而中国警察本身除了维持秩序对法律条文本身负责外,还身兼对政府负责和对法律负责数职。
同时,我们的社会有多重标准,很少有人去用警察的角色去看他、衡量他。比如当一部法律由于不完善而遭到攻击时,社会往往不是理性地探讨应如何修改法律,而是把问题算在作为执法者的警察身上,不知道在新法下来前,即使是“恶法”、“坏法”,作为执法者的警察角色,也要求他只能去执行它。而我们的百姓则只会去指责具体执法的警察,而看不到有些是其职业的特定要求。
另外,警察的巨大付出往往和其所得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众所周知,现在全国每天平均至少牺牲一名警察,但按最新的抚恤标准,牺牲民警的家人只能得到其月工资20倍的补偿,即1.6万元抚恤金。而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这点钱确实微乎其微。有些地方,比如四川一个牺牲民警可得到约10万元补偿,但这笔钱不是由国家支出而是由当地警察自筹、其余靠各地同行捐款得来的。因此王教授认为物质状态不变化,仅靠警察自己心理调适,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只能治标。因为这些心理疾患是由社会引起的,它牵扯到现有法制、体制、保障和监督各个方面,因此只有解决社会问题才行。
心理疏导不能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日昌教授说:“职业枯竭”问题在国外早有研究,国内过去一直无人关注这一块,应该说这个课题研究本身很有意义。其实不光是教师和警察,无论哪种职业,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你持续地从事这一职业,就有可能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倦怠”之感:因为人本身是富于变化的,不像和物打交道的纯机械工作。
而作为“职业枯竭”高发人群的教师和警察,在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快、工作重压大的形势时,情绪就会变坏,就可能出现以其工作对象或学生或当事人为宣泄对象的情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个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学会应付各种难题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尝试用运动、休闲、娱乐等正常途径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绝不能发泄在自己的工作对象上。
从社会方面看,应减轻其工作负担,并不断为其作培训让其学会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矛盾的方法。郑教授介绍说,国外不管是学校、企业,还是军队、社区,甚至监狱,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咨询机构,不管是官办的还是私人的。一些大的公司和企业会在自己内部设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心理咨询机构,也可采取被称为EAP(员工援助)的形式,作为一项福利,像买保险一样,委托某一心理咨询机构,按员工人头,每年将一定款项划拨到该机构去。在此过程中,员工遇到心理问题可随时去咨询,由企业买单,不用员工自掏腰包。
几年前,美国一家著名的通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就曾找到郑教授,想由企业出钱,委托郑教授为其“落脚”中国的美国同事进行有关心理咨询工作。这说明在西方发达国家,为员工建立必要的心理干预机制,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我们长期以来,过于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忽视了其局限性。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其实是不同性质的问题:因为在一个机构内部,彼此之间往往有利害关系,当事人有一些问题,不愿让周围人知道,而且许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没有受过专业化的训练,不能给人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像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那样,受过专门的训练,其职业道德也要求为咨询者保密。在国外不管是设在机构内部的心理咨询部门还是外面委托的相关机构,都是脱离于该机构的独立的专业化部门,与机构本身无上下级关系,你无论谈什么都是安全的。
郑教授强调,解决心理问题,一定要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还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因为它既不是身体疾病,也非思想品德问题,而是一种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它牵扯到社会各色人等,涉及婚姻、家庭、子女、事业等方矫婷嫖侍猓欢ǖ糜尚睦碜裳⑿睦碇瘟频淖ㄒ等嗽崩醋觥SΩ冒阎泄恼嗡枷牍ぷ骱妥ㄒ档男睦碜裳ぷ鹘岷掀鹄矗呵罢呓饩龅氖欠较蚵废呶侍猓诜较蛘返那疤嵯拢胱叩酶茫挂饩鲆桓鼋】底刺侍猓笳呔褪峭üㄒ档男睦碜裳偷鹘诶唇饩稣飧鑫侍獾摹V挥邪阉枷胝喂ぷ鞯弊饕恢肿ㄒ道醋觯鸥欣谏缁岚捕āN?张倩
中心事件
日前,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名幼儿家长的投诉,反映他们三岁半的孙儿因数次在幼儿园内将大便拉在裤子里,遭到老师让其“吃屎”的恐吓和巴掌,致使事发数周后,孩子每次排便还会出现“心理障碍”。
无独有偶,几年前,一位小学教师因怀疑学生拿了别人的物品,用锥子在孩子面颊处刻上“贼”字,并在上面点入红药水……
以往的舆论,总是过多地强调从教师师德和个体人品上去评价这些人的做法,很少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追问其职业角色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否也是造就这些“恶性事件”的“罪魁”之一。
从2001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和她的课题组,开始通过对教师、警察、医护人员、公司职员等人群的调研,从事“关于职业枯竭的特征、成因和对策的研究”。其调查显示,警察、教师及医务人员,其“职业枯竭”(现代职业人的“流行病”)的发生率,位居前列。专家指出,为了有效预防这种社会心理疾患的“流行”,“职业枯竭”现象亟待关注.
[网络]
作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许燕告诉记者,现代社会里,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从事着某一份工作。假设从走入社会那天开始一直到退休,我们平均要工作40年,一年52周,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那么在我们的一生中,大约有83200个小时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而职业人在为工作而奋斗时,工作也在消耗着人们的身心能量。
一项对我国1000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描述了这群职业人的生活常态: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健康负债。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脾气暴躁、焦虑者占一半……这就是职业枯竭的真实写照。
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在1991-1996年间,瑞典的研究人员对2.4万名工作在公共和私营机构的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发展迅速的公司(年增长率18%以上)中的员工长期因病不上班(90天以上)和住院的水平最高,尤其女工更为严重。
西方发达国家在快速发展阶段中经历了这样的心理冲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开始面临这样的心理考验。许多职业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在延长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强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03年公布《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10年报告》结果,1994年,98%的企业家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19%在12小时;1997年,企业家整个群体的工作时间平均都超过了12小时,年龄在31-40岁的年轻企业家们的工作时间还要更长。国内外研究一致表明,超负荷的工作量是导致职业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大症状检查你是否职业枯竭
依据课题组关于职业枯竭的调研结果,发现职业枯竭表现出六大特征:
1.生理耗竭:枯竭的生理维度
主要表现特征为:出现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伴有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
1991-1996年间,瑞典对2.4万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的女员工长期患病的概率是工作压力不大的女员工的2-3倍。
2.心智枯竭:枯竭的认知维度
主要特征表现为:空虚感明显,觉得自己好似掏空了一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工作热情减退,丧失理想,缺乏动机,自我评价下降,怀疑自己、退缩、感到无能和失败,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
在对中国教师群体的研究发现,30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才智枯竭现象突出。曾有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因为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自杀身亡。
3.情绪衰竭:枯竭的压力维度
主要表现特征为: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怀他人。烦躁易怒,冷漠麻木,悲观沮丧,深感无助,责备迁怒于他人。
国内外对职业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情绪问题是困扰现代人的重要因素之一,情绪衰竭是心理枯竭的凸显特征。2004年课题组对135名银行职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低于身体健康水平,其中情绪疲惫较为明显,工作满意度低,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大。
4.价值枯竭:枯竭的评价维度
主要特征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离职倾向加剧或甚至转行。
据调查,现代人产生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其中,职业倦怠是部分原因。
5.去人性化:枯竭的人际维度
主要特征表现为:人际关系恶化,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对他人不信任,无同情心可言,冷嘲热讽,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肆意贬损他人。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对他人的过度反应,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1999年10月7日,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因怀疑学生拿了别人的物品,用锥子在学生脸上刻“贼”字,再在伤口上点入红墨水。在面对孩子痛哭哀求的过程中,女教师无动于衷。
6.行为症状:枯竭的攻击维度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打骂行为;二为自残行为,极端的枯竭状态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2002年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严重心理疾病,撇下不到1岁的儿子服毒自杀,这是她在一份遗书中的一段话:“这学期,我不知道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心里很难受。作为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
职业枯竭被视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可以发生在各种职业中。调查显示:警察、教师、医护人员等助人工作者是职业枯竭的高发群体。他们具有这样一些职业特征:助人职业,高期望职业,压力大、挑战性强的职业。教师就是高发群体之一。
课题组在2002-2004年间连续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共2022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情况,发现有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16%的教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心理枯竭水平。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
总体结论是:
1.男教师心理枯竭水平高于女教师。
2.教龄为11-20年的教师心理枯竭水平较高。
3.学历在硕士及以上的教师容易心理枯竭。
4.高中教师比初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严重。
5.重点学校教师心理枯竭水平高于普通学校教师。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经感叹:“心理枯竭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
根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
教师一旦出现心理枯竭症状,不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情绪受到损耗,还会成为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水准难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具体说来,教师心理枯竭对个人、学生及学校都会产生许多消极不利影响,危害很大。
对学生来说,教师出现心理枯竭后,由于他们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因而他们所能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关怀的质量会衰退,学生无法从老师身上获取关注和爱,甚至还会被老师以恶劣态度和行为对待,这对于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警察位列职业枯竭之首
警察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安全的保护神,也有人认为它享有着特殊的权力,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还代表着劳累和一身的病痛。许多接受调查的警察对许燕说:很多人都觉得当警察很神气,真的只有干了这行儿才知有多苦多累。
统计数字显示:警察所从事的是一项“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的高危险职业。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民警达6000余人,负伤十万余人。从1996年至2002年,警察年均伤亡人数达484人,平均每天至少一名警察死亡。
在平时,基层民警值班或通宵值班现象十分普遍。平均每名警察每周值班两天,每次是整24小时,在岗位上备勤以应付突发事件。而值班后每次最多睡上三四个小时,就又接着“连轴转”上班了。
这种“高压职业”的后果是:民警们身体上感觉很累、心理上感到很苦,有力不从心、麻木不仁的感觉。而心理过劳比身体过劳更具有杀伤力,民警出现心理问题危害更大。从2000年至2004年,就曾发生过数起一线派出所民警因工作压力过大引发心理疾患或自缢身亡,或开枪打伤同事及家人的情况。
一名接受调查的警察对调查者称:长期的工作让我们警察很快地变老,30多岁的人看起来跟四五十岁的人一样;由于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极不规律,所以患各种各样疾病的人很多:胃病、腰病、腿病等是家常便饭……而另一名24岁、刚从事警察工作不到两年的警察对调查者说:“我现在就想退休。我当警察的最大感受就是太苦太累。”
很多人曾用“冷硬横推”四个字来概括中国警察的态度,但其实这几个字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部分人中的“职业枯竭”问题: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烦躁、易怒、责备迁怒于他人;冷漠麻木无情,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怀他人;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看待;对他人的过度反应,行为方面会出现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
课题组通过对4855份有效样本量的公安民警“心理枯竭”的调查得出结论:在教师、医护人员、公司职员和警察等人群的对比中:警察情绪疲惫和去人性化程度最高;警龄在6-15年的警察枯竭程度最严重(面临事业家庭双重压力);警察离婚率比普通职业高,而离异警察的枯竭问题比健全家庭的警察严重;一线警察的枯竭问题更严重……
转型期中国要做好“前期预防”
许燕告诉记者,她是从2000年开始关注职业枯竭问题的,开始时只是关注教师的群体健康,通过大量访谈发现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工作,受调查者所表述的特征与职业枯竭的特征吻合。教师们承认“职业枯竭”的特征普遍存在。于是决定申请课题。而教师群体的“职业枯竭”调查报告公布后,社会反响强烈,表明此现象非教师行业仅存,于是拓展到除教师外的警察、医护人员和公司白领等其他领域。
许燕介绍: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关注此问题,作为社会热点,国际上有专门研究此问题的专门群体,说明这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涉及生理、心理、社会方方面面。
国外专家称,如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就会形成社会流行病。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定要做好“前期预防”,不要等它已到流行趋势再开始关注。
2002年至200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约有313多万医护人员、1581多万教师和170多万警察。如何确保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直接牵扯到中国数千万患者、几亿青少年以及公众安全的利益。
许燕认为,“职业枯竭”之所以在医生、教师和警察等助人行业中高发,主要是因为这类行业都是属于付出性工作,具有社会期望高、工作负荷大、社会的支持率低的特点,同时还缺乏提升的机会。
而要想解决问题,涉及三个层面: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社会层面看:问题本身是由社会引起的,当然要从社会的角度予以关注。比如有专家呼吁,必须建立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但是就目前中国国情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开设提供咨询服务的心理服务机构,必须是在具有医学和心理学双重背景之上,也就是说从业人员首先要取得医学学位,然后再取得心理学学位,并经过专业权威部门的认定后,才能拿到从业资格。而我们现在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非心理专业、非医学专业,甚至初中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上岗。
另外,从组织和政府两个层面看:政府一定要有政策性的支持。全社会应强调“以人为本”,不能过分关注经济,而忽视人的自身发展和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效益指标”的考核,比如说警察的警力不足,护士配置的严重不足,必须有赖于政府强制性政策的调整,像今年出台的公务员强制休假制等。国外警察平日保证8小时工作制,遇突发事件加班后,就可休息不会“连轴转”。
社会关于健康工作理念的宣传呼吁要跟上。调查显示,北京人75%以上处于“亚健康”,不能再把生活时间充斥到工作时间中。在小的工作环境中,应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领导应学会如何去有效激励员工。否则,职业枯竭就会更严重。从个人角度看:要学会调整自身心理和生活理念,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性格,并选择恰当的锻炼方式。
社会要学会用警察角色去看待警察
中国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对记者坦陈:在他的警察同行中,确实有很多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枯竭”问题,正是这一点,体现了这个研究的意义。他认为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心理问题,而社会心理问题比个体心理问题更严重。
王教授说:既然这种心理疾病主要是由社会引起的,是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问题,因此只能用变革的方法来解决。他认为我们国家警察的心理疾病往往不是某个人的个体心理疾病,而是因社会问题造成的群体心理偏差。因此仅仅用解决纯心理问题的方式去解决由社会问题引起的群体心理偏差是不够的。
他告诉记者,他接触的一些警察,有的只是身体在坚持工作,而心理上早就力不从心了,任何事情都引不起其兴趣。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王教授认为有多种原因。首先,从现有执法环境上看,中国的执法环境还很不完善。比如,西方警察可以在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冲突中表现中立,他用不着对任何政府负责,他只需对秩序负责,因为它的使命很单一,就是维护秩序的。而中国警察本身除了维持秩序对法律条文本身负责外,还身兼对政府负责和对法律负责数职。
同时,我们的社会有多重标准,很少有人去用警察的角色去看他、衡量他。比如当一部法律由于不完善而遭到攻击时,社会往往不是理性地探讨应如何修改法律,而是把问题算在作为执法者的警察身上,不知道在新法下来前,即使是“恶法”、“坏法”,作为执法者的警察角色,也要求他只能去执行它。而我们的百姓则只会去指责具体执法的警察,而看不到有些是其职业的特定要求。
另外,警察的巨大付出往往和其所得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众所周知,现在全国每天平均至少牺牲一名警察,但按最新的抚恤标准,牺牲民警的家人只能得到其月工资20倍的补偿,即1.6万元抚恤金。而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这点钱确实微乎其微。有些地方,比如四川一个牺牲民警可得到约10万元补偿,但这笔钱不是由国家支出而是由当地警察自筹、其余靠各地同行捐款得来的。因此王教授认为物质状态不变化,仅靠警察自己心理调适,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只能治标。因为这些心理疾患是由社会引起的,它牵扯到现有法制、体制、保障和监督各个方面,因此只有解决社会问题才行。
心理疏导不能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日昌教授说:“职业枯竭”问题在国外早有研究,国内过去一直无人关注这一块,应该说这个课题研究本身很有意义。其实不光是教师和警察,无论哪种职业,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你持续地从事这一职业,就有可能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倦怠”之感:因为人本身是富于变化的,不像和物打交道的纯机械工作。
而作为“职业枯竭”高发人群的教师和警察,在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快、工作重压大的形势时,情绪就会变坏,就可能出现以其工作对象或学生或当事人为宣泄对象的情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个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学会应付各种难题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尝试用运动、休闲、娱乐等正常途径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绝不能发泄在自己的工作对象上。
从社会方面看,应减轻其工作负担,并不断为其作培训让其学会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矛盾的方法。郑教授介绍说,国外不管是学校、企业,还是军队、社区,甚至监狱,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咨询机构,不管是官办的还是私人的。一些大的公司和企业会在自己内部设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心理咨询机构,也可采取被称为EAP(员工援助)的形式,作为一项福利,像买保险一样,委托某一心理咨询机构,按员工人头,每年将一定款项划拨到该机构去。在此过程中,员工遇到心理问题可随时去咨询,由企业买单,不用员工自掏腰包。
几年前,美国一家著名的通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就曾找到郑教授,想由企业出钱,委托郑教授为其“落脚”中国的美国同事进行有关心理咨询工作。这说明在西方发达国家,为员工建立必要的心理干预机制,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我们长期以来,过于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忽视了其局限性。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其实是不同性质的问题:因为在一个机构内部,彼此之间往往有利害关系,当事人有一些问题,不愿让周围人知道,而且许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没有受过专业化的训练,不能给人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像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那样,受过专门的训练,其职业道德也要求为咨询者保密。在国外不管是设在机构内部的心理咨询部门还是外面委托的相关机构,都是脱离于该机构的独立的专业化部门,与机构本身无上下级关系,你无论谈什么都是安全的。
郑教授强调,解决心理问题,一定要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还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因为它既不是身体疾病,也非思想品德问题,而是一种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它牵扯到社会各色人等,涉及婚姻、家庭、子女、事业等方矫婷嫖侍猓欢ǖ糜尚睦碜裳⑿睦碇瘟频淖ㄒ等嗽崩醋觥SΩ冒阎泄恼嗡枷牍ぷ骱妥ㄒ档男睦碜裳ぷ鹘岷掀鹄矗呵罢呓饩龅氖欠较蚵废呶侍猓诜较蛘返那疤嵯拢胱叩酶茫挂饩鲆桓鼋】底刺侍猓笳呔褪峭üㄒ档男睦碜裳偷鹘诶唇饩稣飧鑫侍獾摹V挥邪阉枷胝喂ぷ鞯弊饕恢肿ㄒ道醋觯鸥欣谏缁岚捕āN?张倩
中心事件
日前,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名幼儿家长的投诉,反映他们三岁半的孙儿因数次在幼儿园内将大便拉在裤子里,遭到老师让其“吃屎”的恐吓和巴掌,致使事发数周后,孩子每次排便还会出现“心理障碍”。
无独有偶,几年前,一位小学教师因怀疑学生拿了别人的物品,用锥子在孩子面颊处刻上“贼”字,并在上面点入红药水……
以往的舆论,总是过多地强调从教师师德和个体人品上去评价这些人的做法,很少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追问其职业角色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否也是造就这些“恶性事件”的“罪魁”之一。
从2001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和她的课题组,开始通过对教师、警察、医护人员、公司职员等人群的调研,从事“关于职业枯竭的特征、成因和对策的研究”。其调查显示,警察、教师及医务人员,其“职业枯竭”(现代职业人的“流行病”)的发生率,位居前列。专家指出,为了有效预防这种社会心理疾患的“流行”,“职业枯竭”现象亟待关注.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