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王”的创业创牌之路
一个只读过4年小学的普通农民,把黄豆粒大的小蟹苗培育成养殖水面超10万亩、年产值1.2亿元的“泓膏”大闸蟹产业,并形成了从育苗、饲料生产、养殖管理、水产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完善产业链。在他的“旗”下,每年都会冒出百余名收入超10万元的农民。
书写这一传奇的主角,是兴化安丰镇丁扬村农民朱同林。
5月中旬,我们与泰州市农业系统的有关专家一道,慕名来到兴化市安丰镇,探究“蟹王”朱同林在创业创牌背后的秘密——
从自我积累到靠信誉融资
1993年,养了多年螃蟹的朱同林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但他总觉得,从银行贷款太难,而仅靠自我积累,发展的步子又太慢了。
于是,朱同林开始摸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融资新模式。1993年,他凭借良好的个人信誉,吸纳民资50万元,在兴化东鲍、西鲍、下圩等地承包了4000亩水面发展规模养蟹,第二年便获利50多万元。朱同林将其中绝大部分投资人利润折算成股金,再次扩大养殖规模。
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10年后,朱同林吸纳的股本金已有5400万元,股东160多人。通过利用农村闲散资金,朱同林使他的大闸蟹养殖快步迈向规模化道路。
专家点评农经管理学博士、泰州市农委副主任樊宝洪:“对河蟹养殖业而言,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利益的高低。大量农民往往由于缺乏第一笔启动资金,失去了发展的绝佳机遇。而朱同林的成功之处,就是靠个人信誉,吸收大量民资为我所用。这种类似股份合作的融资模式,尤其值得在农村借鉴推广。”
从传统粗养到绿色生态养殖
1996年,启东市毛家港一螃蟹育苗厂计划扩大规模,但缺少资金。毛家港育苗厂地处长江之滨,最有条件以天然蟹作标本培育优质蟹苗。朱同林获悉后,迅速出资200万元购买了育苗厂30%%的股份。次年,他又再次增资取得控股权。
使用自己培育的蟹苗,螃蟹规格、质量明显优于市面,并获得高额利润,这大大激发了朱同林科学养蟹的决心。此后几年里,他多次到大连、上海等水产院校取经,摸索出育苗、饲养、管理、防疫等一整套适合淡水区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当别人舍不得给幼蟹投放高营养饲料时,朱同林高价购买鱼粉、蚕蛹、蛋黄来喂养;当别人每亩水面投放600—1000只幼蟹时,朱同林每亩只投入300—400只;当别人等到螃蟹生病才去求医买药时,朱同林则在平时通过调控水体PH值、种养定量水草、把好进出水口等措施,让螃蟹健康成长。
目前,朱同林养殖的大闸蟹平均规格在170克以上,其中30%%在250克以上,每亩精养螃蟹效益达2000元以上。由于具备了“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等明显优势,朱同林的大闸蟹绝大多数销往高档宾馆酒店,还出口到海外。
专家点评兴化水产局副局长娄卫东:“兴化是传统养蟹大市,可这么多年为什么只出了一个朱同林呢?因为养蟹技术要求相当高。不同等级的螃蟹,价格要相差好几倍甚至数十倍。朱同林,就是通过科学养殖占领了高端市场,取得了丰厚收益。”
从被动“贴牌”到矢志“创牌”
虽说朱同林养蟹已有20多年,但他和他的大闸蟹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他养的螃蟹一直给人家做“贴牌”销售,直到2001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以每只200克的螃蟹为例,朱同林每500克只卖40元,可一旦贴上知名品牌,价格立马翻番。吃足了没有品牌的苦头,朱同林下定决心,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螃蟹品牌!
2001年,朱同林注册成立了兴化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并将自己的螃蟹命名为“泓膏”牌。从幕后走到台前,尤其需要成熟的市场化促销手段。“泓膏”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中国市场名优品牌、中国质量万里行指定产品、螃蟹出口基地等荣誉证书和称号。同时,“泓膏”大闸蟹也有了自己的“马甲”:蟹腰上贴上一圈“红宝石蟹”防伪标志,蟹背贴有“泓膏生态大闸蟹”商标。
去年9月,朱同林邀请浙江30多名餐饮精英到安丰镇实地考察“泓膏”绿色生态产业链。10月,朱同林到杭州成功举办了“中华极品泓膏蟹宴”。浙江省餐饮协会会长王锡琪称赞说,“泓膏”完全有资格和著名品牌一争高下。当年,“泓膏”大闸蟹在浙江市场上的销售额达3000万元。至此,“泓膏”正式告别了配角身份,成为全国螃蟹市场上的名角。
专家点评泰州市委农工办主任杨锁如:“在创业之初,为别人打工是正常现象。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要想上档次上规模,就必须拥有并叫响自己的品牌。作为地方政府,要多引导帮助那些正在发展壮大中的龙头企业,大胆摆脱配角位置,争当‘头牌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