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职场健康 - 心理枯竭是影子杀手

心理枯竭是影子杀手

什么是“心理枯竭”

美国权威心理健康研究机构———美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最近公开的一份资料显示,美国有2000万人患有慢性神经过敏、恐慌症和病态恐惧,此外,大约有200万人因为工作压力而患有两极性抑郁症。看了这份资料,想一想我们自身,我们是否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投入一种连续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并美其名曰“充实”呢?然而,这种“充实”的背后常常隐藏着可怕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心理枯竭”。
  
  “枯竭”(Burnout,又译“崩耗”)一词是由心理学家霍华·克莱贝尔首先运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它原指火箭耗尽燃料之后仅凭惯性继续向前冲,直到与空气摩擦烧毁或坠落地面。燃料耗尽后,火箭依然可以继续往前冲,但它迟早会坠落的。在我接触的大量问诊的人中,许多人都反映在工作与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觉。
  
  “枯竭”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失去了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仅仅为了某种功利性目的,而带有自我强迫性的忙碌与紧张的生活状态。“枯竭”是一种隐藏着的慢性压力,它虽然不会像“非典”那样直接威胁人的健康,但它像某种慢性病毒一样,能够一点一滴地侵蚀人的健康,使人罹患心理和躯体疾病。临床调查发现,恐慌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心理疾病都与“枯竭”有关。
  
  “枯竭”最明显的征兆是对生活或工作渐渐失去了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而有一种被榨干的感觉。同时,还有如下表现:必须忙个不停才能心安理得;休息和睡眠充足仍经常有疲乏感;缺乏足够的精力应付工作和人际关系;经常性地感冒、头痛、肠胃不适、背痛。
  
  假如你有上述征兆中的大部分,就必须引起注意,防止“枯竭”给你带来更大的危害。
  
  哪些人易患“心理枯竭”
  
  服务业从业者、工商业高级主管等人群是“枯竭”的高危人群,在美国,这类人中有25%患有慢性恐慌症。
  
  有调查显示,易受“枯竭”侵袭的人群大都孜孜追求财富。这种人往往过于看重外部的成功,忽视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完整。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接受和习惯了“爱拼才会赢”的生存哲学,变成了工作狂,成为心理枯竭的牺牲者。
  
  “心理枯竭”的产生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双重影响。内因指动机、态度、观念等,比如:对生活的追求过于完美;人际关系过于功利化;过分理性,忽略了感性的重要性;理想自我形象与人性需求、冲动之间经常产生冲突;无法在工作、家庭和个人合理需要之间保持平衡,偏重于工作而忽视了家庭生活和个人的合理需要。
  
  外因指不良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比如:工作中充满冲突和批判,缺乏民主气氛;不同部门之间沟通不良;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工作量太大;工作评价与升迁不公;团队精神薄弱;缺乏幽默感和活跃的人文气氛等。
[网上收集]
职场健康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职场健康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