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的心理攻略(一)
高考结束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心理、社会、家庭多个方面。本文主要谈谈报志愿的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
怎样报志愿?首先要明白以什么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也就涉及志愿填报的认知因素。
志愿填报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本文还会从家庭对考生填报志愿的影响的角度谈谈考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一) “我怕……”
――谈过分保守心理和从众心理
考生十年寒窗,一朝高考结束,算是给学生时代画上一个惊叹号。该填志愿了,一些考生这时候有过分保守心理。什么叫过分保守呢?就是过分求稳,宁可选次学校或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决不选自己有很大把握的学校和专业。这种心理背后,隐藏着害怕失败的心理。这样的同学往往自我估价过低,凡事觉得自己不行,有自卑心理,害怕面对现实的矛盾。
过分保守的一个表现可能是从众,别人报什么,我也报什么,好像这样胜算的比例大点似的。这种心理反映了一个人的依赖性,以及害怕有个性,同时也是害怕失败的一种表现。
案例1:小张高中学习非常努力,今年高考自己觉得考得不错,可是估分估了n次,分数一次比一次低,小张看着志愿填报单,心里很犹豫。第一志愿是报自己喜欢也极有希望考上的人民大学法学院,还是报自己不喜欢但有把握录取的低一档次大学?他也知道,其实第一志愿报人民大学,录取是十拿九稳的,可他害怕万一第一志愿录取不了,就要被划到第二批,那十年寒窗就白读了。而且家人也劝他要谨慎。于是他左右为难,就又去估分,越估越低,越估越低,而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他觉得自己不行,自己怎么考得上那么好的大学呢?要是自己那么优秀,那太阳真要从西边升起来了。再说了,人家赵某某、李某某,还有别的班的林某某都没报那么好的大学,自己平时学习跟他们差不多,我总不至于考得比他们还好吧!要是报了没考上,那别人会怎么说?最后,他在沉重的思想压力下,报了档次低些,但以自己估的最低分一定能考上的学校和专业。这时候,按理,他该松了一口气了吧,可是不,他每天还是提心吊胆,害怕再出什么意外。最后他的分数下来了,比人民大学的分数线还高不少。他后悔极了,他想,要是自己没有反复估分打击自己自信心,就好了,可是他觉得,悔之晚矣。
案例分析:分数是一定的,小张为什么估分估的一次比一次低呢?也许他估了第一次,感到不够安全,不够自信,还要再估;因为自己觉得可能考不好,于是把这种不安“投射”到估分这件事上,表现为估出的分数又低了。这样又打击了自己,自信进一步下降,于是觉得连这个分数也不可信,需要再估一遍,如此循环往复。小张不知道,靠反复估分并不能确保自己绝对安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
小张填报志愿时,有过分保守心理。其实一定程度的保守还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在有很大胜算机会的时候,还是谨小慎微,就可能错过一些机会。这种现象背后是害怕失败。后来他又去反复估分,是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换句话说,是想给自己的害怕失败找一个借口。于是变成了,“你看,不是我害怕失败,而是我估的分低,够不上好大学的分数线。”他的认知产生了一个偏差,于是他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因为估的分低才没报好大学的。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现象,是一种阿Q精神。
小张还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以前那么努力学习是对自卑的一种防御,为了要向自己和别人证明自己是不比别人差的。他的自卑心理导致在报志愿这件事上,他会与别人比,导致从众。在心理学上,从众心理较强的人有一种特点,就是“场依存性”,他们的依赖性比较强,自己没有一定的主见,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行为主义认为这种现象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而形成的。如果自己与别人做的相同,那自己就会得到一种安全感,觉得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其本质还是害怕受伤,以及害怕别人的评价。
最后的结果,小张的分数“比人民大学的分数线还高不少”,“他后悔极了”,小张的失误是一系列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不只是因为反复估分惹的祸。小张到最后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小张真的就要“悔之晚矣”了吗?也不一定。如果小张上大学后,能够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提高和锻炼自己,他还是会收获很多的。有人说:“关键的不是上什么大学,关键的是你上了大学。”高考报志愿才是第一步,大学的路还在后面。
案例中提到小张的家人。小张的家人也劝他要谨慎。谨慎本身没什么错,但把小张的性格和他的家庭教养联系起来看,就有问题了。也许,小张以前每次涉及作决定时,都会被教育“要谨慎”,“即使抓不住机会也不能冒险,小心没大错”,以至小张逐渐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表现在填志愿上,就是没有抓住本来就在眼前的机会,虽然没什么大错,可也让小张懊悔不已。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