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安徽省合肥市“4050”人员何以实现“零失业”

安徽省合肥市“4050”人员何以实现“零失业”

编者按:日前,新华社详细报道了合肥市通过成立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帮助“4050”人员实现“零失业”的经验和做法,现将有关报道刊发如下,供各地学习借鉴。
    
     合肥市“4050”人员何以实现“零失业”
    
     据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介绍,通过劳务派遣等中介服务机构向用人单位输送下岗失业人员,是安徽省“组织起来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这种模式已成为安徽各地解决再就业工作“老大难”“4050”人员托底安置的“杀手锏”。合肥市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使近7000名“4050”人员获得稳定就业岗位,“4050”人员“零失业”目标已基本实现。
    
     政府:“合肥市4050人员零失业目标已经实现”
    
     安徽省《关于大力推动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就业》规定劳务派遣中介机构与下岗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其实际输送或派遣的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凭再就业优惠证由省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合肥市去年据此出台具体政策:各街道成立的劳务型服务公司,必须将本辖区内所有领取《再就业优惠政》的未就业“4050”人员全部吸纳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严禁“拒收”。凡吸纳安置的“4050”人员,其劳动报酬每月不得低于450元并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每吸纳一名“4050”人员可获财政1000元一次性补贴、每月定额补助300元,从业人员培训、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按国家规定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
    
     合肥市2004年初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2.7万人,其中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但没有就业的有近7000人。据合肥市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磊介绍,目前他们已几乎全部和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即使有极个别没签的,
    
     就业愿望也可随时满足,因为现在还有大量富余岗位找不到人。卢磊说,“这也就是说,合肥市4050人员零失业目标已经实现”。
    
     劳务中介:“不让一名4050人员流失、拓展其他失业人员”
    
     基层社保人员普遍认为,目前城市大量就业岗位在社区,最具岗位挖掘潜力的是街道办事处,“组织起来就业”模式的相关政策使街道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失业人员与岗位的对接。“街道必须要全员托底安置,否则过不了考核关,吸纳进来还要尽快派遣出去,否则财政补贴和4050人员工资、社保待遇相抵,到第四个月街道劳务公司就得赔本,派遣得越快、找到的岗位质量越好,街道劳务公司也就运转得越好”。
    
     一些4050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政府部门除了年节慰问很少上门,现在隔三差五打电话要不要上岗,甚至上门探访、写信动员。铜陵路街道办事处副秦德军笑着对记者说,组织起来就业最“绝”的一招,是把4050人员和街道劳务公司的利益“组织”在一起了。劳务公司一方面要积极动员“4050”人员与公司签一年以上合同,“流失了一个,不仅影响考核,公司业务也少了一块”;另一方面,街道上下全员行动搜集用工信息、挖掘就业岗位,铜陵路街道除成立专门的用工信息部外,还把每个派遣出去的4050人员作为公司信息员,联系成功一个岗位给予一定奖励,宁国路街道建立干部包点寻岗责任制,和社区服务平台同奖同罚。
    
     对辖区单位情况最熟、联系最多的街道,动员起来后显现出巨大的“挖岗”能量。铜陵路街道短短一年多时间与6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系,采集用工岗位2500多个,不仅需安置的700多名“4050”人员全部就业,还推荐安置了包括15名大中专毕业生在内的非“4050”人员;宁国路街道需安置“4050”人员仅300多名,却挖掘到三倍的就业岗位。张春友说,我们现在把服务对象拓宽到辖区内所有无业人员,包括新增劳动力、退伍军人和大学毕业生。
    
     “4050”:“我们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从拿失业金、打临工,到成为正规企业的正式员工,“4050”人员不仅有了稳定的岗位、较高的收入和社保,而且可以体会到“组织起来”的好处,记者在采访“4050”人员时,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们又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
    
     58岁的黄家胜曾是合肥车辆制造厂的分厂厂长。企业改制时他响应“减员增效”带头下岗。“回家后夜里愁得睡不着觉,老婆、女儿也下岗了,我得把生活的担子挑起来”,黄家胜于是到处打临工。他把几年打工生活概括为“四处碰壁、饱受欺诈”,经常找不到工作,有时托人找到活了,工资却常常被恶意拖欠。“朋友举荐我到—家私营任生产副厂长,说好一个月500元工资,我干了两个月,早上6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没有星期天,可一分钱工资没拿到,老板说没钱。”
    
     2004年8月份,黄家胜成了铜陵路街道办事处美景劳务公司第一批员工,合同一签三年,月工资不低于450元,由公司派到一家物业公司当保安。“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很快就当上保安队长,工资从450元升到700元,到发工资时劳务公司就通知我去银行领,去晚了还来电话催。去年底,我还被劳务公司评为优秀员工,奖励了几百元。”在黄家胜之后,美景劳务公司向这家物业公司派遣了20多名“4050”人员,因为派遣人员工作出色,这家公司已决定再吸纳50名。41岁的范成风1999年下岗后,拿了两年每月197元的失业金就失去了生活来源,“这几年跑了多少趟劳务市场,多的记不清了,招聘的人一听我的年纪就说,啊,你这么大啦,中间打了几次临工,工资低不说还经常被克扣。”劳务公司去年把她派遣到一家宾馆当服务员,月工资600元,每月200元的五项保险也由公司承担,“宾馆本来招35岁以下的,街道出面做工作他们才收了”。
    
     与劳务公司签合同的“4050”人员不仅在法律关系属公司正式员工,各家公司还对外积极维护他们的权益、对内用各种方式营造“归属感”。宁国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春友告诉记者,街道劳务公司多次为派出的“4050”人员维权,当员工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积极和用人单位交涉,有时甚至不惜单方违约撤出人员另行安置。美景劳务公司经理毕守启说,为了让“4050”人员把公司看成“娘家”,公司为他们评先发奖、工资晋级,还经常开展文艺活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不断。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