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直面劳动力瓶颈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一份最新权威调查表明,上海有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建筑企业6000多家,100万从业人员,其中外来民工近80万。这仅仅是建筑业,在上海的其他行业,民工也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是否该思考“高人往高处走”,并提高外来民工的综合素质,“帮助走到高处的人变得更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如同滚滚洪流不可阻挡。这股洪流中,绝大部分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务工———他们被称为“农民工”。
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这看起来是一幅比较奇特的景观:一方面,2004年春季以来有些沿海发达地区发生了民工短缺的现象;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据预测今后数年还将有上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专家分析,所谓民工短缺,其实反映的是结构性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量不足。分析一些发生严重民工短缺的地区,我们会发现这些地区都是以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遭遇缺工的地区和企业,有许多正处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投入进行低附加值加工生产的阶段。如果借提高工资来增加招工的吸引力,生产成本将大大增加,企业利润空间会急剧缩小,这些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也就丧失。
所谓“民工短缺”,其实是向长期以来对劳动力资源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利用发出了警示。就出现“民工短缺”的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低技术的陷阱———由于劳动力极其廉价,促使投资者尽可能地少用成本更高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只注重即时使用,不加以培养。由于没有专门的劳动技能,今后再就业比较难,再加上报酬水平低,劳动者本身也没有能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他们将被劳动力市场所淘汰。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民工短缺的同时,我们将面临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即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合理区域经济布局
调查显示,上海并未发现明显的“民工短缺”现象,尚没有出现工地、工厂因为工人严重短缺而开不了工。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成建制引进工人,上海相对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接受调查访谈的民工表示,上海工资较高,且一般不拖欠工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他们的选择是合理的,然而换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上海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这又构成了成本与竞争力之间的矛盾。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2003年上海流动人口499万,其中370多万为外来务工人员。各行各业的劳动力需求与城市接纳能力又构成了一对矛盾。
如何破解矛盾?合理区域经济布局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专家指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多年的经济增长,是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下实现的。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这样的发展战略得以持续至今。今年以来发生的民工短缺警示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所倚赖的资源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应合理地逐步退出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这些产业梯度转移到劳动力更为富足的中西部地区。
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从地区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也在发生转移,表现为农民工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一项调查显示,长三角6城市企业新员工的工资平均数,要比全国24个城市企业新员工的工资平均数高8.5%。这表明,长三角地区比较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重心在地区之间的转移,也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用国际眼光看,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必须向劳动力集约型的模式转移。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比如,现在中国服装与纺织品业的劳动力价格,已达到每天2.5美元至3美元,比越南高出一倍以上;即使加勒比地区一些国家,劳工也比我国便宜。可以预见,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劳动力会比我国便宜,压低劳动力价格只会伤害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性,并抑制消费需求。更好的办法是进行经济战略转型,首先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调整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高劳动生产率创造高附加值。
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
对于经济增长模式,一直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争论。其实这二者应该是相依相存的关系,不可偏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认为:公平可以提高宏观效率。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就是公平,尤其是教育上的公平,我们必须保证低收入者子女也可接受良好的教育。否则,我们能够源源不断供应的只有廉价劳动力,这会进一步加剧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状况,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不可持续。
对上海外来民工的调查证实,民工的教育程度与寻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工资收入正相关。农民工一般来说是农村中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口,但相对于城市人口而言,相对于城市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大多数的素质相对又较差,能力也不十分强,特别缺乏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法制观念。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就业门槛不断提高,农民工已经感觉到没有专长求职难,多数只能从事苦、脏、险、累之类的普通工种,已不能适应城市用工的需要,在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很难融入城市社会。为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政府亟需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许多外来民工也意识到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对自身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和融入城市的可能性带来限制,因此,他们十分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虽然制造业将继续扮演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但对上海而言,应该是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不仅仅是流水线上装配一个零部件的工人;同时,上海还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多的新增就业机会将出现在各种新兴的第三产业中,同样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提高外来民工的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专家认为,面对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在肯定“人往高处走”合理性的前提下,应该主动引导“高人往高处走”,控制总量、强调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并“帮助走到高处的人变得更高”,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外来民工的素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成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如同滚滚洪流不可阻挡。这股洪流中,绝大部分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务工———他们被称为“农民工”。
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这看起来是一幅比较奇特的景观:一方面,2004年春季以来有些沿海发达地区发生了民工短缺的现象;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据预测今后数年还将有上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专家分析,所谓民工短缺,其实反映的是结构性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量不足。分析一些发生严重民工短缺的地区,我们会发现这些地区都是以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遭遇缺工的地区和企业,有许多正处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投入进行低附加值加工生产的阶段。如果借提高工资来增加招工的吸引力,生产成本将大大增加,企业利润空间会急剧缩小,这些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也就丧失。
所谓“民工短缺”,其实是向长期以来对劳动力资源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利用发出了警示。就出现“民工短缺”的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低技术的陷阱———由于劳动力极其廉价,促使投资者尽可能地少用成本更高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只注重即时使用,不加以培养。由于没有专门的劳动技能,今后再就业比较难,再加上报酬水平低,劳动者本身也没有能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他们将被劳动力市场所淘汰。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民工短缺的同时,我们将面临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即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合理区域经济布局
调查显示,上海并未发现明显的“民工短缺”现象,尚没有出现工地、工厂因为工人严重短缺而开不了工。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成建制引进工人,上海相对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接受调查访谈的民工表示,上海工资较高,且一般不拖欠工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他们的选择是合理的,然而换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上海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这又构成了成本与竞争力之间的矛盾。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2003年上海流动人口499万,其中370多万为外来务工人员。各行各业的劳动力需求与城市接纳能力又构成了一对矛盾。
如何破解矛盾?合理区域经济布局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专家指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多年的经济增长,是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下实现的。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这样的发展战略得以持续至今。今年以来发生的民工短缺警示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所倚赖的资源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应合理地逐步退出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这些产业梯度转移到劳动力更为富足的中西部地区。
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从地区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也在发生转移,表现为农民工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一项调查显示,长三角6城市企业新员工的工资平均数,要比全国24个城市企业新员工的工资平均数高8.5%。这表明,长三角地区比较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重心在地区之间的转移,也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用国际眼光看,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必须向劳动力集约型的模式转移。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比如,现在中国服装与纺织品业的劳动力价格,已达到每天2.5美元至3美元,比越南高出一倍以上;即使加勒比地区一些国家,劳工也比我国便宜。可以预见,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劳动力会比我国便宜,压低劳动力价格只会伤害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性,并抑制消费需求。更好的办法是进行经济战略转型,首先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调整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高劳动生产率创造高附加值。
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
对于经济增长模式,一直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争论。其实这二者应该是相依相存的关系,不可偏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认为:公平可以提高宏观效率。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就是公平,尤其是教育上的公平,我们必须保证低收入者子女也可接受良好的教育。否则,我们能够源源不断供应的只有廉价劳动力,这会进一步加剧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状况,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不可持续。
对上海外来民工的调查证实,民工的教育程度与寻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工资收入正相关。农民工一般来说是农村中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口,但相对于城市人口而言,相对于城市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大多数的素质相对又较差,能力也不十分强,特别缺乏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法制观念。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就业门槛不断提高,农民工已经感觉到没有专长求职难,多数只能从事苦、脏、险、累之类的普通工种,已不能适应城市用工的需要,在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很难融入城市社会。为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政府亟需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许多外来民工也意识到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对自身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和融入城市的可能性带来限制,因此,他们十分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虽然制造业将继续扮演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但对上海而言,应该是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不仅仅是流水线上装配一个零部件的工人;同时,上海还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多的新增就业机会将出现在各种新兴的第三产业中,同样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提高外来民工的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专家认为,面对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在肯定“人往高处走”合理性的前提下,应该主动引导“高人往高处走”,控制总量、强调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并“帮助走到高处的人变得更高”,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外来民工的素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