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慌”:知识型员工遭遇“职业枯竭”
《2004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公布,该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工作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现象正在袭扰中国。调查显示,技术人员的工作倦怠比例高达45%.如何保持知识员工的职业激情,成为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如果你一大早碰到一个程序员,那肯定是他一夜没睡,而不是早起。
“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言语不清、no money、no woman.”33岁的珠海金山软件公司总裁雷军这样描述程序员的状态。雷军也曾因为职业转型而感到困惑焦灼,后来最终还是决定去做管理并实现了成功转型。
雷军是幸运的,但对于许多程序员来说,30岁是个坎,不能“三十而立”,反倒“三十而慌”――“中国软件人才生存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无职业规划,无实现手段、无信心保障”。
在30岁的门槛前,程序员们感到迷惘和焦虑。
为什么“30岁”成了问题
曾经做过程序员,现任北京百联美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程序员》杂志主编的蒋涛,对“软件人才的30岁现象”进行了剖析。
“这一方面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生存压力和浮躁心理使得人们很难对现状感到满足,在多少岁之前一定要赚到多少钱的目标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感到不安全。
另一方面,中国软件行业发展阶段和软件企业生存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看看10年前在《计算机报》和《计算机世界》上做整版广告的软件企业和工厂能存活下来的还有几家?尤其是软件公司,一大半都倒掉了。行业的动荡加深了他们的焦虑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软件企业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保障体系。软件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往往几年就是一个坎。但目前不少国内的软件企业,对程序员往往只是使用但不培训,所以每次技术的更新往往都伴随着一大批软件人才的淘汰出局。
yahoo中国首席技术专家李钊告诉记者,“30岁现象”首先要从程序员自身找原因。他认为一种职业需要的技能越简单,对精力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淘汰。计算机行业本来是一个需要高度积累的行业,往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出道。但很多软件开发人员这5年所积累的有效知识十分有限,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所以很容易被年轻人超过。而且目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往往使得这些人过分关注操作层面的东西,比如会不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但是,操作层面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过分追逐的结果除了疲惫不堪又无法应对之外,真正能称得上核心竞争力的更高层面的知识和技术往往很欠缺,结果当然只能是等待被淘汰。
资深职业规划专家白玲曾经为国内许多30岁左右的软件人才进行过职业规划设计咨询,她认为这个人群有一个普遍的心理是:从职业本身看,一方面他们会觉得做管理者更有面子;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做技术可能更实在也更靠得住。对于到底哪条路更适合自己,他们往往感到很困惑。价值趋向的冲突更加深了他们的迷茫。
规划“30后”职业生涯
解决30岁的职业转型问题,需要企业和程序员的双重努力。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韩曦晨表示,一个企业要想立足长远就必须重视人才的梯队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让不同的员工都能有相应的发展和上升空间。一些好的软件公司都为软件开发人员设计和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两种不同的拓展空间。这是解决软件人才“30岁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从程序员自身而言,则是要将技术提升与行业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往往会比较大。
白玲认为,对于一个30岁的程序员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能和别人一起干”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某一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她认为,以下五个途径都是不错的“保养之道”:首先是从技术领域转向管理岗位,利用自己所积累的经验管理和带领团队,从而实现顺利转型;二是在技术岗位上不断上升,从一般的程序员向技术专家靠拢;三是寻找行业依托,技术本身的变化虽然日新月异,但行业对技术应用的要求却是相对稳定的,变化周期不是很快,一个既懂技术又对某个行业有所了解的软件人才还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的;四是跨地区发展,北京、上海可能是技术创新的前沿,但一些二线城市的技术应用,相对而言,可能会有一个时间差,跨地区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原有技术的比较优势;五是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出去“单干”,做个小业主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出路。
如果你一大早碰到一个程序员,那肯定是他一夜没睡,而不是早起。
“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言语不清、no money、no woman.”33岁的珠海金山软件公司总裁雷军这样描述程序员的状态。雷军也曾因为职业转型而感到困惑焦灼,后来最终还是决定去做管理并实现了成功转型。
雷军是幸运的,但对于许多程序员来说,30岁是个坎,不能“三十而立”,反倒“三十而慌”――“中国软件人才生存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无职业规划,无实现手段、无信心保障”。
在30岁的门槛前,程序员们感到迷惘和焦虑。
为什么“30岁”成了问题
曾经做过程序员,现任北京百联美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程序员》杂志主编的蒋涛,对“软件人才的30岁现象”进行了剖析。
“这一方面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生存压力和浮躁心理使得人们很难对现状感到满足,在多少岁之前一定要赚到多少钱的目标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感到不安全。
另一方面,中国软件行业发展阶段和软件企业生存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看看10年前在《计算机报》和《计算机世界》上做整版广告的软件企业和工厂能存活下来的还有几家?尤其是软件公司,一大半都倒掉了。行业的动荡加深了他们的焦虑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软件企业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保障体系。软件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往往几年就是一个坎。但目前不少国内的软件企业,对程序员往往只是使用但不培训,所以每次技术的更新往往都伴随着一大批软件人才的淘汰出局。
yahoo中国首席技术专家李钊告诉记者,“30岁现象”首先要从程序员自身找原因。他认为一种职业需要的技能越简单,对精力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淘汰。计算机行业本来是一个需要高度积累的行业,往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出道。但很多软件开发人员这5年所积累的有效知识十分有限,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所以很容易被年轻人超过。而且目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往往使得这些人过分关注操作层面的东西,比如会不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但是,操作层面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过分追逐的结果除了疲惫不堪又无法应对之外,真正能称得上核心竞争力的更高层面的知识和技术往往很欠缺,结果当然只能是等待被淘汰。
资深职业规划专家白玲曾经为国内许多30岁左右的软件人才进行过职业规划设计咨询,她认为这个人群有一个普遍的心理是:从职业本身看,一方面他们会觉得做管理者更有面子;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做技术可能更实在也更靠得住。对于到底哪条路更适合自己,他们往往感到很困惑。价值趋向的冲突更加深了他们的迷茫。
规划“30后”职业生涯
解决30岁的职业转型问题,需要企业和程序员的双重努力。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韩曦晨表示,一个企业要想立足长远就必须重视人才的梯队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让不同的员工都能有相应的发展和上升空间。一些好的软件公司都为软件开发人员设计和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两种不同的拓展空间。这是解决软件人才“30岁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从程序员自身而言,则是要将技术提升与行业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往往会比较大。
白玲认为,对于一个30岁的程序员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能和别人一起干”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某一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她认为,以下五个途径都是不错的“保养之道”:首先是从技术领域转向管理岗位,利用自己所积累的经验管理和带领团队,从而实现顺利转型;二是在技术岗位上不断上升,从一般的程序员向技术专家靠拢;三是寻找行业依托,技术本身的变化虽然日新月异,但行业对技术应用的要求却是相对稳定的,变化周期不是很快,一个既懂技术又对某个行业有所了解的软件人才还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的;四是跨地区发展,北京、上海可能是技术创新的前沿,但一些二线城市的技术应用,相对而言,可能会有一个时间差,跨地区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原有技术的比较优势;五是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出去“单干”,做个小业主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