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成功饥渴症:四个年轻人的发财梦(5)

成功饥渴症:四个年轻人的发财梦(5)

     转化“饥渴”,而不是体验“饥渴”
    
     采访-本刊记者 万莹
    
     《中国青年》:您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患上“成功饥渴症”?
    
     曲伟杰:自从人类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以来,技术、观念、信息更新的速度早已超过前人的想像。在这种冲击波下,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富人、年轻的行业领航人、新的高知群,而其他那些更多的普通年轻人在这种冲击下,自然而然产生对他们的羡慕,甚至是嫉妒;同时产生的还有生存、发展、成功的压力。“某种产品如果18个月还不更新的话,那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比尔·盖茨这样说。正是这种“时不我待”的环境给了现在的年轻人“饥渴成功”的主观体验。青年人表现出来的“成功饥渴症”正是社会聚变投放到他们身上的折射。
    
     但是中国有句成语,“大器晚成”。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学识、财富、事业的发展上都推崇用不温不火的方式来实现。“暴发户”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词儿。
    
     《中国青年》:“成功饥渴”对一个年轻人的成功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
    
     曲伟杰:“成功饥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是看他“饥渴”的程度,而是看他是不是把精力放在对渴望的体验上。不能只顾着体验“饥渴”,而是应该把饥渴转化为追求学业、知识、职场发展的动力,促成自己成功理想的实现。
    
     《中国青年》:如何转化呢?
    
     曲伟杰:我们这个社会鼓励成功、鼓励创造财富,因此,我们面临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把饥渴转化为动力,需要努力提高自身选择的能力。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是由他所选择解决的人生题目大小来决定的。毛泽东、邓小平选择解决的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他们的人生价值就实现最大化了。
    
     《中国青年》:作为一个年轻人,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题目呢?
    
     曲伟杰:有两个成语:一是“怦然心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定是能打动你的,而不是家长为你代劳的,也不是这个社会强加你的;二是“游刃有余”,你选择解决的人生问题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而不是要你把生命透支到依旧不能解决的问题上。
    
     胡适先生当年给年轻人开出三剂药:兴趣丹、问题散、信心汤。成功、富有和幸福都不是面对它们时的“抓耳挠腮”,而是从选好人生小题目开始,才能做好人生大文章。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