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经济热点抓理财线索
北京消息农村发展是重中之重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也成为两会的焦点。当然,农村问题绝不是一夜间能解决的,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对农民取之过度,税率太高,现在是该考虑农村的休养生息了。一号文件表明,国家加大了金融、财政投入,扶持农村经济。另外,要放活农民,还要在就业、教育、医疗、税制等方面,改变对农民尚有很多不合理、不平等的歧视政策。农村改革攻坚的三把斧是多予、少取、放活。
化解产能过剩压力本轮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行业,平均投资周期大约是5年。始于2002年的投资高峰将持续至2007年。随着未来两年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产能过剩的情况将越来越严重。
供求关系是导致过剩矛盾产生的机制,但是调整这一关系则需要较长时间。目前,我国经济已经面临着过剩威胁,而在短时间内对付生产过剩危机的办法,是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放宽对住宅和汽车按揭贷款的限制,增加对廉价房屋的投资或许能成为产能过剩的有效解决之道。
调整三驾马车,刺激消费我们希望中国投资放慢、消费提高,但是如果高储蓄问题得不到解决,出口又受到抵制,庞大的资金就只能找到投资的渠道。
中国的投资项目可以划分三类,一是必要投资,目前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保持经济发展和工业增长必须维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二是盲目投资,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盲目投资也是不可能避免的;三是形象工程,这一类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行为。
如果政府要实施调控政策,目标对象只能是第三类即形象工程,地方政府的行为必须得到限制,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必需科学化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象工程。其他两项,必要投资是需要保持的,而盲目投资这一类,只要资金来源于私人部门,就应该由市场力量来决定,而不是通过层层审批来管理。
拉动消费以推动经济增长,不能仅仅依赖政府所出台的政策,这好比是用绳子去推一个物体。
现在百姓不是没有钱,而是选择有限,城市消费中,在住房、汽车、旅游等轮番成为热点之后,人们依然期待下一个热点,热点在哪里,现在谁也不知道。在刺激城市消费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农村消费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消费的热点。应该推动农村收入大幅增长,而这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新农村建设措施中有所体现。
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两个偏低,一个是农业生产力偏低,一个是有效就业率偏低,这两个因素限制了农村收入增长和农村消费提高。
政府需要通过利率、和税率三方面的综合措施,配以相应的财政政策,拉动和释放国内需求。下一步刺激内需的政策不能过大,还是应以稳健为主。
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该包括两税合一、增值税改革以及上调个税起征点等新政策应该尽快出台。梁红认为,两税合一相当于给内资企业减税,增值税改革也是从生产领域入手,这两项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周期性压力,同时也对结构性的调整有益。
依然是中国目前一个支柱型产业,作为下一步刺激内需的途径,监管层可以增加供给力度,但要避免过度调控需求。
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中国要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就需要转变增长方式,包括转变过于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消除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价格倾销和社会倾销问题,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强化本国竞争力,等等。
中国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就需要改进国际经贸规则,让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得到合理的收益份额,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才能为别国创造更大的、可持续增长的市场,更好地带动别国的经济发展。
价格应逐步市场化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能源价格相对偏低。能源价格提高后,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费,能进一步引导能源节约技术的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价格的引导、调节作用,转变消费方式。
提高能源价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终端能源产品的价格,另一个是提高能源资源的价格。建立能源价格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会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实施双稳健按照政府的十一五规划要求,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搞好宏观调控,重点扩大消费需求,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当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2005年财政政策方向转向稳健后,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税收政策开始尝试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逐步从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今年还将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