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缺失制约金融业发展
从传统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完备的企业制度、有效的监管制度,导致了中国金融体制特殊的脆弱性。日前在济南举行的“中国金融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锡良教授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脆弱的原因,他表示,一切信用交易必须建立在明晰的产权基础之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产权不明晰导致了信用的脆弱,信用问题成为制约金融业发展根本性问题。
“企业为什么敢借银行的钱不还?就是因为他们认为银行是国家的,而他们也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为什么敢借国家的钱不还?他们认为地方政府也是国家的,为什么不能花国家的钱?”
刘锡良认为,从民间信用到商业信用再到国家信用,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信用制度首先是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社会恰恰缺少商业信用。
他指出,在政府里,危及金融安全的是地方债务,特别是乡村两级债务。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与政府在建项目有关,与地方政府债务相关。而这恰恰是一个政府信用问题。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杜莉教授则把金融问题的根源归位于信息不对称。杜莉建议,要构建信用基础,致力于改变目前人们不守信用的理念;构建制度性、体制性基础。各家银行需要给出正确的信息、准确的价格信号,而不要人为地扭曲这些信息;要构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的机制,包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上市股权结构问题的改善、审计制度的完善及避免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行为的发生等;同时,要强化信息披露建设以及执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