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系列——背景篇
题记:国家的“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了的跨越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被不可逆转的历史推向了市场大潮的浪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企业的效益工程而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被社会生态无情的淘汰。
一、国际背景
众所周知,二战前后美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在全球的制造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于军备竞争的需要,对产业进行了调整,偏重于高新技术和军用技术的发展,而放松了对一般制造业的重视和促进;另外在进入70年代中后期,由于信息产业的风起云涌,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大学里不再开设关于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方面的课程。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80年代中期后美国经济的缓慢发展同日本、欧洲各国的迅猛发展形成强烈的对比,美国制造业和美国经济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发生了地位上的改变,充当制造业“晴雨表”的汽车行业在美国本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直至90年代初,美国仍有1/4以上的国内汽车市场被日本汽车所占领;1986美国一半以上的机床需要进口;同时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出现了严重的失调。制造业霸主的地位易主导致国际贸易逆差剧增,经济空前滑坡。80年代末期,美国在反省因产业政策的失误而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先后推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两项计划,即“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经过战略调整,美国在逐渐收复失地的同时巩固了其霸主的地位,出现了超常期的稳定发展期。
“以历为鉴可以明理”,但是制造业的重塑并不是对以前的系统进行简单的维系,必须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使其适应于新的形势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均加大投入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和规划,从根本上发展和改造制造业。
制造业大国美国在反省因产业政策的失误而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先后在90年代中期推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两项计划,即“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并先期于1994年开始实施。
日本在二战后因制造业的迅速崛起而确定了其经济的霸主地位,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日本在提出了“智能制造技术计划”的同时战略性的将此计划拓展到国际共同研究课题,先后得到了美国、欧共体、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国家和组织的响应。
欧共体在支持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有“ESPRIT计划”和“BRITE-EURAM计划”,前者主要资助微电子、软件工程和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后者主要是资助材料、加工、设计和复杂工厂系统等方面的项目。
韩国也于1991年年底提出了“高级先进技术国家计划”(简称G-7计划)旨在进入21世纪时韩国的技术实力提高到世界第一流的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现今,制造业正朝着广义的“大制造业”的方向发展,其所涉及的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趋势:
1、信息化趋势
制造业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前两个因素为传统制造业早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信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也日见突出,信息同其他要素的良好集成成为制造业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2、服务化趋势
随着信息在制造中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制造业的运营规模也打破了传统的“大而全”的计划生产模式,转变为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将(优质)产品投入到准确的市场,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进行新一轮的设计投入的市场生产模式,即实现由“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3、高精尖趋势
传统制造业在转变的过程中,积极的从其他学科,如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经济学、物理学及数学等学科中吸取营养,并与其他新兴产业相结合,正在发展成为一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同时现代先进技术,尤其是其中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和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其他产业的高新技术或尖端技术,因此制造业在装备好“朝阳技术”的同时,协同其他产业一道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此我们必须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使其适应于新形势的要求。制造业的变革并不是自身体系内部变革所能完成的,而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腾飞,“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工具,工业化是信息化的载体”,二者间必须实现深层的整合,以信息化为契机而改变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
2000年。Com公司大喜之后的大悲,让狂热的人们有了冷静思考的空间,重新审视新经济的真谛,而年底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信息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佐证。制造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时机,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构架企业间的动态联盟,为适应网络经济做相应的铺垫。
二、国内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是对外贸易的支柱和国家安全的保障。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源泉,是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对于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国度而言,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巨大反差
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快速地组织设计与生产,最经济地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合作伙伴,提供最满意的客户服务。一些大公司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网络。
我国据2000年对国家重点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1998年用于信息技术/装备投资累计仅占资金的0.3%,而发达国家占8~10%。
2、市场化的要求
市场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将(优质)产品投入到准确的市场,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进行新一轮的设计投入——即实现以“产品为中心”的过程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些方面的实现就需要在技术方面有突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被推向运用的前沿。
3、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
我国步入WTO的进程正日益临近,在国际化的竞争面前“贸易壁垒”逐渐被“技术壁垒”所替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面前显得更加的乏力,“了解用户的需求、把握市场的技术前沿、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已成为企业生存、壮大的命脉。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投资、贸易自由化,给中国企业扩大了资源配置空间。盘活和共享社会资源成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促进了跨国生产、跨国经营的形成,从而引发了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
4、管理变革带来的差异
企业的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国企业壮大发展的绊脚石,新经济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抓住关系到企业管理的重点“人”(企业的稀缺资源)进行管理,同时必须接合新知识的摄取和企业内部的传播,到达知识创新的过程,而这一切的保证就是要有一套健全的“体系”来高效运作。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同国际发达国家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毕竟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成为现代制造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注入,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我国政府对制造业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进和支持,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对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方面项目的研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国家的“十五规划”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了的跨越发展”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战略,为我国制造业的复苏创造了机遇。
研究和探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变得清晰,中国制造业只有把握有利的时机,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实现手段(计算机技术)武装自己,以面对大的国际市场,走科技之路、技术之路、市场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住脚跟,实现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