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扳倒大块头 61案折射专利攻防战略
今年11月底,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了陕西关山乳业有限公司对内蒙古伊利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起诉,关山乳业认为伊利侵犯了其“干吃奶粉”专利权。“作为大企业的伊利,不应无视我们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关山乳业总经理李晓林说。
北京市辽海律师事务所主任谷辽海认为:“国内大企业侵权并不罕见,小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如果放弃保护自身权利,路会越走越窄。”此前他曾代理过浙江小家伙食品有限公司诉金义集团专利侵权案,并令小家伙公司获得国内此类案件的最高赔偿——1300万元。
61场官司背后的维权之路
小家伙是一个生产儿童饮料和食品为主的企业。1998年,总经理潘笃华发现传统果奶插吸管饮用不卫生、不方便,于是发明了“旋转式吸管瓶盖”。就此,潘向国家专利局申请5项专利并获批准。
新包装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仅1999年几个月,销售额就超过了亿元。但好景不长,很快市场上就出现了包装类似的产品,小家伙的销售额也开始下滑。据其掌握的证据,全国81家饮料产品企业涉嫌仿制小家伙专利,包括广东乐百氏和浙江金义集团等。
1999年5月,小家伙公司把乐百氏和金义等告上法庭。乐百氏则以“小家伙”的专利不具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要求撤销“小家伙”的专利,同时要求法院中止审理。随后,涉嫌侵权的15家企业也提出类似请求。
2001年7月,知识产权局做出决定:维持小家伙的专利权。金义等企业不服,提出复审请求。去年5月,知识产权局终审裁决维持了一审决定。法院也随之继续审理此案。今年3月,乐百氏同小家伙达成庭外和解,赔偿小家伙1250万元。
今年1月,江西省高院也做出终审裁定,金义集团赔偿小家伙1300万元。“虽然金义的老板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六十多位,但我们一直没有得到这笔赔偿,而且金义还在生产侵权产品。”潘笃华透露,小家伙已经向江西省高院重新提起诉讼,索赔2000万元。
经过漫长的诉讼,小家伙经历了知识产权的所有程序,赢得了61场官司,获赔偿6000多万元,还有18场正在进行中。
“刚开始诉讼时,有人认为小家伙是想利用告大企业来出名,我们选择了沉默。现在,许多企业开始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和秩序。”潘笃华对《财经时报》说,有了乐百氏的先例,更多侵权企业同小家伙采取了庭外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
先成为“防守型”
“专利战略可以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更适合采用防守型策略。”鑫诺企管顾问总经理路元丰对《财经时报》说。
首先,要保护好基本专利。迄今已经建立专利制度的175个国家和地区中,除美国、菲律宾外,都是采用先申请原则,所以,要将企业的核心技术抢先申报基本专利。德州仪器公司在美国获得集成电路专利之后,迅速在日本等国取得专利保护,并顶住日本企业的强烈反对,在日本建立子公司打入日本市场,就是一个例子。
其次,围绕基本专利构筑外围专利网,即进行扩展性研究开发并申请外围专利。小家伙在瓶盖实用新型专利的基础上申请了4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不仅保护了瓶盖专利,对诉讼举证也起到了支持作用。
对无力研发基本专利技术的小企业,也可以对他人的基本专利进行研究,发现缺陷,做出改进,并申请专利。例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59年发明了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方法,日本东莱公司于1970年引进此基本专利,并通过研发取得了从应用技术到改进碳纤维质量的系列专利权,其市场份额跃居世界第一。
第三,运用法律和法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关注和搜集对手的侵权证据,及时向其提出侵权警告或提起诉讼;还可运用专利法程序来对抗对手,使其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布无效、或缩小其权利保护范围。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吴维库教授认为:“由于实力所限,小企业采用出售、合作、联盟的形式,开展专利的有偿转让和许可,降低自身风险,减少和大企业的正面冲突,也是一条可行的路。”
潘笃华则提出一个具体的建议——注意参与官司的程度,“打官司肯定对公司业务有影响”。小家伙的做法是“现在全部委托律师来办,我们集中精力发展企业”。
进攻要出奇制胜
实力有限的小企业是否只能防守?答案是否定的。但小企业的专利进攻要同企业的特点相适应。
国家专利局的赵喜元认为,首先要关注失效专利。许多专利保护到期后自动失效,但依然拥有很好的市场,“特别是在药品和化工行业”。小企业可以跟踪专利技术,寻找可用的将要过期的技术,并且提前开始一些实验室的工作。一旦到期,即可名正言顺地进行仿制。
其次要利用交叉专利许可,交叉许可是指企业以专利输出换取另一个企业的专利使用权。国外的专利申请往往要求保护较大的范围。小企业可以在其保护范围中选择发明申请专利“卡位”。如果获得批准,即对国外的专利构成制约,形成交叉许可专利。这样小企业既可以拥有谈判的砝码,又可以在国外专利到期之后拥有一段独立的专利权。
鑫诺企管顾问总经理路元丰相信,小企业的专利研究要走现实之路,注意“专注”原则:把资源集中于一点,形成局部突破。“华为在其发展中非常注意这一点,他们早期的利润全部投入程控机的研发,局部的投入甚至大过了欧美企业,这才活了下来。这被其称作‘压强原则’”。
同时,多做应用型研究,少做或不做基础型研究。“比如夏新,研发集中在外观和生产工艺中,核心的研发还是采用国外专业设计公司的,这是适合实情的。盲目追求核心技术可能会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