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管理的若干特征
这些书的中心思想是日本人更懂得管理企业,认为日本企业在管理的“硬性”因素方面(战略、结构、制度)虽然和美国非常相似,但“软性”因素(技巧、作风、人员和最高目标)方面差别较大,要点如下:
1、善于模仿和学习
在战后经济复兴那阵子,日本人满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技术,十分关注国外科学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精华,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同行,学习人家是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
例如著名的索尼公司当初就是从美国西物电气公司以25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专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微电子工业帝国,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森田秋雄在自传《日本制造》中承认,他吸取了很多西方人做生意的经验。
2、通过妥协达到一致
在企业中给每一个人发言的机会。不管多大的企业,从最小的小店铺到超级企业帝国,一件事情的决策必须要相关人都认可了才能去做,日本人把这叫做Nemawashi,意思是园丁在移植树木时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跟须都包缠起来。
领导人在做重要决定时,必须设法将所有成员的意见都统一起来,这个操作过程很乏味,也相当漫长,但最终获利的是企业,因为所有人都在一个目标下排成了队。
3、追求长期激励
日本企业教育员工个人待遇提升是通过整个集团的总体赢利增进来达到的,因此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的分红增长,更倾向于长期激励。
由于有了这样的经营思想作支撑,日本许多企业的繁荣可以达到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
4、把质量视为生命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人眼中,Made in Japan几乎是劣质品的代名词,日本的产品只能放在西方国家杂货铺里卖,和现在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二十年后的日本产品则是特别讲究高质量,日本人甚至对某些美国产品的质量也看不上眼。如此大的形象改变要归功于日本全民族上下都全神贯注地关心提高质量。
5、推崇竞争
日本产品之所以能以“高质量、低价格”出口到国外,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
比如说摩托车行业起初领先的是东发公司,排名第二的本田公司远远落在后面;几年之后,本田统治了国内市场,挤得东发只能向国外发展了;丰田公司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汽车油量警告测量仪,没过几个星期日产公司就搞出了自己的版本。
日本企业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这一点值得人们重视。
专栏地址:http://manage.org.cn/column/chenjianghuai.asp
(作者陈江淮,合肥广通通信有限公司CEO,欢迎您与作者陈江淮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