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容忽视的“反避税”
“长亏不损”的背后
自1995年在宜城设厂之日起,一家港资公司就没从亏损的泥潭里爬出来过:利润率一直在0.5%上下徘徊,2001年后连续亏损,亏损额高达160多万元。
然而,与财务数据的长期“红灯”形成鲜明对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却十分红火:自2001年起,连续3年产品销售收入年增长20%以上。
更令人费解的是,连年亏损,似乎并未让港商望而却步:3年内3次追加投资,将注册资本由60万美元增至238万美元。
一方是财务数据的长期“红灯”,一方却是投资的不断追加和经营生产的欣欣向荣,在我省,这种外企“不倒翁”屡见不鲜。
来自省国税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省4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57.5%出现亏损,亏损额高达31.95亿元。
然而,巨额“亏损”的后面,却是外企频频地追加投资。仅去年,全省就有73家外企增加注册资本3.18亿美元。“这些亏损企业里面,大部分属于非正常亏损。”省国税局国际税务管理处副处长曾庆春直言不讳道:通过“亏损”把利润转让出去,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曾庆春告诉记者,所谓避税,是指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税负最低化,研究各国税收法律之间的差异,策划个人或集团内部财务节税计划,以规避国家税收。
避税招术
那么,外企是怎样通过“亏损”来实现避税的呢?
以宜城的这家港资公司为例,税务人员调查后发现,原来,该公司一直以远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定价,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香港的母公司,然后由其母公司按正常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从中赚取差价。“在这种情形下,它在宜城的子公司利润率非常低,甚至出现连续亏损。但实际上,中间的利润全部转让给了香港的母公司。”襄樊市国税局负责人说。
于是,在“亏损”的假象下,短短3年内,这家企业累计通过关联交易向香港公司转让定价金额546万元。
税务人员告诉记者,利用关联交易,高进低出,是外企避税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法对“两头在外”的企业特别有效:原材料以高价进口,产成品以低价出口,在国内的加工企业利润趋于零、甚至亏损。实际上,企业利润已经被转移到境外去了。
此外,一些外企还习惯利用关联企业间的固定资产购销和租赁来避税。比如将设备或者固定资产抬高价格,虚增企业生产成本;将技术转让价款隐藏在进口设备价款中逃避技术费预提所得税;将境内财产高价租赁给境外关联企业,将企业利润通过租赁费用转移出境。
“对外企来说,这些避税方式已是公开的秘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企会计师直言道。
“反避税”在行动
这些“公开的秘密”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
我们算过一笔账,仅跨国公司避税,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税款损失高达约300亿元。
在曾庆春眼中,危害不仅于此。他告诉记者,外企来华投资,本身已享受了高于中国企业的税收优惠。采用种种避税手段后,其可能支付的税收成本更是小得多,在税收方面与中国企业完全不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也就是说,除导致税收流失外,避税更影响了资本的正常流动,破坏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在国税总局的部署下,去年以来,一场针对“长亏不损”外企的反避税行动在我省展开。
省国税局首先将目光瞄准了宜城的这家港资企业。
为避免打草惊蛇,税务人员先悄悄地走访武汉、荆门、河南驻马店的6家同类型企业,摸清了同类产品的正常销售价位。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原料供应商,了解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
半年的反复求证,让税务人员充分掌握了企业虚假亏损的真相。去年底,他们向该企业下达一纸通知:累计调整转让定价金额546万元。
翔实的证据前,企业没了“脾气”,最终同意调整方案,并补齐应纳税款。
宜城反避税案件的成功,为全省反避税行动提供了借鉴。
武汉、宜昌、黄石等地纷纷成立了反避税调查小组,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交易价格、利润率等财务指标及变化因素的科学分析,成功筛选出一批“可疑”企业。随后,对其关联交易信息展开调查。
据了解,在这嘲反避税行动”中,全省共审计调查企业17户,结案8户,调增流转税应税收入4072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143万元,弥补损失1432万元,调整应征税款2445万元,为历年来调增最多的一次。
任重道远
尽管前一阶段行动初见成效,但在省国税局总经济师陶东元眼中,反避税仍任重道远。
“外企避税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信息。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外企避税严重,但税务部门要想彻底查处并非易事。最大难题是税务机关调查成本和纳税人遵从成本较高。”
去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允许企业通过“预约定价”的方式缴纳关联企业间交易的所得税,即企业和主管税务机关就相关应纳所得税或销售利润率区间进行商谈,并按此纳税。
然而,预约定价成败的关键在于“协商”与“谈判”。而这又恰恰是税务部门的软肋。
据曾庆春介绍,反避税案件通常都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有的甚至更长。
谈判的核心是知己知彼。但税务部门要想针对每一家企业都做到“斤斤计较”却存在现实操作的障碍。跨国企业税收不仅涉及国内税法和税率,还需要税务人员了解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税收协定等,而目前我省不少税务人员只能简单地将国内税法条款套用在涉外税收中,很难保证国际税收真正到位。
此外,一些地方对反避税缺乏认识,也加大了外企避税的机会。
一位反避税人员透露,在有些官员眼中,招商引资重于照章纳税,反避税会令企业人心惶惶,破坏投资“软环境”。有的外企充分利用了地方政府的这种心理,到政府告税务部门的状,有的甚至扬言如果不停止调查,就要到其它地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会作出让步。“事实上,去年以来我们调增了10多家外企的企业所得税,还没有出现一例企业因此撤资的。”曾庆春说,“显然,反避税亟待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